APP下载

“漂流弃子”故事的主题学分析

2019-05-13孙剑奇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世界文学

孙剑奇

摘要:“漂流弃子”这一情节,常见于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时代、国别的文学中,这种故事具有不同的内涵。“漂流弃子”作为弃子母题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古代生命仪典等密切相关,折射出了早期人类朴素的命运观念与抗争意识。而弃子由被弃到逐渐成长的经历,也契合了世界文学中永恒的“磨炼与考验”主题。

关键词:漂流弃子;弃子母题;主题学;世界文学

“漂流弃子”,即用将婴孩放置于器皿中,然后放在江河湖海中漂走的方式把孩子遗弃。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作品,尤其是早期神话传说中,大量出现“漂流弃子”情节,且这些弃子日后往往成长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非凡人物,即“弃子英雄”。萧兵在《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一书中将“弃子英雄”划分为“山野-物异”和“河海-漂流”两种类型。(1)以往学者的研究把“漂流弃子”列为弃子母题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且注意到“漂流弃子”母题的表现形式除了将婴孩放置于江河湖海中漂流之外,还有弃置于河岸、水滨等与水有关的变异形式。这与远古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远古人类文明多源于大河流域,住居海滨河畔的原始氏族生活历程和所谓“生命仪典”往往离不开水,实际的弃子往往就便扔在水里。(2)所以,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的“漂流弃子”这一情节,其内涵不仅具有一般弃子故事的共性,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即作为远古人类生存环境和与水有关的生命仪式的映射。

一、“漂流弃子”文学案例举隅

“漂流弃子”情节在世界各地的文学中多有体现,但若从流传的角度去发掘此类故事的具体起源和传播状况,则并不可考。世界各地的‘漂流弃子故事的产生,多为与影响作用无关的一种巧合。在众多的“漂流弃子”故事中,共同之处是抛弃婴孩的情节,即将婴孩放置于容器中弃于水中或水滨;不同之处是弃子的原因。而若从被弃原因角度对这些故事进行归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受制于外力压迫

在此类故事中,母亲抛弃孩子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由于外在的恶势力压迫,因而不得已抛弃孩子,甚至意图通过抛弃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出路。这类故事的典型代表是《西游记》中玄奘,其母殷夫人产子后恐为水贼刘洪所害,就将其抛入江中,后为金山寺僧人所救,故乳名“江流儿”。同样的案例还有《圣经》中的摩西,其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从水里拉出来”,因法老下令杀死以色列人的子嗣,其母生下摩西后,“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3)又有古罗马开国者罗慕路斯与勒莫出生后被奸王下令弃于台伯河中,被母狼所救且抚养的传说。在这类故事中,被弃的孩子常为他人所救并抚养成人,长大后成为打败恶势力、重整乾坤的勇士。这类故事是古代社会家庭、部族、民族之间激烈矛盾的一种映射。

(二)婴儿生父不明

在这类故事中,弃子原因是婴儿生父身份不明,多为女子经历了神话性的感孕生子或处女生子,也有一部分是男子与女神诞下后羿或非婚生子所致。如《摩诃婆罗多》中贡蒂因服侍敝衣仙人而得到用咒语召唤天神生下神子的赐福。她因好奇召唤了太阳神生下迦尔纳,“由于害怕亲人而掩饰错误,贡蒂把那个有吉相的男孩扔到了河水中。有位车夫之子和妻子把那个弃婴当作了儿子。”(4)又如阿卡德开国者萨尔贡的诞生:其母为处女,生下他后放在用沥青封口的罐中置于河中漂走。传说中满族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是仙女吞食小鸟所衔果实后感孕而生,后被安置于小桦皮船上顺水漂走。印度的沙恭达罗是众友仙人与天女弥那迦所生,弥那迦将之遗弃在玛梨尼河畔。严格来说,中国的后稷也是这种弃子的代表。其母姜嫄感生受孕,后来也将后稷弃于水滨。在这类故事中,弃子的原因为婴孩不确定的身世,一般为不知其父是谁。这一定程度上带有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痕迹,暗示了父系社会早期宗族伦理道德观念的初步形成。

(三)预言孩子会对长辈或统治者构成威胁

此类在“漂流弃子”故事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弃子的原因多为得知未出生的孩子将对其长辈或统治者的生命或地位构成威胁。如希腊神話中的珀耳修斯,神谕说他将杀死外祖父并褫夺其王位,因此外祖父命令将其装进箱子丢进大海,后来为渔人所救。《摩诃婆罗多》中的黑天被预言长大后将会杀死其舅刚沙,为使新生儿免于毒手,其父母不得不抛弃婴孩,由友人难陀带领婴儿漂流过河到达安全之地。在彝族民间故事《淌来儿》中,因国王无意间听到一农民家的婴孩将会成为国王的女婿,并且会做国王的预言后,便从农民手中骗走小孩,说一定把这孩子带到宫中当亲儿子抚养。结果他叫仆人把孩子装进一个铁箱子,扔到了河里。(5)此类故事中弃子的原因,是权威者对权力丧失的恐惧,形象地暗示了远古宗族内部矛盾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而故事中被弃的婴孩往往得救并秉性勇武,最初关于褫夺权力的预言往往兑现。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专权与暴力的反抗与批判。

(四)生下怪胎

遗弃怪胎的情节在各国弃子故事中为数甚多。这些弃子或长相怪异不同常人,或身有缺陷。如希腊匠神、宙斯与赫拉之子赫菲斯托斯,因其是跛子,被赫拉扔到海里去,后为海神忒提斯所救。传说中徐国国君徐偃王因卵生而被其母认为不祥,因此弃之于水滨,后被狗衔回,才把他孵化出来。日本神话中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结婚生下一个“水蛭子”,只好把他“放进芦苇船里,任其顺水流去”。而《竹取物语》中辉夜姬被发现时只有四英寸长,在“一丛芦苇中躺着”。(6)因怪胎而弃子,是古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怪异儿常被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另外,这种故事也是对远古时期伦理观念淡漠、近亲结婚生下怪胎这一现象的反映。

二、“漂流弃子”故事的内涵分析

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漂流弃子”这一情节,这种看似巧合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内涵与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各种“漂流弃子”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排除被弃原因这一变量之后,剩下的共同之处有如下几点:1、弃子在婴儿时期即被抛弃;2、许多故事中的弃子为长子;3、弃子被弃于江河湖海或水滨;4、弃子为好心人或动物所救;5、弃子多成长为有影响力的非凡人物。在这些“漂流弃子”故事所共有的情节中,可以窥见古代生命仪典与祭祀形式的烙印,并且通过“弃子”这一仪式,渗透出远古人民朴素的命运观念与抗争意识。

(一)“漂流弃子”的原型映射

文学作品中的“漂流弃子”这一情节,带有古代祭祀仪式、生命仪典及种种社会习俗的原型烙印。首先,“漂流”这一与水紧密相关的意象,影射着与水有关的祭典仪式。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水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人们凭水而居,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仪式也与水有着密切联系。居住在水滨的民族与幼儿有关的磨炼、献祭、牺牲及祓禊、洗礼、水葬等仪式也往往在水边举行。“漂流式”的弃儿就是一种“溺婴”或其程式化、仪式化。(7)如将死了的孩子装在坛子里投入河中,是藏族的风俗。(8)另外,“水中适婴”习俗也在不少地区盛行。《博物志》中记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獠子,妇人妊娠,七月而产,邻水生儿,便置水中,浮则取养之,沉便弃之,然午日多浮。”(9)水中适婴,就是通过将婴儿置于水中这一方式,看婴儿体格是否健康。这些有关出生与死亡的水边习俗,与“漂流弃子”这一文学情节存在着人物主体和场景上的相似性,因而不排除文学中的“漂流弃子”情节是以此类习俗为原型演化而来的可能。

另外,古代社会也存在着将幼子献祭的习俗。如古代巴比伦有以婴儿为牺牲祈求丰收的习俗,著名的史诗英雄吉尔伽美什就当选为牺牲,从悬崖上被丢下,为大鹫所救。(10)阿拉伯传说中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为检验他的忠诚,要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献祭。这一传说也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同样的描述。而在众多地区存在着“以王子献祭”的习俗与传说,如瑞典国王奥恩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献给奥丁神九个儿子。因为没有人能比王子更好地代表国王的神性,没有人能像王子那么适合于为国王而死,也是为全体人民而死。且以王子献祭一事常与国家危难联系在一起,表明了国王要对气候或年成负责,他理所当然地要为风雨失调和庄稼歉收付出他的生命。(11)在这些古代习俗中,将幼子作为“牺牲”献祭的背后,幼子承担着重大的使命,他的牺牲代表着人们对于丰收的期盼、对安定的渴望、对国家命运的祝福、对神灵的崇敬,因此作为“牺牲”的幼子实质上是一个承载着众多期望的符号象征,正如“漂流弃子”故事中的那些具有非凡能力、长大后弘扬正义铲除恶势力的主人公一样,虽被遗弃却被寄托着使命。“漂流弃子”故事中对主人公成人后丰功伟绩的描述,一定程度上是对在仪式中被献祭的幼子的命运的一种理想化的畅想。

除祈求平安的献祭之外,古代另一种与“弃子”有关的习俗与转嫁灾祸有密切联系,这就是用河上漂流的船把邪魔送走的习俗。当部落发生灾难时,就做一只小船,在船上放上食品、人的偶像或替罪羊等动物,以求灾难能随船漂走。偶尔也用人做替罪羔羊,例如在乌干达,这种替罪羔羊或者是一个男人和男孩,或者是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是根据某种记号或身体缺点选择的。人们相信这是神做的记号,依靠这个记号来识别作为人牲的。(12)这种习俗可以联想到“漂流弃子”故事中因新生儿身体有缺陷而抛弃的类型。身有残疾的婴儿被父母及部落视为不祥,因而将之抛弃,作为一种祛除凶兆与邪恶力量的手段,将这一灾祸顺水漂流转嫁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弃子为长子,如《摩诃婆罗多》中的迦尔纳,这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与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中的末子继承制。末子继承制,即由最年幼的儿女继承遗产。上古神话、民间故事中仍可寻得这种制度的蛛丝马迹,以兄弟相争弟弟取胜的情节为代表。如后羿神话中,羿射落了他的九个哥哥,独立继承了母亲羲和的太阳神籍。(13)在迦爾纳的故事中,这种情况首先表现为他一出生所经受的被遗弃、轻视等磨难,更表现为他在与弟弟般度五子的战争中失败的结局。而在不少民族献祭幼子的习俗中,很多都选择以长子献祭。《圣经·出埃及记》摩西故事所记载的上帝对法老的国度进行惩罚时,也是杀死了埃及一切人与动物的头生子。所以,部分“漂流弃子”故事中的长子主人公一定程度上是远古时期特定习俗的反映。

(二)“漂流弃子”故事的文学意义

“漂流弃子”故事在世界各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这种故事传达出古代人民独特的哲学观念与生存态度。弃子的生活与成长经历,也折射出古代人民的理想主义精神。

首先,“漂流弃子”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管因何被弃,但大多都成长为超脱常人的英雄人物。他们幼年遭弃这一事实标志着与母体的脱离,即代表着与原本旧的、牢固的社会伦理关系的断绝,孩子必须及早独立面对新的局面,寻求新的命运。(14)这代表着要想成就非凡,就必然不能拘泥、软弱和守旧,应敢于破除与创新,才能战胜旧秩序里的陈腐与黑暗。弃子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经受幼年被弃这一磨难之外,还经历了许多常人未曾经历的挑战,如与恶势力斗争、保家卫国等,弃子英雄母题是“逆境出人才”这一主题的体现,弃子的成长故事宣扬着在不断的磨炼与考验中反抗绝望的优秀品质。

第二,“漂流弃子”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朴素的命运观念与因果论思想。在“漂流弃子”故事中,弃子都得到外力的搭救——或是被禽兽保护或哺育,或是被他人抚养成人。这一情节好似是命运安排或神灵眷顾。且在“预言孩子会对长辈或统治者构成威胁”这一类型的弃子故事中,虽然邪恶的长辈或统治者将孩子遗弃以规避风险,但是最初的预言往往会兑现,弃子在长大后终会结束长辈或统治者的专权与残暴。在这些故事情节中,蕴含着古人以“善恶终将有报”“神灵会拯救无辜”为代表的命运观与因果论思想,表达了古人对命运的思索以及对不公待遇的反抗,传达出一种朴素的理想主义意识。

综上所述,“漂流弃子”故事是对充满变数、挑战、矛盾的现实人生的反映。弃子由被弃到成为英雄这一类似于涅槃重生的经历,既展现了远古社会人们面临的生存困境,也展现了古代人民朴素的命运观、理想主义精神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与批判。弃子故事是“磨炼与考验”“反抗绝望”这些文学中恒久主题的映射,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三、小结

“漂流弃子”故事作为文学中“弃子母题”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弃子故事相比,具有更为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是远古时期与水有关的种种生命仪式和习俗在文学中的体现,表达了先人对于水这一哺育人类的生命之源的强烈认同感。同时,这类故事也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理想精神与命运观,形成了人类意识中向往光明、勇敢奋斗、反抗压迫等积极价值观的雏形,对后世文明影响深远。

注释:

周玲,“弃子英雄”母题研究综述[J],青年时代,2014(18)

萧兵,世界神话传说里的英雄弃子——比较文化学的一个实例分析[J],国外文学,1984(3)

圣经[M],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8

毗耶娑,摩诃婆罗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子慧娟,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弃子”母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

萧兵,世界神话传说里的英雄弃子——比较文化学的一个实例分析[J].国外文学,1984(3)

同上。

子慧娟,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弃子”母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

张华,博物志校正——古体小说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14

萧兵,世界神话传说里的英雄弃子——比较文化学的一个实例分析[J],国外文学,1984(3)

J.G.弗雷泽,金枝 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同上。

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胡万川,中国的江流儿故事[J],汉学研究,第8卷第1期

参考文献:

[1]周玲.“弃子英雄”母题研究综述[J].青年时代,2014(18).

[2]萧兵.世界神话传说里的英雄弃子——比较文化学的一个实例分析[J].国外文学,1984(3).

[3]圣经[M].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8.

[4]毗耶娑.摩诃婆罗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子慧娟.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弃子”母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

[6]张华.博物志校正——古体小说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J.G.弗雷泽,金枝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8]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胡万川.中国的江流儿故事[J].汉学研究,第8卷第1期.

猜你喜欢

世界文学
汉语新文学的世界文学品格
当代文学史中的“世界文学”
浅谈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共通的世界协商”的文学观
论1992—2015年间“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
论世界文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