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课焕发《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能量

2019-05-09邓翠媚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道德与法治微课

邓翠媚

【摘要】微课的普遍运用丰富了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使微课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近年来,“微课”成为教学领域中的一个新兴事物出现在教育界,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大家探讨微课的意义、适用范围、具体的操作方式和运用策略。

一、“微”时代初现雏形,师生共受益

“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实效。教师必须对微课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运用,真正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增长见识,在探究中促进升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实现《道德与法治》堂教学的高效与优化。

(一)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識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学生在课堂中使用微课、观看微课、自主思考、交流探究、促进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微课图文声像并茂,弥补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提供了自主控制学习过程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教师自我发展

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师的观念,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微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让教师从教学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探索中享受成长。

二、巧用微课,焕发教学新能量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如:课程里碎片化的知识适合以五到十分钟的微课来阐释,这些知识点大多具备知识点清晰、学术性较强、有一定深度等特点,适合教师开发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而某些情感态度价值观较强的知识点,如:理解与宽容、自尊自爱,则需要教师把微课巧妙穿插于课堂学习,与课堂的探究活动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发挥微课的作用。

(一)课外学习型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同一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水平,而运用微课则可以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学习可以基于自身实际学情来确定学习的侧重点,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多次回看、或者自主地控制进度的快慢来加深理解知识。教师在设计这类型微课的时候最好注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相应的提升练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课堂穿插型

1.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课有图有文,视听合一的效果,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满足学生的心理渴望,有效缓解学习疲倦,提升学习效率。在《自尊自爱》的教学中,我尝试用微课进行导入。我把傅园慧在奥运会中比赛的实况、以及其赛后与记者谈话的片段剪辑下来,制作成微课。精彩的竞技场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课题内容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2.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认知理解水平

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难点之时巧妙地插入微课视频,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化解学习中的困惑,实现知识与思想的融会贯通,进而达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中要突破重难点: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意义。我在这里使用了微课视频“咱们学校的工资分配”,视频包含了校长、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学主任以及教务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所分得的工资。让分配制度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明白公有制范围内劳动和贡献是分配的尺度。同时,将“非公有制”的分配收入也制作了一个简要的微课介绍,学生在情境中体会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收入分配问题,认识到非公经济是不同要素所有权的具体结合,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各种要素都要参与分配。使用微课讲解重难点,不仅浅显易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在此得以落实,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3.大容量快节奏,提高复习实效

复习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弄懂原来不懂的东西、检回遗忘了的东西、强化重要的东西。所以应遵循实效性原则,要讲在关键处,练在薄弱和紧要处,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的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区分未成年人保护法四大保护内容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常考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区分的技巧,我收集了关于区分四大保护的例题包括中考题,并配上题目的详细讲解和分析,同时总结出区分四大保护的技巧。这10分钟的微课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明确最关键的内容,它专而精的细节化呈现,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完善知识点,同时兼顾完整性,使学生专注于这一知识点的彻底掌握,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微课的运用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带入全新的发展局面,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灵活,更能为学生营造真实而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全程参与探究过程,综合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堂教学的高效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郑小波.“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运用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4(7)

[2]王燕.微课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王静慧.巧思妙构微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8):22-24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道德与法治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