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助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9-04-29张晓燕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视频助力

张晓燕

【摘 要】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基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探索分析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总结出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应用策略,并对相应策略提炼出匹配的教学模式,以期推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微视频;助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支撑,已经成为教师日益关注的内容,提到微视频,大家马上会想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是微视频也可以运用于常态的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具备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视频的类型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微视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情境导入型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制或选取真实且具有问题性的微视频进行新课引入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将情境分为悬念、问题、故事、演示等,这些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

2.知识讲解型

信息技术学科经常涉及很多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原理,例如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等。这些内容初中生理解起来较难,教师可以将这些难点的讲解制作成微视频,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3.操作演示型

信息技术学科涉及的操作多,操作步骤繁琐。如果教师采用演示法,学生很难记住这些步骤,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将操作步骤制作成微视频,并对相关步骤精心设计,关键的操作步骤可以加标注提醒等。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情境引入

通过微视频创设情境引入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谈谈对微视频的选择技巧。譬如:“初识falsh8.0”这一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认识flash面板”。我起初选择“预防肺结核”的flash小动画为课堂导入,该动画中小沈阳幽默的语言将学生逗得哈哈大笑。接下来我介绍该动画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但是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个软件上,还沉浸在导入的动画中。课后我深刻反思:这个微视频的导入无疑是失败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大,而且有哗众取宠之嫌。后来我在网上搜索到国外超强动画“火柴人大闹flash面板”,这个动画与教学重点密切相关。我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之前,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flash工具面板是否似曾相识?火柴人运用了flash面板里的哪里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从哪个面板可以拖动出很多火柴人?抛出这些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从以上两个微视频取得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微视频的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问题性,当然这个问题一定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如果为了完成导入环节而运用微视频,不考虑教学效果,这样的微视频丝毫没有存在的价值。

2.知识讲授

信息技术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原理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很难理解。借助微视频可以化解难点,但在制作微视频时也要注重讲授方法,不能照本宣科。譬如,我在讲“程序中的对象”时,发现学生对对象的三要素的理解非常困难,我录制微视频时试图引入现实中“汽车”这一具体实例进行类比讲解。视频录制过程是这样的:我用一支笔在白纸上画一部汽车,并给汽车图上颜色。然后标出汽车的高度、长度、速度;拿汽车的属性来类比按钮的属性;拿汽车踩油门、刹车的事件来类比按钮单击、双击、按下鼠标键、移动鼠标、按键盘键、启动窗体等对象的事件;拿汽车运动和停下的方法来类比对象中包含打印、画圆、画线、清除显示内容等方法。通过这种观看微视频的类比讲解,学生很快掌握了对象三要素之间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概念讲解时除了运用类比讲解这样的常见方法外,还可以将概念形成进行显性化操作,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进行概念的自主构建。比如,我们创建一个元件时,由于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都可以做成动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仅靠说教的方式来实现概念的构建根本行不通。这个需要我们结合实例展示提前给学生理清,我通过将影片剪辑动画和图形动画的形成过程做成微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得出:影片剪辑动画是为了创建循环播放的动画片段,比如旋转的风车,我们可以做成影片剪辑;而图形动画是为了创建只播放一次、多次、或一次都不到的动画。

除了概念讲解需要用到微视频,在原理讲解方面,微视频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譬如:“构建家庭无线网”这节内容,教材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内容,我认为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讲,教师很难讲清楚,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网络构建的原理,如果学生能动手做一做,在做中学,对原理的掌握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想到了自制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视频制作之前我首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家中没有无线网络器,因为电信在安装网络的时候一般不提供无线路由器,所以我建议学生网购一个无线路由器。我还了解到部分学生家里是光纤接入网络,还有一些学生家里是电话线接入网络。因此,我在自己的两处住房里现场录制了两种“无线路由器接入及设置”的微视频,分别是光纤接入和电话线接入。视频里包括各种硬件的介绍、无线路由器的连接方法及路由器的设置方法。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最终将视频分享到qq群,以便学生回家后自主学习视频教程,可以设置好家里的无线网络。

3.操作演示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主要的不同之处是演示操作。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软件、工具的操作使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经常需要进行相关软件、工具的操作。譬如,在“风车叶片绘制”这一课,我发现学生对图形绘制有畏难心理,这部分应该是教学的难点。起初我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按照教材给出的步骤绘制风车叶片,由于教材给出的操作方法不太科学,加之文字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结果大半节课过去了,学生还是无法准确地完成操作。接下来我又尝试讲解演示法,纠正教材中操作不科学的问题,但因为步骤太多,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不易记住,如果再重复讲解,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率;经过几番尝试,最终我选择了微视频教学,我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了一段关于如何绘制风车的视频,视频的制作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推敲的,努力使学习资源达到最“精细化”。学生可以开启flash窗口,边看视频边做;看不明白的地方再退回去,再看,再做,这样,全班学生基本都能按时、比较准确地完成操作。这样的教学辅助视频,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准确操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操作类微视频在制作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操作术语应规范。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规范,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术语具有独特性,正确使用术语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前提。录制操作类视频,教师边讲解边操作,最好录制前写好草稿,反复推敲操作术语,不能口语化。譬如什么是快捷菜单,下拉菜单,对话框,选项卡等。其次,微视频的设计也需分段,中间需要有串词,到关键性的步骤可以重点突出下。譬如,录制“风叶制作”微视频,到关键性的步骤,即要将一个叶片旋转复制成四个叶片。我在视频中是这样组织串词的:老师相信:聪明的你已经完成了一个叶片的制作,接下来我们要化腐朽为神奇了,就是如何将一片叶片旋转90度并复制成四个叶片。这样的串词不仅肯定了学生之前所做的操作,也提醒了学生接下来是风叶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以便引起学生高度关注。

總之,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微视频的设计非常重要,技术只有融合了教学思想,才能发挥其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威.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略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

[2]陈玲,汪晓凤.微视频在教学教研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9)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猜你喜欢

微视频助力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微视频的内容主题发展趋势分析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