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数学教学 提高数学能力

2019-04-29秦永平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电教媒体联系实际

秦永平

【摘 要】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电教媒体;教学机智;反思;联系实际

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加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数学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营造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化与生动化的场景,是新课程理念中的重要方法。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心灵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情境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能使课堂气氛愉悦,而愉悦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增强。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时,就给学生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创设了问题情境,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情绪,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运用电教媒体

电教多媒体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当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时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电教多媒体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要的资料,模拟各种与数学内容所适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如,“圆形与坐标”这一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原图形(一条鱼),及纵向拉长为原图形两倍的新图形,学生观察各点坐标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第二步,教师让学生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图形被压缩的变化。第三步,教师绘出图形“美丽的蝴蝶”,配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设计,“横向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纵向压缩到原来的3/4”,学生很感兴趣,积极设计。电教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方式,增强了学生动手、观察、总结的能力,可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三、发挥教学机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等。

课堂教学中,对一些问题可启发同学仔细观察其特征,联想所学过的知识,类比以前掌握的解题方法去估计、推想、探求,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从而迅速合理地解决它。有时还可通过多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发散性。例如,已知不等式ax +ax+8<0的解集为40的解集为(4,6),求a+b的值。”便可很快掌握解题方法,即可把4、6理解为相应二次方程ax +bx+2=0的二个根,则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的方程,求出a、b的值,最后得a+b的值。于是,通过联想与类比,此问题的解法简便得多,并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引导学生反思意识

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反思是对整个解决问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层思考,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习一个概念、定义时可问:定义是怎样引入的?能否换一种方式?若把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改换或增减会怎样?学习定理或公式时可问:定理或公式是怎样提出的?证明的思路是什么?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逆命题是什么?是否成立?结论不变,条件是否可以减弱?条件不变,结论能否改进、推广?解完题可问:主要应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这种解法还能解决哪些类似问题?这种解法是怎样想到的?依据是什么?有无更简单的解法?结论可否改进、推广或引申?改变部分与条件又会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方法,避免错误,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方法和策略。

五、优化活动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际上,课堂就应当是学生的“活动场”,教学过程就应当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要创设好“活动点”。例如,初中數学“实习作业”一课教学设计:(1)学生自制测倾器;(2)让学生设计实验;(3)学生用测倾器、刻度尺等器材,动手做实验,探究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学生试着自行小结,教师总结讲解;(5)介绍用测倾器测底部不能到达的其它建筑如楼房、烟囱等高大建筑物的高度。在实习作业期间,教师在现场进行观察指导,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自己设计,自己分析,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其教学效果甚好。

六、倡导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此外,还应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以后再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我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新课程下应采用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合作学习的方法步骤,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并及时进行总结。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条形图与扇形图”,统计空气质量为各级别的城市个数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一人从地图中按顺序读出数据,一人判断该数据应分组别,一人划记,一人监督划记是否正确。通过四人合作,大大提高了统计正确率,节约了教学时间,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七、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而且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习题进行拓展。引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要积极配合,热烈探讨,以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处,无论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高楼大厦的建设,都有数学知识渗透其中。初中数学中的三角知识、几何知识在建设中有很广泛的用途。

总之,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莫晓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6(34)

[2]涂风琴.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训练[J].华章(教学探索),2007(Z1)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电教媒体联系实际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电教媒体与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电教媒体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电化教育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