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中特征教学的探究

2019-04-19陈晓宁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运用

摘要:特征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课程中有几类特征源。利用这些特征源展开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特征教学;认知方法;运用

一、特征教学

特征指的是事物最突出的属性,事物外表或形式上独特的象征或标志。特征教学是引导训练学生运用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一种认知技巧。特征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精准把握语文知识要点,把握语文的关键问题,从而使其养成较高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语文课程中的几类特征源

语文课程特征源主要有:文本中物的特征;文本中人的特征;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文体的特征。

(一)文本中物的特征

语文课本中出现大量的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等。单单衣食住行就包含了许多的物件,这足以看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物的最本质意思出发,对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例如:

梅花:是在低温条件下才盛开的耐寒性植物——象征不畏恶劣环境的傲骨。

松柏:四季常青的乔木,喜温抗寒——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

教材中《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有这样一段话:“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绮绣:有花纹的绸缎衣服——象征物质富裕者。

缊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象征物质不富裕者。

(二)文本中人的特征

主要通过分析细节和发生的事件来把握文中的人物特点,从字里行间体会课文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利于理解作者赋予人物的意义,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例如:

一群“红领巾”:只有少先队员才佩戴红领巾,用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

《泥人张》:通过各个细节描写可以知道泥人张这一人物特点是“艺高胆大”。

《背影》:抓住“背影”这一线索从儿子的视角看父亲笨拙慈爱的形象。

《阿长与山海经》:从鲁迅童年视角出发看阿长这一典型封建妇女形象。

体会文本中人物身上所凝聚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也能使其更好地体会语文的人文魅力。

(三)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

作家作品的语言特点一般体现为作品中某类字词的频繁使用,经常使用何种表达方式等。这些频繁出现的字词和修辞手法就是作家所体现出来的创作风格,即为作家的作品特征。

例如:古代词人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从词人用词可以看出区别。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用词多婉转悲泣 :“凄凄惨惨戚戚”“黯乡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物是人非事事休”等。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用词则显得宏大壮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又如:李贺的诗歌以“阴冷诡谲”著称,被称为“诗鬼”,从其诗歌中高频次出现“鬼”“老”“死”“寒”这些字眼,我们可从中感受到他对人生的绝望和无助。

(四)不同文体的特征

抓住作品的表达特征就能把握某一类体裁,学生对文体把握到位有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其使用不同文体进行创作表达。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體。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例如:《拿来主义》《事情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

叙事文:首先必须把事件交代清楚,将事情叙述完整,这就要求一定要在写作中把握“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例如:《故乡》《老王》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文章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例如:《中国石拱桥》《物种起源》等。

三、特征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一)抓住物的特征

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张洪涛老师执教北岛的《答案》时,引导学生从北岛提及的事物特征中思考作者之意,即抓住事物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作联想。

《答案》——北岛(节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通行证:卑鄙者拥有更多权利)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墓志铭:高尚者容易牺牲)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死者:世界充满黑暗和不公)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冰凌:人心的冷漠)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纸:作者的作家身份;绳索:武器少而弱;身影:孤单一人)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判决的声音:对作者的偏见)

以上教学案例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学生从事物本身的性质特征出发能够理解作者借用这些事物想要表达的意思。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能够很好地解释诗歌中许多意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从而能够读懂诗歌。

(二)抓住文中人的特征

例如:于永正教学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时,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还原了一个因为儿子腿瘫痪而变得敏感隐忍却不放弃孩子的母亲形象。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

(母亲因儿子变得敏感)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为儿子变得隐忍)

从这些细节描写入手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位默默隐忍、真诚守候儿子的母亲,把握住了这个人物个性再理解作者对母亲的牵挂与怀念就水到渠成了。

(三)研究作家语言风格

一些高中语文名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作者专题研究,从作品看作家,这主要涉及作家的语言风格、创作动机和态度,这是对作家作品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的过程。

例如:冰心的语言风格研究——冰心体

1.冰心散文的图画美。如《山中杂记》中对海的描写:“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地飘浮在浪花之上……”文段中对海的描写用了很多表色彩的词,把图画描绘得绚丽多彩,自然和谐。

2.冰心散文的朴实之美。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寄小读者》。作者以童真的心向小朋友们袒露真情,赞颂母爱、童心和自然美,与孩子们讲诉经历、交流思想,体现了写景抒情散文最宝贵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语言浅显易懂,平淡却富有哲理。

从作品中体会其突出的语言风格,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创作动机和态度,学习这些语言表达风格,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很有帮助。

(四)新文体的运用

通过对比各种文体的特征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类文体表达效果,有利于语文知识系统化,也有助于学生很好地运用某种文体写作。

例如:笔者的高中语文老师曾运用“微文”这种文体。

“微文”借鉴微博的文体特点,在不超过140字范围内品评诗文或其它作品。由于字数少,不喜写作的学生也能谈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对于有一定写作功底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这是微文最大的魅力。

“微文”完成后由班级同学自主组织对微文进行分享学习,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学生只有熟悉了各类文体才能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从直接经验中感受各类文体的表达效果,才能不断提升其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中有效的特征教学不仅仅是传递一种技巧,更是传递一种学习智慧。语文学习千头万绪,但这些总有其特征源,分析清楚就能把握文本要义,理清语文学习的思路。

作者简介:陈晓宁(1993—),女,闽南师范大学 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 在读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运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