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应用探析

2019-04-19张翔

新课程·中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初中音乐民族音乐

摘 要:在初中课堂中音乐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无可取代,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不仅是一项技能、一门学科,同时更是传播美育的途径,而民族音乐则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有着悠长久远的文化历史,因而大量丰富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值得我们去了解与学习。因此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学习民族优秀音乐作品显得尤为重要。以上海市沪少版初中音乐教材作为切入点,从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融入教学的作用、对初中音乐六、七年级教材的分析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四个方面对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此来初探民族音乐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教材分析

一、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所覆盖的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歌舞音乐、戏曲音乐、传统宫廷音乐等音乐作品,也包括由近、现代以及当代中国音乐家受到西方音乐影响所创作的歌曲、器乐曲、交响曲等音乐作品。正因为有着如此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因而在音乐课堂中展开民族音乐教学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意义深远的作用。我国的民族音乐无论从技术含量还是文化内涵来看都是世界音乐曲库中的精华所在,对于这些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作为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正如廖乃雄教授所说:“音乐是这样一种最具有民族性,同时最具世界性的艺术,它充满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与独特风格,让人一听就能判断它的民族与文化根源。可是它却不需要翻译,就能为全世界人民最广泛地理解和欣赏。正是因音乐有着这种艺术的特性,而不同于其他艺术。”

二、民族音乐文化融入教学的作用

“音乐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任何民族音乐都深刻蕴含着该民族的涵养与精神,因此,一个民族的音乐不仅是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这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是民族音乐所特有的精神财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文化学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感,又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渴求,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动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技能。运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各种创新合作的教学形式,把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民歌、器乐、戏曲以及技能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对我国传统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民族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发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动机,运用诸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在积极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让他们主动参加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并且能够参与表演创作,享受民族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体验,在启发学生感受民族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提高他们感受民族音乐的能力。

三、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本文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初中音乐六、七年级教材中民族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对这两个年级的歌唱、欣赏、器乐三种类型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六年级第一学期共分为六课,共有乐曲34首,其中我国民族音乐曲目详见表格:

从表格可以看出,民族音乐主要集中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第一课涉及新疆、内蒙古、朝鲜族、彝族和藏族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音乐旋律、节奏以及各个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第五课主要弘扬我国著名的民族乐器二胡和琵琶所演奏的音乐作品。

六年级第二学期共分为六课,共有乐曲34首,其中我国民族音乐曲目详见表格:

从表格可以看出民族音乐主要集中在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五课,第一课涉及了四川、陕北、江苏、安徽、河北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貌地方音乐。第三课涉及我国地方语言丰富、歌曲风格浓郁的传统民间音乐。第五课涉及我国的历史革命歌曲、乐曲以及常见的民族乐器。

七年级第一学期共分为六课,共有乐曲34首,其中我国民族音乐曲目详见表格:

从表格可以看出民族音乐主要集中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第一课主要学习了解中国地方戏曲,如昆区、京剧、沪剧和越剧,以及鼓、锣、钹等民族打击乐器。第五课主要了解和感受中国钢琴曲的发展与创新。

七年级第二学期共分为六课,共有乐曲35首,其中我国民族音乐曲目详见表格:

从表格可以看出民族音乐主要集中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第一课主要了解中国传统节庆日时产生的传统音乐,例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传统打击吹奏乐器的特征。第五课主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例如民族管弦乐、小提琴协奏曲、琵琶协奏曲和器乐演奏曲。

从以上几个阶段的教材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六、七年级音乐教材中我国民族音乐所包含的内容较丰富,涉及的地区和少数民族较全面,介绍的民族乐器种类不是特别多,教材所呈现的知识覆盖和难易程度比较适合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四、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民族音乐作为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民族音乐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地域性,在教材编写以及实际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材编写的问题

音乐教材是音乐课程内容的直接的物质载体!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教材更新速度迟缓,从第三章对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写内容不全面,大部分选自有代表性、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一些曲目在内容选材和编写中显得粗俗,教学内容也已“过气”。中国少数民族多,教材对于歌唱曲、器乐曲的选择太局限,曲目的内涵挖掘深度还不够,对于56个少数民族而言其文化虽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介绍的比重仍需加重。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音乐,学术界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材编写上缺乏相对的理论支撑,在教材书面上最多呈现的是音乐作品的介绍、音乐特点、音乐要素的说明,缺少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度探讨。

教材中的知识涉及范围广泛,但是教材内容不够深入,对于不同民族文化和音乐知识可以介绍得更为深入。例如对民族器乐的介绍,可以从民族器乐为何产生,是在怎么一种历史文化中产生的。随着中国的发展,民族器乐随之有着怎样的发展和创新呢?这样的教学会更利于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识。

(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需要具备多元文化价值观,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不同民族的作品特征都应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应该掌握足够的知识技能和背景知识以解释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别,要学会合理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民族音乐之间的文化特质。

要合理使用教材,每个单元、每一课时都包含着独有的民族音乐文化,教材内容的丰富性给教师带来一些挑战,教师应仔细分析研究教材,认真学习各个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特征,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选取有特色、能丰富学生学习知识体系的民族音乐。

五、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多彩多姿的方式更为敏锐地表现出民族音乐魅力和民族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传统音乐,也要响应时代发展推动那些开拓创新的民族音乐。正如新课标规定:“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都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

[2]杨暘.关于加强初中音乐阶段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姚宇化.音乐教材的转变:谈《课标》实施前后的音乐教材[J].中国音乐教育,2006(4).

作者简介:张翔(1992—),学历:江南大学本科;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南翔中学音乐教师,中学二级。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初中音乐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