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寨沟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对策

2019-04-16张唯唯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九寨沟生态旅游现状

张唯唯

摘要:九寨沟风景区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的“童话世界”,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实行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关键词:九寨沟   生态旅游   现状   对策

一、 景观及成因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长江水系二级支流白水江源头的一条“Y”型大支沟,流域面积六百多平方公里。

九寨沟的自然景观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经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和新构造运动,九寨沟形成了大量的褶皱和断裂,整个景区上升为陆地,这些构造运动形成了九寨沟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同时,在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及多次冰川退缩基础上,经过高寒岩溶和重力灾害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九寨沟共有大小海子108个,其中,长海是面积最大的海子,形成于53.6万年前,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长海的水面相对稳定,水流通过地下岩溶水系统补给了日则沟的海子,成为九寨沟重要补给和调节水库。

二、九寨沟生态旅游的现状

1.生态旅游及意义

生态旅游是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人民环保意识觉醒的背景下提出的。九寨沟推行生态旅游,可以促进人们回归自然,保护自然,陶冶情操。从长远来看,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2.九寨沟现状

虽然大规模的游客能在短期内给九寨沟创收,但也给九寨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破坏,游客间接产生的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等使景区的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极限。同时,九寨沟风景区景观类型较多,但面积比例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不高,景观破碎化明显,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倡导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三、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对策

1.建立生态旅游的主导思想,加强宣传与保护

管理者、旅游者、当地居民都应树立生态旅游思想。管理者应把保护开发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旅游者要树立生态旅游思想,增强其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真正做到认识和接近自然,陶冶情操,九寨沟当地居民应树立长远目光,投入到管理和服务中,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2.以保护为基础,建立特色旅游

九寨沟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构造复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首先,我们要建立生态旅游方案,明确生态保护区,不同保护区进行区别保护;其次,我们要根据九寨沟的特色,构建生态旅游相关产品;最后,我们要完善旅游服务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打造九寨沟旅游综合体,使九寨沟真正成为国际强势品牌。

3.优化环境评价系统,加强管理

我们要提高科技投入,综合评价九寨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评估九寨沟的环境承载力,并不断地调整评价体系。我们还要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大化处理,节约利用水资源。

4.建構全覆盖监测系统,强化监管执行力

我们要选取合适的监测点,建立健全的全覆盖监测系统,对景区各个功能区进行监测,重点监测水质水量的变化,限制每日旅游人次。同时,我们还要不断监测旅游者的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强化监管的有效性。

5.地质灾害的防治

九寨沟的地质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属七级地震烈度区,所以在推行生态旅游时,我们必须考虑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景区要加强监测预报,为人民争取时间;其次,景区要植树造林,在不同海拔建立不同性质的防护林。

九寨沟的生态旅游发展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样本,代表了中国大多数自然景区的现状,所以九寨沟的生态建设会影响我国其他景观的生态建设。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景区,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建强.九寨沟旅游地质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区域地质,2001,(8).

[2]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5,(3).

[3]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3).

[4]黄瑞华,李书剑.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新举措——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太原大学学报,2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九寨沟生态旅游现状
虹彩仙境九寨沟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九寨沟:仙境的背后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