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

2019-04-03谭泽仁

读天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生沟通教育教学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沟通”问题一直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重点关注问题,因为“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有效性以及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就目前情况看来,我国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依然具有不少问题,以致“师生沟通”产生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想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就须要重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加强解决“师生沟通”问题,建构相互支持、相互接纳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具有更多的信任、尊重与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实现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师生沟通”;中学;教育教学;师生关系

高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主要对象是高中生群体,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15至19岁之间。因如何避免人们所说的“代沟”问题,与高中生进行有效沟通,有效解决新时期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当前师生沟通多数都是显性沟通,也就是具有明確的目标、方式、场所以及意义等;但是实际沟通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隐形沟通,例如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等,隐形沟通牵涉到学生身心各方面,也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具有直接影响。

一、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具有的现实意义

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是始终脱离不了师生的参与,而在师生互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即为沟通,是以,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具有即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具体地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师生沟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成功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师生之间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教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里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可以说师生之间沟通质量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与交流,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促进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上你,进而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畅,会引发师生矛盾,产生冲突,关系僵化,今后教师再怎样弥补都难以转变学生观点,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沟通在事业成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掌握其原理,更要掌握其技巧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培训,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能力,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便提高教育的整体效能。

(二) 师生沟通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发展

良好的师生沟通能满足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满足这些需求是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师生沟通不仅会影响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和学习动机的形成,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观念、社会能力和创造性。和谐的师生,有利于转化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学生的情操、心理环境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反之,恶劣的、冷漠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造成困惑、苦闷、孤寂、萎靡和痛苦的精神状态,扭曲学生的性格,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 师生沟通有利于教师体验教学之乐

和谐、融洽、有效的师生沟通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使教师工作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有利于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和疲劳,避免职业倦怠,增强成就感,进而加强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提升教育质量。教师的心理承受着较多的压力,而学生的管理、课务的繁重是教师的工作上重点内容。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更难以收效。对于师生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合理的处理,将矛盾转化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促进力量。教师长时间处于不良的师生关系当中,会令教师感到心理的沉重,影响教师的工作心态,也就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

二、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主要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素质教育;二是只强调师德师风,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的形成;三是管理方式上过于机械化,多是采用强制性和约束性的管理方式,没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发展。而这些问成为师生沟通的障碍,影响着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果。通过对人格、情感及认知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得出影响着师生沟通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 师生身份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

古训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导,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与父子相同的情感关系。教师权利的传统性获得保证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这种权威性同时也加剧了师生之间角色和地位的不对等性,这种权利和地位的失衡有时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冷漠和冲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双向沟通有利于双方获取信息或提供信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助学生理解教师的旨意并愿意根据教师的愿望行事,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现有的师生角色与地位认知影响着师生位差效应。针对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现代教育提倡尊师爱生,但其内在的概念却依然是尊师第一,爱生第二。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沟通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依然采取权威的态势开展对话、沟通。教师难以“屈就”地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更是不敢高攀与教师平等对话。教师只是在发现学生有问题,犯错误了才找学生,平时则是不能够主动地关心和了解学生。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保持有距离的沟通,心里话对老师讲得不多。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地位的固化认识阻碍了师生的沟通,这很显然和新课改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概念是相互抵触的。

(二) 师生区别对待引起的沟通障碍

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交往机会是不均等的。通常情况下,教师与班干部的交往机会多于普通学生;教师与地位比较高的学生交往机会往往比与地位低的学生交往机会要多一些;而且对学生成绩不同的学生,教师采用的语言形式也不尽相同。对于学业成功者,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言语表达,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高,在语言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表达出更大的耐心;对于学业失败者,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言语表达,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较少给学生思索和充分表达的机会,提问的质量要求低。这样致使学业成功者具有进一步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学业失败者具有加剧失败的可能性。教师和一部分学生的沟通交流频繁时,会失去另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本身的信任与尊重,因此这部分学生就逐渐产生心理抵触和抗拒的心理,抗拒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随着网络多媒体的推广,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取一些知识,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于是他们认为没有老师我照样可以学到知识,所以就不愿意找老师交流,师生之间交往就越来越少。

(三) 师生情感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

师生沟通关注的内容更多的是学习方面,重视的是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方面的沟通。这种沟通结果通常会被学生误解,或者令学生形成逆反心理,教师时常的唠叨同一個主题,长此以往,沟通不仅没有获得成效,反而可能出现负面影响。安德列耶娃曾说过:“对于人类而言,沟通是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递着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意见等内容告知对方,达到影响对方知觉、思维及态度体系,从而改变其行为;另一方面,沟通是为了表达情感,解除内心紧张,获得对方理解和同情,这种沟通对个人的社会化及在社会化均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提高师生沟通的具体策略

(一)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发挥评价教育功能

以往的评价体系过于窄化了教育效能,片面强调考试分数与高考升学率,致使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都向考试成绩看齐。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学校在考核教师时,任课科目平均分高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社会评价学校教学成绩时,认为高升学率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受到这种评价体系的影响,致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也趋向利益化与片面化。不言而喻,想要实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有必要使用新的评价体系来作为保障。学生的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教育行业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培养人的过程,具有渐进性与缓慢性特征,这要求教师与学校及社会重点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不只是注重提示学生智能,还需要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事实证明,好的学习习惯要比聪明的脑袋重要。在以往以成绩评好差的评价标准影响下,教师与学生都处于压抑状态,学生很少会选择通过学习成绩来与教师进行沟通。显而易见,这种压抑状态不利于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进和学生形成良好品格与培养创造能力。因此,有必要降低教师工作压力,将教师部分精力解放出来。同时,降低学生对考试的厌倦心理,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客观全面地评价,从而发挥评价带来的积极效应,使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改善师生位差效应,进行师生平等沟通

由于师生特殊的身份差异引发的位差效应对师生沟通具有较大影响。真正有效的师生沟通,是双方都处于平等重要的地位,两者互为主体,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至对方。应该建立师生之间相互真诚开放、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现阶段实施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独立、发展的个体。教师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而是承担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利用课堂资源的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学校教育的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等多种新的角色”。就教师而言,必须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因此有必要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老旧思想,树立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意识。教师直接、真诚地传递自身的思想,令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平等、有效地沟通。

(三) 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教师人格魅力都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最为有效的手段,在两千年之前的孔夫子也是以自身特殊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着他众多的弟子,从而存在孔子离世后,其弟子们为其守丧三年仍不愿离去的动人故事。这正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古语有言:“教人以言,不如教人以德。”师德教育是基石,同样也是目标。师德教育目的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至一定高度,以此彰显教师人格魅力。由于高中生正是形成人生观及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具有较强可塑性,同时,其思想意识也正接受者正反两面的冲击,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教师道德品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四) 明确师生沟通目标,使用沟通语言技巧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谈话技巧。谈话技巧有许多种,例如闲聊,也就是教师巧妙的淡化谈话主题,使谈话可以在轻松、协调的氛围中进行,不会给学生带来压力。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譬如教师在学生闲聊过程中,自然地加入聊天话题。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倾听,在倾听之后明确学生谈话内容及目的,尊重学生闲聊话题;其二,教师需要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学生闲聊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充分引导,指导学生,令闲聊也获得一定意义,做到“形闲神不倒”;其三,教师在平时应提升自身素养,扩大知识面,同时还需要具有随和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可以及时洞悉学生的想法,从而加以引导、启发及教育。

(五) 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沟通有效性

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年龄发展特征来开展沟通工作,学生在不同阶段和过程中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是以,教师需要依照学生认知特征,全面创新学科结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此保障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对学习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显著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效,还对实现师生有效沟通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内化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采取改进、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的方式,形成全新的认知结构。在此过程中的教育管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实现知识内化,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内在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就是对人最直接、最重要的管理,而最广泛的是对学生的管理。教师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感受,走进学生内心,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耐性的指导教育,同时注意沟通的方式与技巧,注意尊重学生隐私,师生相互尊重沟通才能实现共赢。在中学教育中进行师生沟通不仅彰显了教育教学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任务。因此,应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与丰富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妍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J].中国教师,2013(12).

[2]张佑利.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4).

[3]韩晗,龚琛.中学教育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J].教书育人,2017(13):8.

[4]张国栋.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的研究[J].神州,2012(5):114.

[5]胡继成.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的探究[J].新课程(中),2010(3):96.

[6]牙政球.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问题初探[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3):12.

作者简介:

谭泽仁,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沟通教育教学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