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意义

2019-04-03李志萍

读天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改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下面我就这一点浅谈如下: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实状况

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存在,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儿童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按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整天做数学题,但不知数学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因此,在现实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解决,与学过的数学知识联系不起来,只是学了一些死知识,因而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解决我们身边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小学数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把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努力的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无穷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三、 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一) 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出发,从学生熟悉的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购物引入,让学生每人都带不同的钱数去超市买面包,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计算一下可以买几瓶,还剩下多少钱?然后再结合实际讲解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在做题过程遇到的問题。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和亲身体验就很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了。再如,首次教学70+25×2这类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教师不应该直接把运算法则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自己概括,效果会更佳。如果教师直接把“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运算顺序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经历自己探索和概括的过程慢慢就会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讲解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展示生活情境,老师的体重是70千克,我们班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再来一个这样体重的学生,我们三人到底一共有多重呢?学生列式是或70+25+25或者70+25×2。讨论“70+25×2”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当学生的意见趋于统一时,教师应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25与2的积,请学生说出自己的道理。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定会记得很牢固的。

(二) 收集“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我就谜语引入创设情境,“有两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呢?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争先猜出了谜底(年历),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 回归“生活天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又如,在教学“认识方向”时,教师可以在早晨带领学生到操场上,面向太阳告诉他们这是东方,与它相对的一面是西方,然后伸出左手右手分别让学生判断南北方向。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 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充当某些角色,如营业员,工人、求职者等。当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学着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了除法后,让学生当求职者,让他们自己选择去哪家公司上班比较好,比如甲公司的待遇是一周休两天工资500元;乙公司一周休一天工资550元;这时候学生可以应用学过的知识算出每个公司的日工资,然后再进行,最后做出自己的决定。在体验活用知识的快乐中,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巩固,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更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生活,毕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概念本身高度抽象概括,再加上小学生认识能力还不够,如果依照书本上的文字讲解,学生消化起来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多讲、多问、多交流,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作者简介:

李志萍,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