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素养培育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2019-03-21裘新江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思政

韩 霞,裘新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也就是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其他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自觉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人文素质通识课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任课教师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考量指标。笔者认为,外国文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是《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路径。

一、外国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外国文学涵盖从古代至20世纪的东西方文学,教学过程中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源远流长的外国文学史和丰富复杂的精神现象,包括代表性的文艺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本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的上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艺学知识基础,对中国文学也有了相对系统的了解,在外国文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较为自觉的基本思考,如,中西方文学本质的不同,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停留在为学习而学习的认知阶段,偶尔也有思想火花的激起,也是下课即熄灭,并未把来自课程学习中的认识贯穿于思想行动中。因此,推进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书育人的基本规则,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学会做人做事,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2],进一步挖掘和彰显课程引领人、培育人的功能,实现《外国文学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向同行”。

(二)可行性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科技水平的高度发达,大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丰富多样,对国外相关文化现象的接受表现为高度的自觉,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思想;相关消费也呈现着来自行为方面的认同,饮食方面如汉堡、比萨、咖啡等,穿着方面如阿迪达斯、耐克等,对大学生来说,也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对这些节日及消费品背后的文化现象,大学生却知之甚少,表现为一种盲从和模糊,我们的大学生大部分只知道过“洋节”、吃“洋食品”、穿“洋装”,基于这样的事实,外国文学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因势利导,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外国节日习俗的来历,理解外国文化的本质,从而深刻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一步认识到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路径——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教师加强自我修养,形成课程思政理念

“德高为师”。教师的课堂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是教师本人要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外国文学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西方不良社会思潮侵袭,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言行雅正,举止文明。有乐观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仅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还要把人文素养的培育自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外国文学教师要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中央、习主席、教育部有关文件、指示的精神,积极参与有关课程思政的研讨活动,只有自己真正领悟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教学有关环节自觉践行课程思政的精神。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应该是在让学生领略外国文学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相关文化现象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对相关作家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形成向上向善的追求,进一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愫,对相关事物的认知,以科学合理的思路方法为前提,形成较为客观的分析和理性的评判,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国文学教师要在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高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中西方文学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因此,外国文学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育人点,并把它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审美鉴赏中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和认知能力,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点滴渗透,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并举。

(二)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思考的习惯

“文学教育与高校的‘两课’及其他文化课一样是承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而且文学以其诗性和情感性决定了它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4]。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经典作品鉴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外国文学的精华,也可以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但是,一直以来,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表现形式,导致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思考的懒惰,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课程学习结束后,记忆里留下的是靠死记硬背留下的碎片化知识点,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更无法达成对相关文学经典的自我欣赏,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起到思想导向的引领了。为此,必须改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的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不知道出发点在哪里,思路的形成比较模糊或混乱,尤其是备考硕士的同学,对于论述题题型,往往一筹莫展。笔者经过与学生的面对面沟通、对学生作业、论文、试卷的批改后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问题的思考不全面、不合乎事理逻辑。比如,“评述海明威小说的叙述风格”,大部分学生直接从海明威小说叙述风格的具体特点谈起,却忽略了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因为海明威小说在叙述风格上就是冰山理论的实践。再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哪位作家的小说最接近流浪汉小说的风格”,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流浪汉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思考的出发点就是对概念的理解,如果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那么,接下来的思路势必混乱或错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这开头若错了,接下来的努力便是徒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外国文学教师要从西方文化中借鉴对学生人文素养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比如西方文化思维的求真、求知,这一特点可以运用于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即“求真”,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方能对问题的思考形成合理的思路。而对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正确的开端,也是人文素养的表现之一,此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遇到具体问题,能把握问题的本质,有正确的出发点,少走弯路。

第二,要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合理思路。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视野很广,但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缺乏合理的思路,表现为主观或片面。比如“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浮士德精神的理解”,这个问题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8世纪德国的人文背景——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人生追求——浮士德精神的意义,如果不加引导,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忽略开头和中间部分(浮士德的人生追求),而这两个部分恰恰是问题的核心环节,因为歌德塑造浮士德形象是基于18世纪德国的人文背景,浮士德精神正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追求体现出来的。

因此,外国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形成对相关问题分析的合理思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合理思路,也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只有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合理思路,才能使知识的接受更为全面,知识结构的形成更为系统,对相关现象的分析更加严谨。

第三,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问题分析的正确方法。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或为传统的三段论式,或为机械地条条框框式,缺乏科学的方法,不能变通或举一反三。英国美学家博克指出:“有了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书海中采撷到斑斓多姿的贝壳。否则就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一番之后仍然空手而回。”概念理解准确了,思路形成也全面合理了,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方法,同样无法实现学习目标,真正达到学有所成。

在教学过程中,外国文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文学问题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比如,对文学人物的分析,可以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指导,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重点关注人物成长过程中的伦理选择,从而给予人物客观合理的评价,实现文学的教诲作用。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我们可以从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特点为出发点,分析于连的两次爱情经历,从他的伦理选择分析中使学生明白:每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以牺牲他者的利益实现个人目标,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走向毁灭。

三、人文素养培育与外国文学形成性评价

(一)课内激发,积极主动

“文学经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精华,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过去或现在的最高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5]外国文学以其大量的文学经典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接受课程所涉及的人文主义思想,例如,通过对但丁《神曲》的学习,感受但丁虽身受不公平待遇但始终不改对祖国的赤子之爱;通过学习中世纪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使学生明白,为祖国利益而奉献自我是崇高的英雄主义表现;通过学习果戈理的《死魂灵》,使学生懂得,正是祖国的前途命运,才决定着我们个人的喜怒哀乐,等等,通过这些文学经典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把勤学报国之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也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什么才是“家国一体”——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个人理想的实现。

信息化时代,人心浮躁,轻过程、重结果的功利化思想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外国文学贯彻了外国文化的求真求知内核,通过外国文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比如,通过《堂吉诃德》的欣赏,学生可以明白舍己为人、坚守理想是崇高的人格境界;通过《浮士德》的学习,学生能够懂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集体这个大环境,只有献身于集体事业中,个人的奋斗才是有意义的。

(二)课外发展,自我成长

当今社会,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多样,大学生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对经典的阅读失去了耐心,而外国文学经典浩如烟海,再加上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表达的不同,学生更不可能主动在课外阅读了。教师仅靠课堂讲授,只能是以点带面,很难反映其全部精髓。因此,通过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外途径的自我学习,加强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也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把课内引导引申到课外,通过看影片、写读书笔记、进行短剧表演等形式,使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效果的保障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很多外国经典作品已经被搬上了银幕。外国文学教师要利用这一条件,引导学生选择忠实于原著的电影版本,并在相关人文内涵方面设计观影指导。比如,对《伊利昂纪》改编的电影《特洛伊》的观赏,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阿基琉斯之怒等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白,私欲的泛滥,带来的不仅是个人利益的损失,也是民族利益的损害,在重要的关头,必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阿基琉斯的悲剧,正是打破了这一原则的必然后果。

同时,外国文学课程的人文主义教育,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进行。首先教师要结合课程进度和时代特点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然后要设计话题,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进行来自人文主义的思考。如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桑地亚哥永不言败的乐观与坚强,也要引导学生明白桑地亚哥的失败,其实也是他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结果,而保护环境,山常青水常绿,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也是我们当今时代精神之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外国文课程的人文素质培养,仅靠讲解、阅读、看电影,效果是有限的,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改编文本为短剧,课余时间排练和表演,通过表演,实现感同身受的效果,在身临其境中,进一步体会名著所蕴藉的向上、向善的魅力。比如,通过对莎士比亚《麦克白》的表演,从麦克白弑君篡位的行为及自取灭亡的结局中,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文艺复兴后期人性泛滥造成的社会混乱,能够进一步懂得,任何时代,社会的稳定离不开每个公民对社会秩序的自觉遵守,私欲的无限膨胀,既给社会带来了灾难,也必将致生命个体于万劫不复之地。这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或将来走向社会,都能把“遵守纪律”落实于行动中,也能正确处理好个人欲望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爱国家、爱人民就能成为自觉的思想行为习惯。

四、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实践是一项长期的、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没有固定的思路与模式,任课教师只要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国家负责、对学生负责,便会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呼;当教师通过教学做到与学生心灵共成长时,也终将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人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思政课“需求侧”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