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媒介场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基于网络社群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思考

2019-03-21侯晓珊戴琬莹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场域社群媒介

侯晓珊,戴琬莹,金 志

网络空间的生成和聚合,不仅改变了公众传统思维方式和交往行为,还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空间条件。在线社交网络(OSN)的兴起和移动虚拟现实的存在,为个体提供了表达思想、展现个性的空间,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网络行为具有多元并存的特质,个体嵌入多个虚拟群体现象普遍存在,进而导致个人主体在网络社群的活动空间变得交织复杂。不恰当的“关系网络传播”往往会诱发现实中社会动员和社会矛盾的产生。在“互联网+”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筑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加强对“互联网+”媒介场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机制研究势在必行,同时还要兼顾主体的复杂性、多变性特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群体特征加以划分,从内容、情感、启发三个向度考虑,以便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从其网络交往行为中做好思想教育规范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树立工作。

一、“互联网+”媒介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与价值

(一)“互联网+”媒介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社群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教育阵地,“互联网+”媒介中的教育价值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媒介场域中,多次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又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这就要求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扣时代内涵,加强思政工作传播形式、内容和渠道的革新。在“互联网+”媒介场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是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式接受”。作为一种多元式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学生“碎片化”的学习当中,不仅仅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机制和组织方法的创新,更是将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3],大数据的运用使得教育工作能够及时定位和调整工作方向、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现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然离不开网络信息的参与。

在“互联网+”媒介场域中,信息传递简单迅速、交流方式多样,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增添正能量方面有着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互联网+”媒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舆论阵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但是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新时代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的外部挑战,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迅速演变,新西方干涉主义日益蔓延,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并未形成完整体系,一些错误思潮不断输入和渗透到国内,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4],更多的“选择权”逐渐消解了小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对对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信仰,后现代主义的“放逐”观导致部分学生思想空虚、政治冷漠以及信仰缺失,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塑造时期,在这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场域之中必须引领他们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辩护功能和导向功能,深刻揭露侵入的不良意识形态。因此,新时代必须保证“互联网+”媒介场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可管可控,在其信息化的同时积极实现工作方式的创新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让高校学生走出社会思潮的“迷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互联网+”媒介对思想政治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

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无疑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局面,“诱导式”“灌输式”的单向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多重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在当下“互联网+”媒介中早已悄然发生改变。

第一,“互联网+”媒介扩大了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范式。“互联网+”媒介场域中,巨大的信息储备使得各种知识变得轻松易得,传统课堂上教育者往往按照课本教学,其他形式也仅仅局限于听报告、听讲座、谈心等被动方式,这种局限性使得学生获取的信息相当有限。但在“互联网+”媒介场域中,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时事新闻,扩大学生信息接触知识面的同时也扩大了教育者的教学范围,使得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不仅能从课堂上汲取思想政治理念,还可以从网站、网页、APP等媒体上获取除文字以外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教育资源,让青年学生群体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媒介获取更加新颖、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二,“互联网+”媒介增强了受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互联网空间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往趋向平等,学生以往被动的受教育模式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性。抹去了个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和天赋差别,摆脱现实课堂中的心理负担,学生往往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互动沟通,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无需在意他人眼光。因此,依托“互联网+”媒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够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度。“互联网+”媒介特有的开放包容性、信息集成性与虚拟互动性,使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营造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互联网+”媒介的隐匿性,有助于高校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答学生成长境遇中的困惑并准确加以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

第三,“互联网+”媒介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校内学生,很容易受到时间、场地以及区域的限制,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本该广泛覆盖的过程不得不受到多方局限。“互联网+”媒介覆盖无限空间的特性使之完美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借助网络社群广泛的影响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号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宏观领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二、网络社群的生成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改变与具体表现

(一)传统社交模式的断崖:网络社群的崛起

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结合的传统社群因“互联网+”媒介的嵌入迅速重构,网络社群以其多重维度、多方触角全方位地渗透进人们的社交活动中,一种全新的虚拟社群从原有的实体社群中不断衍生,传统直线式的社交模式也因此扩展成更大的社交网络进而重新构筑成为新型空间。网络社群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在“互联网+”媒介中对话和交流以获得信息分享和情感接纳,这种全新的空间环境使得“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一个社群成员都能够以个体为中心重建自己的社交网络。在网络社群中,不仅包括现实中的实体组织发展的线上媒体社群,还包括线上因共同兴趣和需求自发结合的原生态媒体社群,移动社群根据社群成员的需求、属性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以即时通讯、扩大交友范围、分享个人生活为目的的网络交流社群,例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国内的微信、微博、QQ等;第二,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主共享资源的网络社群,国外的YouTube、Instagram和国内的爱奇艺视频、酷狗音乐、豆丁书房、千图网等均是这类典型;第三,新闻推送、知识传播社群,如国内的人民网、知识强国、搜狐新闻、各类公开课等。社群的组织基础也因其职业、性别地域等特征大致可以分为机构社群、粉丝社群、性别社群以及地域社群等[5]。也有学者将网络社群按照人际互动和生产共享等维度将网络社群分为资源型、知识型、娱乐型、情感型等四类,认为网络社群是一个网络舆论场,身处其中的成员会受到场域的影响。[6]基于情感交流、知识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需求,高校大学生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接纳能力在网络社群中迅速占领一席之地,因其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互联网+”媒介中会聚成一个个网络社群,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换信息、发表言论,但无论社群是自发形成还是由发起者发起,舆论领袖在社群中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甚至每个社群成员都有成为舆论领袖的可能,引领着社群成员的情感导向和行为导向。网络社群的崛起也因此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全面把控网络思潮和全民思想动态,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网络舆情的跟踪和引导工作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二)大学生受网络社群影响的行为具体表征

1.碎片化学习与网络依赖并存。丰富多元的数字化信息运用使得知识的获取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移至虚拟课堂,知识的传播也逐渐变得“碎片化”。由最开始从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到QQ、微信平台上各种公众号的内容推送,再到如今各类公开课、微课堂等学习APP的普及,“碎片式”的知识获取和“跳跃式”的内容浏览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工具主义的倾向使得获取答案变得迅速而又快捷,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被弱化,惰性逐渐滋长。并且由于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获取到这些不成体系的知识之后学生往往理解片面、不得要领,却自认为自己涉猎广泛,对于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这种高效便捷也使得高校学生对网络社群的依赖越来越强,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特征之一,相当一部分学生群体的每日屏幕使用时间高于6小时,很容易沉溺于网络社群中一些无营养无内涵的网络资料之中,造成过度沉迷智能手机、荒废学业等现象。

2.网络社群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社会交往是人的属性之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更强,个性丰富的他们需要通过社交活动表达心声、表现个性。网络社群已经成为他们社交活动的主要阵地,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社交平台来展示自我,分享生活,通过虚拟的网络社交,他们能隐藏真实身份,宣泄个人情感,以多种虚拟的网络角色和身份寻求更大的自我归属感。这种分享不仅是熟人的关系的维系,通过网络社群他们可以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陌生人进行交流分享。然而,虚拟的人际网络也成为高校学生逃避现实、寻求解放的出口,这也使得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引起现实中社交关系的疏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网络空间中,网络社群成员往往高谈阔论、言辞激烈,亦或幽默风趣、个性鲜明,在不同的社群角色展示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却闭口不言、少言寡语,“社交恐惧症”在这种亦实亦需的转换当中逐渐变得“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虚拟的网络社群缩短了时间和地域的距离,让人际交往突破时空的限制,但是人们的“心理距离”却越拉越大,感情联络变为快捷的“一键发出”,人情变得廉价和弱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日益淡漠。在这种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之中,高校大学生日渐空虚与迷茫。

3.网络行为的盲目跟风与人云亦云。网络社群的虚拟与自由让网络空间变得纷繁复杂,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群体难以分辨真假,轻信网络谣言并且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这种盲目同样体现在网络消费行为中,移动支付的出现纵容了消费行为的盲目,各式各样的购物APP无形中刺激了学生群体消费的欲望。当然,盲目的消费行为能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寻求精神的满足以弥补情感空缺,但是面对各种诱惑,大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各种消费陷阱,产生攀比心理,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网联网社群进行诈骗。近年来网络诈骗、校园裸贷等事件让我们深感痛惜。网络社群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的清净不仅需要法律的规范,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源上进行正确引领。

三、“互联网+”媒介下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三个重要靶向

(一)思想政治网络素养培育的内容向度

在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多网络思想教育内容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丰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特征和需求,编制教学资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教材,采用说教形式单一刻板地将思想政治内容灌输给学生群体,教学内容也经常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这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高,无法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精神,使思想政治资料难以发挥最大作用。“互联网+”媒介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编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主动吸纳互联网思维,根据现阶段学生群体“碎片化”学习的特征,提取思想政治资料中的重点内容,分年级、分阶段、分形式地对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搭配不同的网络媒介,充分利用新兴社交媒体,全方位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更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移动虚拟社群的内容价值。当前西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利用互联网不断传播错误信息,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统治,严重挑战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7]新时代必须以“互联网+”媒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舆论阵地,提升网络社群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把控,加强、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信念教育、道德建设和时代精神。

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贴近现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部分是严肃枯燥的政治语言和哲学思想,在其传播的过程中要将其转化为高校学生自己的话语体系,回归高校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现实社会中汲取资源来充实网络社群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社群中正确理解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思想政治网络素养培育的情感向度

“互联网+”媒介场域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更强,网络媒体不仅仅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话语权,还给了他们更多接收信息的选择权,这就使得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在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群体中失去魅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强调科学性,更要讲究艺术性。”[8]面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情感表达需要。

满足高校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将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意愿纳入教学计划的制定,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动”起来。

第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话语共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定不移的传播新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运用政治术语,学习政治主张。但是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惯用封闭刻板的教学方法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存在使用高压严厉的语言和手段控制学生言行的行为,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必然降低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正确传播党的思想政治内容的同时,还应建构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话语体系,考虑新时代青年的情感需求,遵循“互联网+”媒介的信息传播规律,将符合主旋律的网络语言适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第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互联网+”媒介的兴起让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成为轻松传播信息的途径,其信息表达的生动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简单易懂,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进而提高互动效率。例如,红色文化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政治术语在“网络表情包”上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 “微课堂”的广泛传播,都不断突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更成为倾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工具。

(三)思想政治网络素养培育的启发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服务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新时代“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文化已经作为一种动力过程将文化和传播相凝结,其辐射力之强大已经让全国乃至世界无不牵扯其中,深刻的塑造着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单单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教育,更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教育以及网络技能教育,必须:

首先,强化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素养,加强网络媒体的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作为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于我国知识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因其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情感特征等的局限[9],也最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而影响其价值观的塑造。正确地利用网络社群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高校大学生自身都要具备基本的网络媒体素养,合理甄别网络社群中各类信息,正确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资源,让网络社群成为我们建设自身的有力武器。

其次,在“互联网+”媒介场域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表达。海量信息的一键获取滋长了高校大学生的惰性,影响了学术能力的培养,造成其钻研能力的下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准确把握网络社群多维发散的特征,将其运用到网络社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进行智慧的启迪,加强思维方式的培养,让高校学生在享受“互联网+”媒介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将其自身的鲜明个性与网络社群的发散跳跃性相契合,就像美国学者约翰松《美第奇效应》中描述的那样:“灵感性思维和交叉性思维在新的方向上跳跃式的改变了世界面貌,常常为一个新领域的出现铺平道路”,[10]培养高校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智慧的表达,让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青年,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引领时代新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关乎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11]。现如今国家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就要求一流高校更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承担起一流大学的新时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的当中无疑起到固本正源的作用。当前,“互联网+”媒介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互联网+”媒介场域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价值,把握好网络社群的特点以及高校大学生受网络社群影响的行为表征,精准定位好“互联网+”媒介场域中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方向。无论是内容向度、情感向度还是启发向度,都应该与网络社群中的形态相契合。以重构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为手段,向大学生传递有价值、有能量的思想政治内容,并以互联网的发散性为启发,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互联网+”媒介中能够不断探索新出路、践行新使命。

猜你喜欢

场域社群媒介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社群短命七宗罪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