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9-03-20陈丽华

关键词:阅读习惯兴趣

陈丽华

【摘要】  学生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能力的强弱和素养的高低,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使其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尤为必要。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教学 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17-02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之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将语文的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已毋容置疑。根据专家的解读,日后将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教材主编温儒敏说:现在中高考对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阅读量会增加(这在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里已有体现),注重考查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等。

这新的高考指挥棒也指引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和学习。

何谓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呢?按照一般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人文素养则是指人们在对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学习中,在长期的实践中,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之下成为一个有良知,有智慧的,有修养的人。一个人文素养高语文能力又强的人,将会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益于国家的繁荣兴旺,有益于民族的稳定团结。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提升其学习成绩,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一、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是最有效之途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文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也要与时俱进。传统语文教学那种教师依照教学参考书将课文讲细讲透,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层意及中心思想等让学生抄下来记在脑子里,练习册做了一本又一本考试拿高分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段早已舍弃课内文段,并且增加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所以那些只会做笔记做练习册的乖学生是不会得高分的,反之,那些终日捧着“大本头”狂啃,甚至不惜违法课堂纪律,偷偷瞄着抽屉里的小说的“坏学生”考试成绩往往会令人惊喜。究其原因,乃阅读面和阅读量的问题,前者窄、小,后者广、大。一个学期的课文就二十余篇,几种文体和题材各占几篇,这量和面对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至关重要,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能力的强弱和素养的高低。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能为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质的飞跃!书看多了,语感就强,积累的辞汇就多,知识面就广,眼界就开阔,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强。待到考试时,考题中的病句修改、遣词造句、理解分析、赏析句子和写作等等做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啦。同时,学生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大多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人文的熏陶,懂得辨别善恶美丑,懂得什么是真善美;有悲天悯人之情怀,有国恨家仇之愤慨……正如朱永新教授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上下认识一致,已成共识。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的义务教育新课程阅读标准是,一名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初中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2017学年,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分为必读、课内荐读、课外荐读,要求阅读的书目越发多了。语文教学风向标的指向无需累叙。

二、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让学生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培养其阅读兴趣和习惯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做客一期荐书节目中谈及当下的孩子不愿读经典的话题时“支招”:要让孩子读经典,就得先让孩子爱上读书,不限制孩子读闲书的热情。他的儿子在小学时爱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把金庸全集全看完,为此有几次作业无完成,但其时白岩松没有责怪儿子,而是支持了儿子的做法,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看书,让他看自己喜欢的书,不是看别人让他看的书,这样才会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其子因为喜欢武侠小说,于是对作品里的历史背景感兴趣,主动去查阅明清等各朝代的书籍资料,继而大学选择历史专业并学有所成。

可见,让学生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对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是多么重要!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是农民、养殖户或农民工,家庭基本上没有阅读的氛围,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阅读能力普遍不强,面对较为艰涩难懂的半文言半白话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和中国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时期的《朝花夕拾》,以及不了解其宏大社会背景,不了解时年壮阔的战争、战斗生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等书籍,倘若采取高压手段强迫学生阅读,不单难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反而会徒增厌烦和抵触情绪。

2.以诱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1)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自由阅读,除了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外,其他的不作规定。我校图书馆订了很多的刊物,有《意林》《读者》《故事会》《自然奥秘》《小小说》《国家地理》《青年文摘》等等,学生是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就能从书架里拿阅,非常便利。而我常常手里拿着一叠书作“推销员”:或概述书中某个离奇曲折的故事,或介绍一段蕴含深刻哲理的话语,或推荐一处引人入胜的旅游宝地,或发现了某种动物的奇特习性——看到有學生露出渴望的眼睛就立刻把书给他送过去。只要他阅读了,哪怕只阅读一两篇文章,也算“诱导”成功路上迈出第一步。一个班集体里,你看我看大家看,阅读氛围逐渐得以形成。

(2)引诱学生阅读通俗流行作品

通俗流行小说看似并不高雅,难入大家的“法眼”,但其巧妙的构思、曲折引人入胜的情节、层出不穷的悬念,颇具传奇性和超凡脱俗特点的人物形象较之严肃文学更能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同时,也因为从众心理,学生们为了跟上“潮流”,为了在同伴之间,在网络论坛里能“有话可说”,他们是很容易被引诱到这类书坑了的。又由于目前网络小说大行其道,而内容和写作质量又稂莠不齐,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要把好关,抢先向学生推荐个中较为优秀的作品,如《鬼吹定》《盗墓笔记》《斗罗大陆》等。前不久,金庸老先生驾鹤西去,社会上媒体上重新掀起了一股金庸热,我适时介绍了金庸的、梁羽生、古龙等的经典武侠系列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七剑下天山》等,跟学生聊郭靖、黄蓉、东邪西毒、韦小宝……分享阅读体会。有一次在单元检测中出了这样一道题: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你喜欢谁?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答喜欢郭靖,因为郭靖忠厚老实,虽然愚笨,但很勤奋,他重义气,有骨气,做事光明正大,不耍小心眼,爱国……学生在阅读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以端正。

(3)影视的“诱惑”,完成向经典文学作品的过渡

教育部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许多已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我充分利用网络,将相关的部分影视作品下载下来,然后在阅读课或自习课、活动课里通过多媒体播放。如果是片长2小时左右的,就在预先布置阅读任务后让学生观看整部,如《简爱》《海底两万里》《威尼斯商人》等。然后让学生比较小说和影片故事情节的异同和增减之处,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如果是被拍成了多集连续剧,就抽一些著名的故事或场景播放。如《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官渡之战”“火烧连环船”“空城计”等,《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等等,由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好些人物和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学生早略有所闻,加上语文和历史教材里也被编进,因而,阅读原著的诱惑力由此发酵,学生们希望了解更多人物及其故事,那么就找本书翻翻吧!看着看着,往往就中毒了,入迷了。课余看,睡前看,甚至上课期间放在抽屉里偷偷看。开始不习惯半白的语言表述,好多句子,好多词语不理解,要看注释,但慢慢的习惯了,不需要经常瞄着注释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网了然于心,人物形象跃然于脑海,社会背景及其主题思想老师稍为点拨就能较好的感知。

经过如此这样多番的“诱导”,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少有不被培养起来的。

阅读教学,属于“慢工出细活”,其成效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后方可得到验证。但我们不着急,在阅读中慢慢学习,慢慢体会,慢慢沉淀,积累“华之气”!

[ 参  考  文  献 ]

[1]韩延明.《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修订意见解读》.

[2]温儒敏.《让阅读真正走進学生生活》.

[3]白岩松.《不应限制孩子读闲书的热情》.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兴趣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