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韩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2019-03-05高灿麟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教练员足球

高灿麟 高 锋

日韩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高灿麟高锋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0)

本文通过对日本和韩国足球青训后备人才发展培养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竞赛体系、教练培训体系对比分析,以日韩培养青少年足球模式为模板,总结成功经验,以期为指导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提供参考。

日韩;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近年来,我国在足球领域做出很多改进,但目前的足球竞技水平及足球发展水平与体育大国的身份不符。日韩两国与我国都属东亚地区,三国在身体素质及体育文化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笔者通过借鉴日韩两国在足球青训领域的成功经验,期望推进我国特色足球的建设,为建设足球之路提供参考建议。

一、日韩足球发展进程

自1990年开始至今,日本的足球在短短三十年之内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整体实力迅速攀升,其辉煌成绩的背后是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和发展。日本的校园足球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日本全国高中足球联赛在20世纪10年代早已诞生。日本的关西和关东两大地区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也同期推出。现今,日本足球俨然已跻身于足球强国之一,这30多年有赖于日本足协超凡的执行力。自1992年日本队夺得亚洲杯冠军后,国内足球氛围高涨,从足球强国如巴西、意大利、阿根廷等国聘请教练指导青少年足球,学习其足球模式与技战术,不断完善与改进国内职业联赛体制,从后备人才输送培养到职业联赛,日本足球实现了一条龙发展。[1]

在整个东亚地区,韩国是开展足球最早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韩国政府成立韩国足球协会(KFA)目的就是希冀能快速促进韩国的足球发展水平。与此同时,韩国职业联赛的开展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比中国、日本还要早10余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足球成为韩国最受青少年甚至成人喜爱的运动。2002年日韩世界杯举办之后,韩国足协鼓励青少年活动利用世界杯相关足球设施,利用闲暇时间开展足球体育运动,树立学生体育运动的健身意识,传播青少年体育文化。韩国非常重视培养“高文化素质”“复合型”足球人才,在整个培训青少年足球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运动员在足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还注重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的提升。[2]

二、日韩青少年足球训练机制

日韩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形式都是为走训制,训练时间为每周6天训练,每天训练为1.5小时-2小时。即便是国家队的选拔集训,一般情况只为期3个月,且不超过1个月的集中训练。基本与国际训练方法一致。而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是集训制,每天训练2次到3次,时长约4至6小时,训练量大大高出日韩青少年。

三、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

1.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目标

日本足协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包括构建成熟的青少年联赛体制,以及制定统一训练大纲和完善教练员机制。这个培训计划在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不论是在日常组织管理还是训练安排方面,始终围绕培养全方面综合足球人才为目的。日本在2006年首次提出了足球运动“发展机会”。计划中对未来足球的人口基数做出规划:借由各项足球运动的推广与宣传,使日本在2025年全国足球人口要突破1000万人,与此同时,对日本足球国家队提出进入2026世界杯前十,在2050年世界杯进入决赛。日本为今后足球运动的发挥制定了详细明确的计划。

2.学校系统紧密合作

日本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气氛浓厚,以大学为龙头,形成大、中、小学三级足球联赛体系。早在1976年,日本建立了“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制度”,经过了短短二十年的发展,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趋于成熟。[3]在管理上采用“四级输送制度”,地区训练中心到都道府县训练中心到地域训练中心到国家训练中心(相当于我国城市到省到大区到国家)。日本青少年中心的输送体系分为5级。日本职业俱乐部通常包括一线队和预备队,通过在全国范围学校内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团队,少部分强队的梯队构建人数可到1000人以上。换句话说,以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后备人才选拔,才是日本足球发展的动力之源。

3.大力推进教练员的培训工作

日本的教练员培训机制和国际惯例一样,分为C、B、A、S总共4个等级,其中S级别的教练可以执教J联赛球队以及国家队。另外三个等级的教练都是从事基层的青少年球员的培训工作。日本足球的教练员晋升机制中有需要教会1万个小朋友踢球的数据标准。当然,日本的职业级教练也需要深入基层业余球队做具体的教练工作,也为基层的青少年足球事业做出贡献。这不但能提升教练员的整体能力,使之能培养发掘优秀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还能够为日渐壮大的足球人口注入新的活力。[4]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自己的号召力,感染了一大批爱心人士参与其中。以足球运动为纽带,履行社会义务,展现责任心,增强了球员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了尊重,更加地热爱足球这项运动。而家长和更多的孩子也愿意加入到这项运动之中。

4.管理一体化与规范化

日本球队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这与我国的“举国体制”模式相似,通过各种形式的联赛筛选优秀足球运动员。自1996年起日本足球便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络,并于1997年构建了教练员研修会机制,以此研讨足球课题,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派遣国内足球教练员前往足球强国学习先进足球训练模式,并将信息公开,以此发展日本青少年足球。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日本青少年足球和职业训练教学大纲两年一改,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到技战术水平,甚至到身体肌肉的要求囊括其中。在这份教学大纲中,对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心理与心理状态的把握尤为重视,这无疑要更加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不仅仅依靠个人努力,还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讨论。

四、韩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模式

1.韩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目标

2005年,韩国足协制定“十年发展规划”,指出韩国各层级队伍达到相应的成绩指标。足球运动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对于普通大众的吸引力成为了问题关键。与此同时,韩国除了注重足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培养之外,还尤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对足球充分的理论学习,才能将足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2.韩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结构

最近几年,韩国校园足球所培养的足球运动员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大幅提升。研究发现,韩国通过大、中、小的一条龙为职业联赛持续输入人才,构建了一个成熟的足球人才输送体系。目前这个体系由于持续运行了几十年,整个体系运转日臻完善,特别是大学阶段的联赛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3.韩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

韩国校园足球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为教练员筛选人才提供了平台,校园足球作为成熟的赛事体系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供实战的和历练的机会,有利于增强自身实力和构建团队文化。如一位韩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16年期间可获得正式的比赛机会约640-960场。由于赛事的更为规模化和专业化,竞赛系统健全,因此吸引大批学生参与足球锻炼并参加其中的比赛。据2010年韩国足协最新的数据显示,韩国学生球员人数为19091名,占韩国足球协会注册球员人数的81.86%。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日韩两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规划更加细致与长远,无论是对未来青少年的发展路径,后期安置,都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日本足球还对大众足球、竞技足球都提出了发展目标与规划内容,使未来的足球发展之路更具有可持续性。而韩国青年足球运动员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塑造。

建议我国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高度协作统一管理,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中心从体校转向校园,积极建设大、中、小学以及幼儿组级别联赛;加强教练员审核与培训,建立教练员情报信息库。

[1]全头峰.中、韩两国学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比较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袁桂才.中、日、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 2013(2):45-47.

[3]余家红.中日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1.

[4]李卫东.中日韩学校足球竞赛体系的比较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0):110-115.

2018—11—21

高灿麟(1993—),男,广东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高锋(1993—),男,湖北大冶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G843

A

1673-4564(2019)01-0037-03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教练员足球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