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9-02-28耿丽楠刘祎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

耿丽楠 刘祎

摘 要:护理工作中心理照应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语言、行为以及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决定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都发上了更本的改变,从重视疾病到重视整体身心护理,心理护理已经逐渐被护理工作者所重视,显现出了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就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患者的心理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作出调整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关键词:心理护理; 心理照应;患者需求

一、护理的意义

搞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各时期患者心理不同表现来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意义是护士通过环境、语言、态度、行为,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和精神护理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照应,利用护理技巧及科学的启发教育,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在护理中获得的不但是打针服药,还应获得同情,温暖,鼓舞和信心,促进患者心身代谢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为此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

护士每锐的观察力,是衡量护士心理素质的基本标志,护士的观察能力是广泛的医学知识,熟练的技巧和高度责任感的结合。疾病的发展变化,护理常规并非固定模式,护士一定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从按疾病的规律能预测出患者生理、心理上异常变化,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早发现问题,早分析患者心理变化,早制定护理措施而提高护理质量。

二、患者心理需求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及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患者特殊的心理需求。

1.安全需要:患者住院治疗后进人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在医疗活动中不同检查、治疗、用药的可选择性会感到茫然。由于患者未受过相关的医学知识教育,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性,相关费用的不确定性会都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对于各种检查、治疗,既寄予希望又充满担忧。

2.爱与归属的需要:患者住院后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在由医务人员、病友共同组成的新群体里,渴望能与病友沟通,相互之间关系融洽。患者住院期间想家,想孩子,如能得到家人、朋友的关爱与照顾则有利于患者产生积极情绪。

3.尊重的需要:患者往往因丧失部分能力,处于被动地位,更增加了对自尊的需要和渴望被人尊敬。患者可能通过与医务人员亲切的感情交流而使自己受到重視,也希望得到关照。有一定地位的患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自己的社会身份,希望能得到认可。如果患者 感到自己在医务人员心目中没有得到重视往往会产生伤感,从而降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4.自我实现的需要:患者住院后疾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也会担心因此而耽误工作和学习。

三、措施

1.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说:(1)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2)解除患者对疾病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创造良好舒适的诊疗、治疗环境比如: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简捷的就诊流程,热情、礼貌的工作人员。让患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各个就诊程序,有利于消除患者的顾虑。对需住院的患者,提供安全、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方便的生活起居,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可消除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紧张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

3.语言行为交往的心理护理:与患者接触中,护理人员应热情友好,诚恳礼貌,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帮助患者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应多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多与患者交流,注重患者主诉,做到有效沟通。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4.个体化差异护理:在治疗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不同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患者,不同性格、文化、身份、需求的患者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尊重和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5.住院期间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课,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提高双方对疾病的认识,并且达成共识。在家属的陪伴与支持下,既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又解除了治疗过程中的顾虑,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6.护理心理学与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原理,解决医患之间,特别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一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并最大可能的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或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战胜疾病,尽早康复。

四、心理护理

康复期患者心理护理:①注意加强医患的心理沟通:护士在语言和行动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亲切关怀,照顾患者,以精湛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才能有心理上的沟通。尤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绝不可因患者步态蹒跚、跛行拖步,弯嘴变形,谈吐不清而表示出岐视。②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通过基础护理,观察病情,了解病人,沟通感情,当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后,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对认知异常的患者,要诱导他们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对情感异常,得不到亲人的关爱和照顾的患者,要更加体贴;对情绪异常的,应多加劝慰和疏导;对性格改变的患者,要表示理解,当他们因烦躁而发脾气时,要让其发泄后再加以劝导和解释。③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通过临床观察知道,该病致残率很高,急性期后多数留有不同程度偏瘫和失语症。在恢复期大部分患者意识已清醒,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为护理措施实行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是新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沟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制定相对应的护理计划,达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完善,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去为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断用亲情、微笑、关受的服务去感化患者,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减轻病痛,及时诊断,治疗疾病,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兰.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健康周刊,2017,(8).

[2] 杨容.护理研究进展的发展与研究.护理学杂志2015,(10).

[3] 孙卫红.文英,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 (5).

[4] 吴欣娟.夯实基础护理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1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