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9-02-19周凌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所学数学知识改革

周凌峰

(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 318000)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一省一市也自该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进行新高考改革.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新高考改革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开展着,作为一名高中数学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也进行了全方位地深入思考与认识,以下即为个人的些许感悟与实践.

一、新形势下实施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背景

在选课走班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大趋势下,作为三门主科的数学,其地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3+3”的新高考形式,想方设法突破多年来的数学教学格局,最大限度上确保学生于数学学科中习得能力、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其本质的目的却十分明确——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实现富有个性的全面化发展,这也给了我们高中数学教学以无限的启示,即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共同的数学基础与思维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新形势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

传统教学主要采取教师面对面对学生讲授知识的方式,其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制约性,但也正因为如此,面对面的环境中,学生与教师更容易建立起一种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相关知识点的教与学.而以翻转课堂、微课等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有效摆脱了时间与空间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限制,同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冲击性,往往能带给学生更加直观且深刻的学习体验,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忽视过多地运用现代方式很容易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淡薄,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自然也难以达成.

在很多人看来,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其实不然,传统教学有其精髓与糟粕所在,现代教学同样有其长处与不足.对此,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我们高中数学教师要想落实有效教学的目标,就必须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的创新之路.例如,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考走班式教学逐渐成为不可扭转的大的趋势,不同于以往的固定班级授课形式,选考走班式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课上,很难有过多的交流,而教师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传统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详细讲解,随后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短而精悍的特点,将教学重难点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加以呈现,然后要求学生课下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在课下也能像在上课一样聆听教师对所学数学内容的讲解,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大大打破不说,最终的数学学习效果也得以有效保障.由此来看,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巧妙融合切实成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落实有效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A.b2>4acB.b2≥4acC.b2<4acD.b2≤4ac

教师点评:此题通过简单转化,敏锐地抓住了数与式的特点,这里渗透了方程的思想使问题得到解决.

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方程f(x)=0,也可以把函数式y=f(x)看作方程y-f(x)=0.函数问题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方程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来求解.有例子有思想,学生了解起来非常简单.

2.立足生活开展高中数学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这一客观规律早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育工作者还是忽视了生活化教学有可能带来的积极优势,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教辅资料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知识灌输,其后果自然为学生学起来费劲,用起来更是不易,知识学习的最终效果不甚理想.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在于彻底打破唯分数论的颠覆性做法,谋求学生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方面的综合出色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向以往那样单纯只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与讲解,更应当将教学焦点集中于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否有较高的认可度,是否对其充满高涨的学习热情,是否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又是否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最大限度上的灵活实践运用.而要想达到上述目标,立足生活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贯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原因有三,第一,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所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能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即看起来高深、复杂的数学知识其实蕴含于日常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这一认知对于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数学知识学习热情想来大有裨益;第二,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所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巧妙为学生营造一种熟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学习效率将得以大大提升;第三,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所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很好地为学生树立一种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范例,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样一来,立足生活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做法既迎合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更迎合了新高考改革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切实有助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3.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以往高考模式下,学生的学科学习和高考考试都像一份桌餐,学生只需要坐在座位上等着学科老师讲解知识,而后在高考中将所学到的知识答出来即可;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学生的学科学习和高考考试更像一份自助餐,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即学习科目,自然也便有了最终面临不同科目考试的结果,可以说,新高考改革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与权利.

在此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自身的教学中也必须高度正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交由学生手中,自己则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与帮助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如此这般,学生凭借自主探究得出的知识不仅理解、记忆起来更为深刻,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获得跳跃性的发展,甚至这一能力将会对他们其他科目的学习乃至日后的学习及工作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有效教学,也才能最大限度上与新高考改革本质上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理念高度吻合.可以说,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同样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落实有效教学目标的一大有力措施.

例如在解三角形的复习课上,教师抛出思考题,学生讨论解决:

真题改编:△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2)若c=2b且AD为角A的角平分线,满足AD=kAC,求k的范围.

本题(2)小题考查到以下内容:

1.角平分线中的定量与变量;

2.如何构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函数求范围;

3.角平分线定理的引入与证明.

以下学生探索:

思路4:过点C作CE∥AD,延长BA,交CE于点E,则∠ACE=∠AFC=θ.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对一道高考改编题的探索,通过尝试取得感悟,并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贯穿,同学们表现出的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令人欣喜.我们虽然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但还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对角平分线定理的不熟练和对几何问题的不明确可能会导致讨论不下去,教师应当适当地点拨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放弃,培养良好的数学品质,再探究,再讨论,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让题目“活”起来,“动”起来,又让知识在探究中串成一串,这样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作为一门必选必考科目仍旧以只考一次的方式进行着,表面看起来,其与改革之前并无明显区别,但究其本质来讲,“3+3”模式下的选考走班式教学已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使得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较之以往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加强自身专业教学能力的建设,积极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轻松应对诸多高考新变化、新趋势,进而实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所学数学知识改革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非所学
非所学
改革之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