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教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的 实践探究

2019-02-18陈天圣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论述幼教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的策略,认为要实施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衔接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创设“2+3”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制度,落实“2+3”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衔接,建立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基地,狠抓教师的基本功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从而有效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幼儿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04-02

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是衔接,它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升学的问题。这种培养模式要想实现内涵上的对接,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衔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一系列促进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有效促进了中高职有效衔接,为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指明方向。目前我区中职幼儿教育与高职学前教育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在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缺乏关联性与系统性,存在断层、重复或脱节现象,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我们对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求得更好的培养方式。

2017 年 10 月学校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签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协议》并实施。目前学校已有幼儿教育专业 2016 级 80 人、2017 级 130 人报读具有双语国际特色的“英华国际幼教班”。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的合作,为项目的研究与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在研究了该校三年制大专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对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建设进行深度合作与对接,推动两校在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室建设等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培养体系,有效促进广西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开展专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我们就桂林市内的高职院校和开设有幼儿教育专业的所有中职学校针对幼儿教师和保育员两个典型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发放了调研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和交流。重点对桂林市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安排等进行调研,对桂林市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分布、核心能力构成、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等开展调研分析,完成幼儿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供调研数据。

二、实施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衔接单独招生考试改革

为更好地实现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学前教育专业被学校合作院校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列为单独招生的专业。为更全面地把优秀学生招进高职,为学前教育专业选出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单招考试将文化综合考试和艺术特长面试相结合。文化综合考试以考查初中阶段的数学、语文、英语三门主科的知识为主;艺术特长面试由无领导参与的小组讨论和才艺测试(音乐、美术、舞蹈测试三选一)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艺术特长。通过一体化衔接工作委员会共同制訂单招考纲、建立学前教育单招考试题库、构建模块化职业技能考试项目,从而不断探索和提高单招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体现标准化考试的特色。

三、创设“2+3”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制度

学校优化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衔接制度,并直接应用于课程设计、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材料开发等,为幼儿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通过推进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过程与评价、职业标准、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方面的衔接,形成特点突出、紧密对接、适应需求的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打通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升学通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将中高职培养目标阶梯化。中职阶段幼儿教育侧重文化科学素养和艺术技能的提升,高职阶段学前教育侧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形成。通过培养目标阶梯化解决当前中高职衔接中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不贯通、文化科学素养弱、技能训练重复等问题,为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提供纲领性依据。

为开展相关工作,成立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工作委员会。依托工作委员会,开展多种形式、多层面的研讨与交流。比如,专家讲座、课程研讨会、教学公开课等,从而不断强化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材料开发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初步建立较为有效的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运行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四、落实“2+3”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衔接

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改革的主要内容。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学校幼儿教育中高职衔接改革要在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一体化衔接核心课程建设。基于此,我们确定了一体化衔接的 8 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一对一衔接。根据学校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情况,我们分别确定了中职和高职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负责人,实现了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一对一衔接。

多年来学校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开展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人培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运行机制、共评教学效果,为幼儿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建立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加强幼儿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并与星星幼教机构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其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幼儿园提供有效的服务。此外,还组织专业教师,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编写校本实践教材,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六、狠抓教师的基本功,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狠抓教师的基本功,并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从而建立一支综合素养高的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开展教师三笔字、组织科研教改课题座谈交流活动,并聘请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老师到校上公开课,为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提升”培训,为此还确定每月 28 号为教师读书分享会,有效提升教师基本功。

结合实际,学校实施“教师梯级成长工程”。全体教师按照“新秀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五个梯级进行管理与培养,充分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通过“走出去”形式,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返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二次培训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又促进了其自身专业素质的成长,为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培养优质师资。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重在内涵上的对接,使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衔接,更好地培养幼儿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梁 俊.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李君宏.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6(3)

[3]马莉骍.试题库在对口单招测试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4]谢 刚,苏云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6(12)

【作者简介】陈天圣(1989— ),男,广西桂林人,助理讲师,广西商业技师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师教育研究。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