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2016-12-26孙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5期

孙琳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中高职人才培养改革为例进行分析,明确如何解决在中高职衔接中遇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衔接、教学内容等问题,以促使五年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健全。

关键词:五年制会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1.现状研究

(1)衔接模式。

调研对象“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采用的“3+2”模式。即要求考生必须在四川省内参加当年中考,升学考试成绩达到该校五年制录取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经省招办录取,完成中专段学业,各项考核合格后不再进行升学考试,根据专业直接升入对应联办的高职学校进行后两年学习,成绩合格,由对应的联办高校颁发普通类大专文凭,国家承认学历。一般的院校都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中职和高职学校之间是有合作办学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上是有具体规定的。调研对象四川省国际标榜职业学院采用的是“2+3”模式。即前二年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三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对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进行分段培养的,后三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举办。

(2)主要问题及分析。

①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不当。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实训课程的安排上与大专无法形成一体化。在大专开设的课程中,统一班级会存在部分课程,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的问题,增加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复杂程度和衔接难度。所学校在考核的标准较宽松,部分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吃力,不能跟上高职院校的教学进度和要求;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希望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延伸,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学内容是也感觉难以统一协调。

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课程设置重复现象。职业院校的课程基本上可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含理实一体化课程)、专业技能课三大类。由于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五年制高职在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安排上必然与中职教育有一定重复。重复主要体现在以专业基础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特别是“会计基础”,内容重复率接近70%,甚至出现了会计中职、高职采用同一版本教材的现象。教学内容没有递进和延伸,考核标准不统一。

③中职和高职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各自为政,各自划定课程范围,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中高职课程标准雷同,出现中高职“断档”的现象。五年制高职模式因为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完成教学,部分课程内容与高职课程内容重复,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部分专业课、技能课在中职就有一定基础,听课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热情有所影响。高职教师则反映招收的高职生以前学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比招收的普高生还要难教。

④在实训安排和技能训练方面衔接不当。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本质上都是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该是中职的递进与延伸,高职学生要比中职学生有更多更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更高、更强的操作实践技能。在实训安排和技能训练方面,中职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中职学生基本可以完成财经类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如点钞验钞、打传票,小键盘数字计算与录入等。但在实训方面安排较少,导致高职教育难度加大。

⑤在技能证书考取方面,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能够考取财经类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五年制高职学生约占10%。但这样的结果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带来了困难,一方面要让未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尽快考取证书,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已经考取证书学生的学习进度。

2.改革措施

2.1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本着“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西部”的发展思路,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会计中介机构、行政事业等单位,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体魄、良好的人际沟通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出纳、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具有后续发展能力的“诚信重责、精算善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如表1所示。

2.2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并且职业能力按照要求的由低到高又依次划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因此,在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上,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而“专业学习领域”模块又分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实践、实训课程”模块。其中,“文化基础”模块、部分“专科学习”课程模块可以在中职阶段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实践、实训课程”模块可以在高职阶段完成,这样,能够在课程设置上中高职不重复,对于高职阶段学习,强调对专业知识横向与纵向的拓展。其比例如图1-图3所示。

2.3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实践实训内容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中职阶段虽然注重会计技能的培养,但在专业课程的实训方面安排较少,一是学生专业学习进程较短,实训的课程课时安排较少,二是实训场地和实训软件配置不够完善,三是实训师资也较缺乏。因此,在中职阶段所涉及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该加入实训环节,实训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内容,高职阶段针对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加入综合实训和专业岗位实训、专业行业实训内容。这样,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就是会计职业人,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和能力脱节,工作的环境即为学习的环境,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即为学习的目标,工作的内容即为学习内容,工作的过程即为学习的过程,最终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2.4明确教学所考证书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在考取证书方面,中高职学校应当明确各自教学所考取的证书,中职学校完成初级技能证书的考取,高职院校负责中高级证书的考取。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考取证书的相同而导致教学安排的矛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保持持久性。对于“3+2”中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建议考取证书安排如表3。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是庞大的工程,中高职衔接是打破目前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间的屏障,在它们之间架设一座相互贯通、上下层次衔接的“立交桥”,需要解决好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衔接问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