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访谈调查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优化策略探析

2019-02-14宗诚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职业教育

宗诚

摘 要 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资源库这一现实问题,采用访谈调查法从学习支持和学习内容两个方面编制访谈提纲。运用开放式编码和主轴性编码,依据凯勒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梳理出资源库在学习支持的友好度和学习内容的优异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搭建个性化资源检索平台、设置启发式的教学情境、建构交互式的学习支持等方面的资源库改善对策,旨在促进资源库向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优化策略;访谈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2-0023-04

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作为“互联网+职业教育”落地项目,截至目前,已立项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0个、运行平台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库8个,已初步形成国家职业教育资源管理运行制度和共建共享体系。然而,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监测数据年度报告》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结果看,资源库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为此,亟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资源库学习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提升资源库利用效率及改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效果的真正路径。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调查法,即通过选取若干受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调查,再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完成研究主题,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针对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采取一对一地与受訪者进行访谈方式,在访谈中进一步深化主题,以获得更多的研究信息。再通过质性数据分析,采用非标准化归纳,在对相对不准确、分散、情景相关的资料收集的同时,将原始资料根据其所反映的问题类别进行整理(编码),即按照三级编码程序流程图,得出相互支持的结论和证据[1]。如图1所示,三级编码程序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开放式编码,作为一级编码,它是最初对所搜集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时使用的编码类型,通过先设置一些主题,将最初的标签或代码分配到被访资料中,以便于将较大数量零散的资料转变成不同的类别[2]。轴心式编码,也称为关联式编码,作为二级编码,它是开始于初步的概念或主题,同时在分析被访资料的过程中不断组织各种观点和主题,进而识别作为轴心的关键概念。轴心式编码关注于发掘和建立类别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果关系等[3]。选择性编码,也称为核心编码,作为三级编码,它是基于开放式编码或主轴式编码,对具有主题的个案进行选择性查找,进而对资料进行对照和比较[4]。也就是说,在对资料进行最终的分析判断时,已经能够判别出研究主题中的最主要研究主题。

(二)研究对象

为了清晰了解资源库存在问题,本研究针对具有资源库学习经历的22位学生和13位专业教师展开访谈调查。所有访谈对象均来自全国不同参建院校相同专业。另根据科研伦理的要求,不出现其真实姓名,学生代号以“CS”(College Student)开头,教师代号以“CT”(College Teacher)开头。其中,专业教师都工作在所在院校的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进而能够对资源库的学习支持和学习内容具有较为系统、深入和正确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应对资源库相关的访谈问题。

(三)访谈方式及过程

访谈方式通常包括三种:非结构式、半结构式和结构式访谈。本研究主要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方式。非结构式是以闲聊方式与受访者互动,结构式则运用研究技术以进一步澄清认知,半结构式以访谈大纲引导访谈进行[5]。

根据学习环境构成要素相关研究,即强调学习环境研究需要考虑学习支持和学习内容相关维度[6][7]。访谈提纲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资源库学习支持的友好程度和资源库学习内容的优异性。同时,依据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强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系统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8]。其中,第一个步骤是要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当注意力被吸引后,根据期望与价值理论,只有当学生认为所要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学习目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才可以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便可以激励学习动机向正前方发展,这就是学习动机的第二要素——切身性。接下来,学生需要拥有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否则就很有可能中途放弃进行中的学习任务。最后,当学习的结果与学生的积极期望相一致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满足。注意力、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不分主次,完全是整体的概念,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丢失[9]。于是,围绕注意力、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四个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对学生展开深度访谈,挖掘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探究在资源库学习环境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行为不够的真正原因。

遵循访谈提纲,有针对性地让受访者根据目标回答问题,同时从受访者回答中展开进一步探讨,从中了解他们的资源库学习情况,形成对所要调查问题及可能答案的一个初步印象,形成学生和教师访谈记录表,作为进一步研究讨论的依据。

二、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首先通过开放式编码对访谈内容做整体了解,进而基于对开放式编码的归纳,分析与研究所获得的“概念化命名”以及相互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具有代表性的编码进行归纳整理,归纳资源库学习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由于开放式编码是对访谈内容的整体呈现,限于篇幅,将不展开开放式编码的具体内容。除开放式编码外,本研究将被访者的访谈资料均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表格中的第一列为被访者的代号,第二列为对被访者访谈内容的归纳,第三列为编码即依据被访者访谈内容提炼出的核心内容。以下将归纳整理的资源库学习环境的学习支持和学习内容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关联式编码(见表1、表2)、选择性编码分别加以呈现。在上述开放式编码和主轴性编码的基础上,最终整理出关于资源库学习环境在学习支持和学习内容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选择性编码,即当前资源库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一,资源库学习支持的友好度尚需提升。具体表现为:学习支持平台表现出特色不够鲜明、技术功能较少、教学支持弱化、用户体验满意度不高等方面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利用资源库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资源库的使用。当前资源库较多专注于资源内容本身,以介绍信息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基本无法实现实时同步,或虽采用学习支持服务,却少有符合学生实际或者切实能够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相应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二,资源库学习内容的优异性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学习内容虽然能够满足学生对资源库学习的基本需求,能够体现出开放式教育所拥有的资源分享与知识传播的基本设计初衷,但优质资源会因为教学模式的限制而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课程在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投入、形成良好学习互动继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呈现用户行为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规律相符合的强相关性,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无法充分体现资源库的应用范围和优质资源的应有价值。

三、优化策略探析

通过对资源库存在问题的梳理,基于凯勒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可以将资源库学习环境与学习动机的有机结合看成这样的过程:一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使学生对一项学习任务或者学习的目的产生兴趣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是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其自身与所要学习的学习任务具有紧密相关的关系;三是为了使学生拥有自信心,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学习任务;四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这项学习任务的学习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10]。这一过程中,注意力是指能否激发并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注意力;切身性也就是相关性,是指学生能否认识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自信心是指学生能否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便能够取得既定的成绩;满足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内在的奖励或外在的奖励。注意力、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是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的学习环境都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对它的学习动机[11]。

通过访谈调查研究,关注到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要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为主要线索对资源库教学情境加以设计,通过对各种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为学生创造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并能适合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情境和条件。因此,本文建议在构建资源库学习环境时,应做到:

第一,搭建个性化资源检索平台。学生在技术环境下开展学习的关键点,是其作为信息使用用户及其对信息环境的感知。当用户感知到使用该技术是易用的且有用的,用户就会拥有倾向于使用该技术的态度,用户就会拥有强烈的使用行为意愿[12]。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系统界面呈现、用户个人背景特征、计算机系统可用性以及用户的愉悦性认知。随着终身学习理论被逐渐接受,网络学习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实现有效学习,关键是鼓励学生具备适当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将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作为学习环境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在设计资源库学习环境时,应当借鉴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成果,分析学习的内部机制和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动机设计模型,设计与开发互动交流的工具,提升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一个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学习环境充其量只是一个“学习资源仓库”,一个真正“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库学习环境必须具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功能。因此,致力于构建具备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学习情境是当下高等职业院校应坚持努力的方向。

第二,设置启发式的教学情境。设置启发式的故事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13]。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适当采取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改善学生资源库学习行为、提高资源库使用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资源库的优化策略设计过程中,亟需深入分析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不足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增加启发式的教学情境,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促进学生全身心的进步和发展,正向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状态,消除学生对学习和就业产生的迷惘和困惑。

第三,建构交互式的学习支持。交互式教学是学习支持服务的核心要素。提供交互式的学习支持服务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教学获得在线学习的各类资源、信息、辅导和帮助,完成学习任务[14]。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支持服务力度。关于“导学”服务,对于初学者,在学习初始可以对其学习状况开展初步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增强“导学”服务的针对性。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环境拥有基本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关于“督学”服务,为了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做出基本判断,要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以跟踪和记录每一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并随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关于“助学”服务,为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进一步丰富互动交流形式,为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参 考 文 献

[1]陈翠荣.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调查访谈法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2013(5):19-22.

[2]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4.

[3]Aseim Strauss & Juliet Coxbin.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吴芝仪,廖梅花,译.嘉义: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206.

[4]Glaser B.& Strauss A.The Discovery of Groun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Chicago:Aldine,1967:80.

[5]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2:129.

[6]Aulay,M.&Dolina,J.Classroom Environment:A Literature Review[J].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10):239-254.

[7]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91-94.

[8]班尼·约翰逊,著.教育社会心理学[M].邵瑞镇,等,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235.

[9]John M.Keller Katsuaki Suzuki.Use of the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 Courseware Design.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Microcomputer Courseware. New York: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8:56.

[10]張祖忻.如何将动机理论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中[J].开放教育研究,2003(2):9-12.

[11]迈克尔﹒普洛瑟,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

[12]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4):17-23.

[13]汪雅霜,汪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7(1):77-84.

[14]伍新春,冯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2000(2):21-26.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职业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