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商的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实施模式探究

2019-02-14张兆英陈传宣杨丽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学生课程思政

张兆英 陈传宣 杨丽华

摘 要 微商创业是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要方式。高职微商创业者经常会遇到法律、产品质量和缺失诚信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与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忽视思政元素有关,因此高职创业“课程思政”意义重大。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樹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下,G职院构建了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实施模式:优化育人理念、强化思政师资、立足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实施、保障思政结果和塑造育德环境。

关键词 高职学生;微商创业;创业教育;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2-0063-04

一、高职学生微商创业现状分析

微商是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为基础的一种零售商业模式。它具有信息传播率高、成本低、时间灵活、目标顾客精准、传播方式多样、支付便捷灵活等优势[1]。微商是从2013年兴起,截至2016年底,其从业者近3000万人,其销售额已达5000亿元[2],预计到2019年将扩大到1万亿[3]。浙江是中国电商经济的沃土,有着电商龙头阿里巴巴、闻名全球的义乌小商品、“江浙沪包邮”的物流优势,各种海淘、代购层出不穷,微商已活跃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学生从事微商创业的数量激增,在位于浙江宁波的G职院学生创业中微商创业已高达95%以上。

虽然微商从业者众多,交易规模庞大,已是社会重要的经济力量,但是社会主流依然排斥微商。其主要原因是微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律问题。在法律监管缺位的状况下,微商存在“暴力刷屏”“专烧熟人”“穿上马甲的传销”等“凶恶”面目[4]。二是产品质量问题。相对线下产品,微商产品有“四高”:抽查不合格率高,假冒伪劣比例高,质量安全风险高,消费投诉率高[5]。即使海淘、代购的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很多中国海淘用户们也由最初关注性价比,变得逐渐重视产品质量[6]。三是缺失诚信。各种微商宣传欺诈、产品劣质、变相提价、微商陷阱等问题非常普遍。

高职学生在微商创业中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其与目前高职院校创业课程普遍存在缺乏思政元素下的“三多三少”现象是密切有关的。即对于学生的创业技巧训练多,对于创新理念、批判性思维等理念讲授少;对于创新创业理论讲授多,对于创新创业项目实际体验少;对于创新创业的“智商”培养多,对于创业团队的组建、团队协作的“情商”培养少[7]。因为学生缺乏创新理念和批判性思维,所以微商创业时就缺乏正确的创业观、经营理念,盲目跟风、“暴力刷屏”;由于缺乏对于实践项目的体验,所以对个人创业品格的锤炼少,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考虑少;因为“情商”培养少,所以团队合作差、缺乏立德从商的诚信意识等。因此,本文探究高职创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将很有必要。

二、高职创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8]。高职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品德素质、遵纪守法,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微商已是高职生创业的主要方式,高职院校通过创业“课程思政”,有助于解决学生微商创业中的法律、质量和诚信等问题。

创业财富要取之有道,如高职学生从事微商不能因为存在营利压力而将产品以次充好或发布虚假信息和“专烧熟人”。高职创业“课程思政”要培养学生不惧艰险,审时度势,在创业过程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端正创业意识,同时培养吃苦抗压、勇敢顽强、合法守规的良好创业素质。

三、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针对高职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下,G职院构建了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一)优化育人理念: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

1.树立高职微商创业的“三品”经营理念

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微商创业“三品”经营理念。“三品”即人品、产品和友品。诚实是根本的人品观,创业者首先应是诚实守信的生意人,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次是产品观,产品要为“正品、真品”;最后微商是做朋友圈的生意,要有“友品”观,朋友圈生意要充满友爱和亲情,要不断巩固朋友兼顾客的强粘性关系。高职微商创业者只有真正做到“三品”经营,才能改善经营效果,提升创业质量,改变微商负面形象。

2.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育人观

G职院教育学生要勇于开拓,以创新驱动进步,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通过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来实现人生抱负。另外,接受了创业教育的学生未必一定要去创业,但诚信的职业道德、开拓的创新思维、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将成为他们终身的精神财富。

(二)强化思政师资:强化思政意识,提高思政水平

1.提升校内创业课程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实施者。高职院校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地担任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9]。G职院首先加强校内创业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学校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的专题讲座与研讨、精品课观摩等方式,强化教师在创业课程中主动探究思政元素,将创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增强教师从教学理论角度把控“课程思政”的实践路线,做到课程目标、课程活动、教学情境和教学反馈与评价的一致性。其次鼓励校内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努力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

2.聘请校外思政企业家、政策专家作为创业导师或兼职教师

G职院根据课程内容需要,聘请德高望重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或做创业导师,让他们对学生起到德育榜样作用。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政策专家来校进行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宣导。校外优质的创业思政行家加入将整体提升高职创业师资的思政水平。

(三)立足课程体系:建设思政课程体系,抓好创业与思政元素的结合

G职院在以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前提下,构建了创业基础教学、创业模拟实训、创业综合实战三个平台,各平台对应两个模块内容的“一核心三平台六模块”创业“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创业基础教学平台——做好“四个”思政结合

此平台包括创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模块。创业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创业学院开设的一系列公共平台课程,如公共必修课《创业基础》《宁波商帮》等,各分院开设的《解读商帮》《团队管理》等选修课程。创业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基础会计》《创业计划书撰写技巧》等课程;特别增设了“互联网+”的选修课,如《互联网创业》《新媒体营销》和一些社会优质网络课程等。

创业基础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要做好以下“四个”思政结合。一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创业基础课程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增强创业的实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创业品质和心理, 对他们未来创业成功大有裨益。二是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如《创业基础》中植入《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职业生涯规划》中植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础会计》中植入《会计法》已经成为课程思政的必要内容。高职创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法律素质,只有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时,才能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三是与形势政策教育结合。借助形势政策的思政元素,如创业课程中导入“学习强国”的相关内容, 将有助于增强创业教育的时效性。国家和地区先后出台若干关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和地方文件,创业课程教师要及时把握这些文件政策的精神,及时宣传和教導给学生。在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去创新创业,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地方政策、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四是与宁波商帮有效结合。宁波商帮是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其在推动中国工商业近代化、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弘扬与传承“宁波商帮”的创新、诚信、团结、沉稳、低调与务实精神,是G职院创业课程教师的教育使命。

2.创业模拟实践平台——提升创业素养

此平台包括课外技能竞赛和创业软件的模拟训练。课外技能竞赛主要对应第二课堂(公共素养与技能,如论坛、讲座、志愿活动等)与第三课堂(各学科对应的专业技能竞赛)。缺乏社会情怀与责任感是很多高职学生创业难以成功的重要因素。G职院开展了“老字号走进高校”等系列讲座活动。宁波老字号是宁波商帮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如东福园、赵大有、缸鸭狗等。学校邀请宁波老字号协会会长、宁波东福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张空来校作专题讲座《宁波商帮与老字号》,让师生领略百年老字号东福园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百年老字号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情怀。G职院创业软件的模拟训练主要有《创业之星》《ERP沙盘模拟》《跨专业综合实训》等,它们可强化高职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务实的创业精神、诚信的职业道德、开拓的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与商业伦理。创业模拟实践平台的思政教学有助于弘扬宁波商帮精神和非遗文化,提升学生创业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3.创业综合实战平台——践行创业相关法律法规

此平台包括创业网络和创业基地的实战模块。创业网络实战模块的主要布局在G职院的电商创业工作室、创客中心和众创空间,各分院内还备有一些专业工作室。创业基地实战模块主要对应G职院的宁波江北校区的电商创业园区,主要为跨境电商创业。G职院学生的创业项目都是属于微创业类,绝大部分都是微商创业。在这些综合性的创业训练中,让学生熟知并践行各自创业项目所属行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跨境电商创业中,加入《公司法》《电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应充分体现每一门相关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改变教师“只教书不育德”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植入创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对传统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入法律法规体系,筑牢其实践养成的根基,让其弘扬与践行落在细节与实处[10]。

(四)创新教学实施:创新思政教学内容与方式

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G职院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创业思政的内容与方式的“三化”:信息内容时效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如教师将“学习强国”与创业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契合, 运用思维导图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完成每个单元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11]。如《创业计划书撰写技巧》的《创业项目选择》单元教学设计中为达成以下思政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追求成功、创造社会财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拥有健康人格、正确的创业观,课程引入CCTV2《创业英雄汇》和《创业课堂》,采用观看视频、课外小组调研和课程作业必须原创性等来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教师同时收集了有关“思政教育”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录制和制作微课,基于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手机进行“课程思政”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五)保障思政结果:强化课程管理,将思政效果作为重要监测点

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根本。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创业教学建设、运行和评价等管理环节中将德育理念落到实处。G职院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道德品行”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制定中设置思政效果的重要监测点[12]。

(六)塑造育德环境:营造育德育人好环境

G职院非常重视创业的育德环境建设。一是重视创业氛围的影响作用。学校电商创业工作室、创客中心、众创空间的环境设计均别具特色,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宁波商帮文化,将创业创新和传承商帮文化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 鼓励创新和崇尚创业。二是重视创业活动的引导作用。学校改变以往创业模拟实践只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比赛名次的获取等;创客中心和众创空间的重点放在了硬件的提供、创业咨询指导和创业资金提供等;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大力宣传德才兼备的创业成功校友的案例,协调和利用各类校内外资源,开展创业德育主题活动、举办和参与创业赛事活动等。三是重视创业挫折。创业挫折相比创业成功更容易影响高职学生创业德育观念,且多数是消极和负面的, 甚至会造成创业终止。G职院创业导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创业动态,及时引导和干预学生的创业挫折,重视对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锤炼。

参 考 文 献

[1]李强,高芳杰.微商营销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1):97-103,128

[2]2016-2020年中国微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EB/OL].(2016-12-30)[2018-08-20].http://www.wswsws.net/zhengce/2016/1230/3253.html.

[3]2017年中国微商行业研究报告[EB/OL].(2018-10-15)[2019-10-11].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705/2985.shtml.

[4]鲁常海.微商营销法律规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5]董婉歆.微商困局原因探析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83-85.

[6]艾媒咨询:《2018-2019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EB/OL].(2019-03-28)[2019-05-28].http://www.100ec.cn/detail--6501317.html.

[7]丁伟.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42-246.

[8]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8]王胜利.试论创新创业为重要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32-135.

[10]韩震,王临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2-28.

[11]邢伟,郭晓彤.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讨——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24):16-21.

[12]严交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8(35):69-71.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职学生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