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

2019-02-10黄莉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培养分析

【摘要】声乐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水平,除了要重视学生专业歌唱技巧的提升之外,还要格外重视有关歌唱思维的培养问题。歌唱思维是声乐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声乐作为一门表演的艺术,其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声乐表演呈现出来的感染力和效果,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往往会忽视学生歌唱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体现声乐教学的专业性和完整性。文章主要分析当前高职声乐教学中有关歌唱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歌唱思维;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声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在演唱一首歌曲的过程中,体现的是技巧和思维的融合,演唱者要想更好的传递情感、感染听众、展现内心,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思维。所谓歌唱思维,主要是指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由自身的感受出发,将歌词意境、音乐旋律、整体歌曲节奏进行有机的串联,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来传递出情感最为充沛的歌声。这就不难看出,歌唱思维其实更多的是侧重于心理方面的因素,而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发声机制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也就影响了歌者对歌曲的诠释和表达效果。因此,声乐教师在组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的、系统性的对学生进行歌唱思维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主要体现

(一)想象思维

要在声乐教学中实现歌唱思维的培养,就必须要明确歌唱思维的主要表现。首先,想象思维是歌唱思维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歌唱思维的首要体现。所谓的想象是人的大脑对一些事物或者文字,通过对固有印象的加工形成的新的心理印象的过程。那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演唱某一个音乐作品时,能够将抽象的歌词来转换成脑海里的一幅画面或一个场景,这样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被带入到某一个角色或者情境之中,思维主体也就是歌唱者本身想象力越丰富,那么对于整首歌曲的意境感知和理解就更为深刻和清晰,在进行表演时通过歌声所要传达出的东西就更为具体。因此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思维培养一定要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入手。

(二)情感思维

情感思维可以说是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核心,同时情感思维也是歌唱思维培养中最难把握的一部分内容。思维主体本身的主观情绪难以把控,不同的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传达出歌曲本身的情感,声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思维或者说感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获得丰富情感认知的前提下,那么相应的思维形式也就更加灵活多样,我们鼓励不同的情感认知,这样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就能够展现出丰富性的特征,这也是声乐艺术的价值所在。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情感认知,都能夠给歌者提供相应的内在情感动力,这样在演唱的过程中才能够实现情境和情感的统一,更有利于歌者调整气息,带来情感和技巧的双重爆发。

(三)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培养的最高层次和追求,声乐作为一项审美艺术,虽然乐谱是不变的,但是演唱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用一定的歌唱思维对某一个歌曲进行主观上的二次创作,使其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声乐教学之所以要强调创作思维的培养,就是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现,但是这种创作是具有一定范围和要求限制的,它不能脱离原作,而是要通过对乐谱的研究再加以自身的理解,给予情感、技巧或者表演形式上的创新创造,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的形成自身独有的演唱和表演风格,利于学生今后专业道路的发展。

二、高职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歌唱思维的训练

目前高职院校声乐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歌唱思维培养方面的不足有很多。首先就体现在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歌唱思维的训练,许多声乐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授给学生有关演唱方面的技巧,所考核的内容也大多是专业性的乐理知识,对歌唱思维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那么相应的有关歌唱思维方面的训练就会显得不那么系统和全面。

(二)学生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歌唱思维需要调动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感知力和情感创造力,但是就目前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学生还表现出综合素养方面的不足。高职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本身在文化课学习中基础就不是很扎实,许多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歌词中表达的深层含义,这样就影响了后续对歌曲的情感认知。

(三)教师声乐教学方法亟待转变

目前许多教师在组织声乐课程时,所采取的授课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和单一,主要就是通过讲解、示范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单纯的进行识谱和模仿,这样很难让学生得到歌唱思维的锻炼和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丧失,教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没有思维的灵活性和表演的个性特征,无法体现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准。

三、高职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培养路径分析

(一)建立歌唱思维培养综合体系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歌唱思维的培养,关键和基础就在于建立一套综合的歌唱思维培养体系。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将歌唱思维纳入到声乐教学专业课程之中,结合理论性知识和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案例汇编成册,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认知。其次,将歌唱思维的培养进行具体化,着重凸显想象思维、情感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结合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构建综合评价机制,将专业能力考核和思维能力考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

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还要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综合感知能力,这是指导学生进行歌曲思维运用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强化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尤其是文学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寻找情感共鸣大有帮助。其次,声乐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的开拓眼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歌剧或者演唱会赏析,不断丰富赏析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

(三)创新高职声乐教学模式

声乐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打破固有的课堂组织形式,打造情境式和互动式的音乐课堂,从而给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歌唱思维更加灵活。比如,要对学生进行想象力思维和情感思维的训练,就可以借助于情境模拟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或乐器,给学生制造背景音乐,让学生自由的想象歌曲情境,采用代入式的演唱方法,教师可以在一旁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分析,给出基本的歌曲基调,之后再采取单独或小组展示的方法进行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歌曲思维的培养是当前以及今后高职声乐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找对教学方法,深入透彻的理解歌曲思维的含义和体现,注意对学生想象力、情感以及创造力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加专业的艺术功底。

参考文献

[1]郭彩芹.分析高职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9(24):188,193.

[2]王文春.高职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24):110.

[3]吴红歌.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7):160.

[4]孙丹.论歌唱思维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的应用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7(15):45.

[5]赵雨心.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方法[J].北方音乐,2017,37(16):138,140.

作者简介:黄莉(1977—),女,汉族,湖南新晃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猜你喜欢

培养分析
依法治校背景下师范院校学生教育法律素质培养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微传播语境下圈商广告文化对消费者的培养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浅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