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9-02-04孙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孙粝

摘 要:数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区别于初高中较高难度的应试数学教育,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于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以及思维锻炼,还必须让学生学会主动复习,尤其是在高段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本文将通过自我反思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具体培养方法进行陈述,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學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我反思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以及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点,对于旧知识的复习更是不可忽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新知识点的传播,另外,还要安排学生复习,并且帮助学生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

一、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基本情况

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让其快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一种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重新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对以往知识进行复习,也就是进行自我反思。对于小学数学高段复习来说,掌握自我反思的能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起到拓展知识面的作用[1]。尤其对于高阶段数学课程来说,掌握自我反思的能力更是十分重要。但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将学生期末成绩作为是否掌握一门学科的唯一标准,教学中心只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再加上传统教学大纲中,缺乏相关内容的设置,造成教师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而且小学生还处在寻找学习方法的阶段,无法自主开展复习,家长跟教师无法及时督促,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二、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1.举一反三,在教学中完成自我反思

在数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以及运算方法,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新知识教授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熟练运用到后面的学习中。例如在小学五年级《小数除法》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课堂出题:一根绳子长8.6米,将它分成4段,每段多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知识得出答案:8.6÷4=2.15(米)。在这道题解答完成后,老师可以将题目进行变换,变为:一根绳子长1.44米,将它分成0.24米长的小段,可以分几段?学生可以利用1米=100厘米,将单位进行变化,为题目就可以理解为144厘米的绳子,每段24厘米,可以分为几段?即得出144÷24=6(段)。通过这样的转换,一方面让学生复习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要将小数除法转换为整数除法,倍数是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

2.小组合作,在互相纠错中锻炼自我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新课改下众多学校、教师都在推崇并已实际运用到教学中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最终达到提高了学习效率[2]。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在每次的小考之后,由小组成员互相阅卷,并且互相探讨。解答正确的同学,可以分享自己的答题思路;解答错误的同学,可以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找对错误的原因,并积极改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锻炼自我反思的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互相纠错分享中复习强化了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们在下次解题过程中避免对方的错误,让学生在互相“纠错”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3.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同一个班接受同样教育的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差异,最终出现成绩的高低优劣。这种现象,在小学高段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极为明显。有的学生是对公式理解不够,有的学生是记忆混乱,而有的学生则是学习习惯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析,掌握学生成绩优劣的原因,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考试中有的同学明明解题思路正确,但最终答案却错误,究其原因,原来是解题过程中马虎。如题0.72×5+4X=8,求X的值?正确答案应该是1.1,但部分同学得出的答案却是11。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马虎,忽略了小数点,最终造成了答案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应该确定学生的整体解题思路,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再分步骤进行检验,帮助学生寻找到错误答案的根源,得出是因为学习不良习惯问题的结论后,再针对学生马虎的问题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养成在解题完成后反复检验的习惯。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改正了学习过程中的缺点,还让其懂得通过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科成绩。

结语

在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解题×思路,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积极寻求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不断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在教学实例过程中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回顾、运用之前学习的知识点,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互查纠错,锻炼自我反思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学会因材施教,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心全.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8(6):98-98.

[2]陈加强.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J].教师,2017(3):62-62.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