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气式气垫在创伤骨折患者转运固定中的临床研究

2019-01-22徐美霞武道荣丁俊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22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抽气气垫急诊科

徐美霞,武道荣,丁俊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0022)

0 引言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车祸、高处坠落等事故层出不穷,为此各类创伤患者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急诊科在诊治此类患者时,需要将患者转运检查。有文献报导[1],在转运过程中会造成并发症的风险;以往在现场实施急救时通常采用搬、背、抬、拉等方式,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器材或者是是施救方式的合理性缺乏,可导致病患的创伤更为严重,出现第二次伤害,最终可能造成病患截瘫或者是伤残,甚至是导致病患的死亡,因此需要一种有效安全的固定方法以减少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作者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起使用抽气式气垫固定创伤骨折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以单双数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18~89(平均51.1±17.2)岁;疾病种类:其中多处骨折(2处及以上)9例;胸椎骨折1例;腰椎骨折2例;锁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11例;骨盆骨折2例;四肢骨折24例。实验组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为19~82(平均45.8±15.9)岁;疾病种类:其中多处骨折(2处及以上)20例;胸椎骨折4例;腰椎骨折3例;锁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9例;骨盆骨折2例;四肢骨折10例。排除意识不清、颈椎骨折的患者。本研究由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选用抽气式气垫及气筒(蓝仕威克抽气式气垫,产于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传统固定方法的材料为夹板、胸围、颈托等。

1.3 方法培训护士,传授传统固定方法和抽气式气垫固定方法,单数为实验组即抽气式气垫固定,双数为对照组即传统固定。

对照组:针对肋骨骨折的病患应采取肋骨固定进行固定;针对四肢骨折的病患应采用扎带、衬垫、四肢夹板给予病患固定;针对腰椎骨折的病患应采取腰围固定进行固定;然后暴露病患的肢端,采用背负法、椅托法、扶持发、抱持法等方法将病患转移到硬担架上以转运;针对腰椎、胸椎骨折的病患应采取三人法进行搬运,三人于病患的右侧托住病患的双下肢、腰臀部以及肩背部,然后在统一的指挥下,对病患进行搬运;实验组应用抽气式气垫固定后转运检查,抽气式气垫分为脊柱垫、上肢垫、下肢垫,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气垫。当患者未躺于平车前,先将气垫放于平车上即骨折部位的下面(图1A),患者躺于平车后,根据受伤的部位塑形,扣上卡扣,再接上专用气筒的阀门后抽拉气筒(图1B),在8 s内原来呈柔软的气垫逐渐变得结实,如同石膏固定(图1C)。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骨折固定方法即,发生腰椎、胸椎骨折用腰围固定,骨盆骨折用中单固定,四肢骨折用夹板固定。

图1 抽气式气垫固定

1.4 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制作满意度调查表,固定后进行调查。(2)统计两组固定后的牢固性:固定装置松散,达不到固定效果即为不牢固。(3)统计两组固定花费的时间:从开始拿取固定用物计时,到固定完好。(4)统计两组固定后转运简便:患者检查结束询问护士是否转运简便。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固定花费时间(2.9±1.1)min,对照组固定花费时间(7.1±1.6)min,固定花费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度高、固定后转运更简便,两组固定后牢固的例数实验组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固定效果比较 (n=50)

3 讨论

在当今,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患者逐渐增多,而这些患者到急诊科后,经过诊治,需要得到迅速、安全的检查。安莹等学者报道[2],在急诊科进行初步急救处置后需要收入病区进一步诊治,充分保证患者转运安全。有研究发现我国还有很多医院在创伤骨折急救时使用三角巾、绷带、夹板固定[3]。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胸腰椎骨折、锁骨骨折、骨盆骨折固定后牢固性不佳。搬运过程中由于固定不当,导致二次伤害的发生,使得患者出现伤残或截瘫,有的甚至死亡[4-5]。由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6],传统的固定方法,固定过程耗费时间,还需要医生进行固定。黄菊香[7]研究发现在院前急救中使用负压式骨折保护固定气垫能够减少二次损伤,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常规固定后颈椎骨折患者采取四人搬运法[8];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三人搬运法[8]。抽气式气垫固定后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二人搬运法。程茂槐[9]等研究发现使用真空夹板气垫固定能改善骨折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度。庄敏[10]等研究使用一种类似充气床垫的搬运垫,充气后具有一定弹性,亦可以减轻搬运过程中骨折病人的痛苦,从而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以上研究均采用了新型固定方法改善骨折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采用抽气式气垫固定创伤骨折特别是脊椎骨折患者时取得良好效果,此气垫根据不同骨折部位使用不同型号的气垫,转运过程中有缓冲作用,避免在转送伤者过程中因骨折移位而加重伤势,防止二次损伤,对防止骨折段端刺伤肌肉、神经、血管或脏器而引起疼痛、出血,甚至休克的发生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文资料显示,实验组38例患者满意,对照组有10例患者满意。固定后固定装置实验组发生2例松散,对照组发生13例,松散后患者疼痛加剧,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需重新固定,浪费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实验组操作方便,无需医生进行固定,护士可以独立操作,四肢固定只需一人即可完成,节约人力资源,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固定;对照组护士协助医生进行固定,耗时、浪费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创伤骨折患者应用抽气式气垫,不仅能根据患者受伤的部位塑造功能体位,减少骨折部位移动和反复搬动导致的疼痛,此外,该抽气式气垫操作简便、使用快捷、根据体型进行塑形,安全可靠、摄片过程中不需要拆卸,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且易于清洗、消毒,还可以反复使用,另外在医改的政策下,严格控制耗材,此抽气式气垫无耗材的消耗,可以反复使用,经济实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抽气式气垫使用方便、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抽气气垫急诊科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拿下那座岛之气垫登陆艇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抽气通道性能理论研究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Who gave me my ears
自带滤镜的底妆,你用了多少?
换季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