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危重症护理学》网络课程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2019-01-22卢海霞刘志燕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学问卷护理

卢海霞,韩 樱,,刘志燕 (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

0 引言

《急危重症护理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时效性[1]。传统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学科的实用性,但却忽略了时效性。网络课程成为目前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研究热点,网络课程可以满足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医疗资源的学习需求,满足教与学及时互动的教学需求,满足信息化的时代需求[2-3]。本研究的主要是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网络课程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学生。对照组为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131名护理本科生;实验组为2013级260名护理本科生。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授课模式,包括理论授课及实验授课。实验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的授课模式下辅以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步: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第二步:建设网络平台资源,实现师生随实时互动。第三步: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督促及管理。

(1)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完善:主要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课件、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材料。

(2)保持互动:通过课程通知、课程问卷、教学邮箱环节,及时将最新消息分享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及时反馈学习问题。

(3)在线答疑:通过答疑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在线提问,老师及时给予答复;学生因某个问题可以通过发帖形式,全体同学及教师均可参与讨论。

(4)教师自查:通过教学笔记、课程问卷环节,随时记录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5)学生自查:通过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环节,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检测。

(6)参考资料:将课程的主要参加资料,如书、文献、国内外相关网络资源公布,以便学生主动查找。

(7)教学效果评价:可通过课程问卷,及学生测试的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

1.2.2 评价指标及测量方法 评价指标:考试成绩;学习兴趣;授课满意度。

1.3 研究工具

1.3.1 期末考试试卷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期末考试试卷,两届学生的考试试卷难易程度系数无统计学差异。

1.3.2 问卷 由研究者自制而成,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及授课满意度等资料(图1)。

1.4 资料收集方法试卷评分,由两名教师根据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同时改卷,如遇得分情况不同,协商后确定最后得分。问卷资料收集:向学生说明问卷目的和意义,获得同意后,向学生解释问卷条目,由学生自行填写。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成绩采用±s、频数。

图1 《急危重症护理学》网络课程学习情况调查表

2 结果

2.1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2.2 学生学习兴趣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学生学习兴趣对比

2.3 授课满意度实验组学生的授课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学生授课满意度对比

2.4 开放式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学生使用过本系统后,还对本网络课程给出了一些建议,提取其中6条比较集中的问题,此外还有少部分同学提出了增加循证护理的建议(表4)。

表4 学生期望能有所改进的网络课程内容

3 讨论

3.1 网络课程辅助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4]。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难点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详细讲解,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进行消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解决此问题[5]。网络学习成绩同时也纳入期末考试考核,以更加直接的激励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网络辅助教学后,学生《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在课堂之外将重点难点内容再次呈现给学生,学生重复加强知识重点的记忆,进而能够提高成绩。

3.2 网络课程学习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多应用各种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频、网页内容,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提示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设计网络资源,挖掘多种形式的资源供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5]。

3.3 网络课程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授课满意度网络课程中交流是基础,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老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正是与学生间交流的体现[6]。授课教师采用不同时间网络值班制,保证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可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到教师或网络管理员。网络课程的应用,给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通过教师答疑、师生讨论等,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对授课的满意程度[5]。

3.4 网络课程建设的建议学生在通过进行了《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网络课程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大部分来源于老师授课视频及互联网上现存的一些资源,内容与传统课堂存在重复,形式相对呆板和单一[6],而且缺乏针对性,时间长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提出希望能够再次提炼上课的重点,能够在网络课程中迅速找到重点内容,同时补充老师上课的视频,学生课后可以通过查看视频再次回顾上课内容。护理网络课程资源重复性差,缺乏共享性,多所高校都在建设同一种护理网络课程,而课程内容也几乎是大同小异,缺乏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7]。 有调查[8]显示,学生最希望增加的教学内容包括模拟技能实验室和模拟病房。本研究中,学生提出可以增加护理查房,通过真实的案例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技巧。同时也建议可否增加日常生活急救技巧,希望将本门课程真正的应用于生活中。这说明学生对网络课程的需求具有很大的针对性,他们希望通过网络课程来拓展他们的临床实践技能。在网络课程的考试内容中,学生希望考试结束后,学生在知道自己分数的同时,能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同时希望考试的内容中可以增加与护士资格证相关的内容。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在网络课程中,可以增加与本课程相关的循证护理内容。

4 结语

《急危重症护理学》网络课程的使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在未来课程的不断改革中,需将学生的建议融入到课程建设中来,更好的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护理学问卷护理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稿约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