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浅议

2019-01-17张婷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快速发展,近些年国内多所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逐步开展,也获取了相应的发展成果。但是受到多项要素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对教育工作成效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教育工作长期开展过程中,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加重。所以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相应的创新措施,积极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更好地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远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路径

近些年我国各个高校扩招人数在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在不断上升。现阶段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各项竞争日益加重,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以及学习中具有诸多挑战。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导致大学生群体心理障碍人数在不断上升,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在目前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传递速率加快,致使各类负面信息也快速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日益加重,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当下,拟定创新性应对策略,整合十九大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作用,分析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将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根据大学生生理发展特征通过专业化知识以及相关理论开展心理咨询以及不同课程的教育活动。教学工作者通过不同途径对大学生成长发展中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增强其心理健康,激发当代大学生内心潜能,促使其能够建立健全人格,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通过分析各项特点,才能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从多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现状来看,能够认识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全体性特征。其中基础性主要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育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教育根本要求也是为了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培育,保障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多个国家都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遵循各个学生自身心理变化规律,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适应学生个人发展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保障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能够有效结合。现代化高校除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重视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社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职业心里等方面加强关注,均衡多方面要素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学业压力逐步扩大

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自身所读专业不是由自身意愿自主选取的,在受教育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情绪上的起伏会滋生心理问题。此外有部分学生入学之后,未能根据自身发展现状拟定长远的学习实践目标,缺乏良好的学习动力,对现有的学习方式和授课方式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在大学教育阶段,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育,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常见的都是自主学习与启发式学习,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加上学习方法缺乏合理性,对学生整体学习效率产生了较大影响[2]。

(二)人际交往问题突出

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在人际交往方面都会保持积极态度,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有效處理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此类问题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会产生较大困扰。从主观层面上来看,当前有较多学生对人际交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错误,学生自身较大的戒备心理导致其不能有效去表达自身真实想法,与外界隔离较为严重。从客观角度来看,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等要素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盲目自大,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良好的团队精神。忽视了对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育,加上大学生自身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长期受到人际交往问题束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

(三)多重心理问题影响较大

大学生心理不成熟会诱发诸多情感问题,对各类情感认知过于片面,不能处于多种情感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心理障碍与情感困扰。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能给看出,有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自理自立能力,此类依赖心理主要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有关。父母溺爱导致学生处于独立状态中不能处理多项问题,内心产生的落差感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最后是偏执心理,大学生学生的偏执心理就是希望能够获取公平性,但是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由于初入社会,对于不合理的社会风气会产生不公平心理,此类心理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对学生今后长远发展具有较大阻碍性[4]。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各类校园案件中能看出,大多数学生案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问题长期积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会导致心理问题日益加重。此外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部分离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导致学生自身孤僻、易发怒等病态心理。通过相关走访调查能够认识到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工作时,能够全面按照十九大会议精神各项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在高校生活环境中,多方面心理活动不能被教育人员及时掌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各个专业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有部分高校为了能够保障高校就业率全面提升,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单方面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培育[5]。

我国步入改革发展新时期,在诸多领域仍旧存在利益固化情况,对依法治国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部分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上还处于可塑时期,其中部分负面问题会导致大学生迷失方向,致使心理问题发生。加上社会环境的评价,对于大学生未能从多方面、发展角度进行评价,致使片面性评价导致大学生诱发相应的心理问题[6]。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意义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大学生群体发展潜力较大,文化知识面较广,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但是近些年国内外高校大学生负面事件频发,大多数事件发生都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如果不采取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导致学生今后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内心承受力较差、不能承担挫折和责任、缺乏自我控制力、心理调整能力不足等,这也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与综合发展。所以当前需要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拟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过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内心环境,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动力。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较高,在诸多条件相等情况下,目前诸多大型企业愿意接受更多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所以目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人才竞争奠定基础,还能优化自身智力结构,激发自我潜能,确保大学生今后能够长远发展[7]。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新时期高校教育需要全面加快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目前要想实现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工作发展,需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发,确保学生个人素质与心理素质能够同步发展。高校是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通过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全面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培育,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教师需要在教育工作中逐步放宽学生自由发言权,掌握大学生发展想法,与大学生群体展开公平平等对话,充分了解大学生心声,融入学生学习与生活中,能够便于后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序开展[8]。

(二)全面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当前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需要逐步转变传统的心理健康交易模式。将课堂教育、图书馆教育等不同教育方式进行整合,对大学生自身潜能以及意志力进行培育。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服务于更多学生,还要采取医学教学模式,此类模式能够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部分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引导,定期组织心理医生对其开展心理治疗服务,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除了高校理论知识教学与心理教育引导之外,可以将医学咨询、心理救治、社会教育等不同模式有机结合,对大学生群体展开全方位教育,对学生意志力进行培育,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9]。

(三)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处于信息网络技术时代,在社会多领域发展中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信息技术发展也为目前高校心理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各个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定期开展相关心理测试与心理健康咨询等,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到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此外,学校相关部门还要组织技术人员开通心理健康在线沟通平台,全面突出网络平台应用优势,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通过各个平台学生能够匿名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教师进行引导,为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也能全面掌握学生在大学校园环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多类学科衔接

目前高校各个专业课程较多,除了心理健康教育此门课程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其余较多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目前相关学科教师需要从教学实践工作中逐步转变学科本位意识,跨越学科接线,强化多个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间的连接,这样能够保障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有效深化,还能确保不同教学课程之间优势互补,消除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片面化的认识。此外,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的联系,这两门课程具有一定关联性,能够有效互补,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格意志力进行培育。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除了与心理障碍相关之外,和个人价值取向以及理想信念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所以要不不断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内心压力,降低心理障碍疾病发生概率。

(五)立足理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基本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自我心理调节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能够从实践中践行。目前通过定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补充课堂教学中缺失的部分。比如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或是通过挫折训练以及团体训练来缓解大学生心理障碍。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培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够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现状,整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拟定创新教育路径,对学生展开多方面教育,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实现多学科衔接,定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心理素质与综合素质能够全面提升,有助于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亚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90-91.

[2] 周游,刘峰源.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中外交流,2017(49):170-171.

[3] 侯昳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6):220.

[4] 李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6):97.

[5] 李曼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青年时代,2018(17):165,167.

[6] 韩春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8-249.

[7] 信玲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J].山西青年,2018(9):123.

[8] 武海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山东青年,2018(4):48. [9]李雪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94-96.

作者简介:张婷(1986—),女,陕西西安,西安翻译学院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