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审题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2019-01-16王丹凤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王丹凤

【摘 要】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开始和关键是审题。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思维及能力较薄弱,审题能力普遍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和讲解。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师从读、画、思三个角度来进行引导,以此增强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题海战术,教师希望通过做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统筹能力、分析能力比较差,导致学生做题完整度不高,错误率也很高,做了很多题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學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高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一、善读,抓住关键性字词

在现实中,有很多小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拿到一道题后简单看一下题干就开始解题,但是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做、错做等现象,甚至解题过程进行不下去,又反过来再审题,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降低了准确性。所以,教师在布置解题作业的时候,要引导学生首先仔细审题,善于抓住题干的关键性字词,实现以点突破,以线串联,以面贯通。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多读,通过对题干的反复阅读,认真揣摩,寻找到关键字词,从而不断提高审题的准确性。

例如,我在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由于其中涉及的内容不仅有加法,还有减法,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专注力不强,在审题的时候经常会将加减法混淆,还有的学生对对象比较多的题干容易混淆。这时我会出一道数学题: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数是51枚,美国是45枚,俄罗斯是36枚,那么三个国家的金牌数一共是多少?中国的金牌数比美国多多少?中国和俄罗斯的金牌数一共是多少?在学生解题之前,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干三遍,然后画出其中的关键点。之后我要求他们读出关键字词,如果有不对的,其他同学可以纠正,很快,学生都能把握住这道题的关键字词,如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一共、多等。等学生完全抓住关键字词后,我要求学生开始解题,这时学生不仅速度快了,而且准确率也非常高。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给予重点提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同时也要讲解为什么这些字词是关键性的,以增强低年级学生关键字词的理解和把握。

二、会圈,探寻数量关系

在找准关键性字词之后,就要寻找题干对象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信息量比较大的题干,如果不把其中的数量关系厘清,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数学题干中,数量关系不仅仅存在于数字之间,还包括数形之间、图式之间等,通过探究,可以把这些关系厘清,为解题奠定良好的数字基础。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主要方法是会圈,将题干中的数量信息通过特定的符号圈勾出来,以便更加直观准确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在讲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个知识点之后,会出一道题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实践,主要内容是一张条形统计图中,上面的数字是班级这学期某一次数学考试的八个小组的成绩,在统计图的下方是排序以及每一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问题是找准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以及自己所在小组的成绩处于班级中的位置。这个题干的内容非常多,数字也比较多,如果学生不将其中的数形对应起来,很容易混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自己能理解的符号将统计图上的柱形图和下方的数字一一勾圈出来,这样在解题的时候就能有条不紊,解题的准确率也非常高。

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设计题干的时候,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勾圈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勾圈找准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勤思,准确把握题意

在完成找准关键词及勾圈数量关系的任务之后,对于一般简单的题干就可以准确把握了,但是对于复杂的题干,还需要最后一步——思考。因此,在引导学生审题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来把握住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同时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归结等处理,找到其中的内在关联点,从而准确把握题干的中心意思,形成多元化、有效性的解题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平均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姐姐和妹妹一起去超市,姐姐挑选了5支铅笔,妹妹挑选了3支铅笔,求姐妹俩一共挑选了几支铅笔,每人平均有几支铅笔。我首先要求学生将其中的关键字词找出来,同时将题干对象和数字之间用符号链接起来,最后就是思考题干了,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我问学生几个问题,什么是平均数,分母是怎么来的,分子是怎么来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解题思路。

教师对于比较复杂的题干可以先给予提示,特别是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步步深入思考,层层剥开题干的深层次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干的中心意思,这样可使学生明确思维的方向并完成了解题。

综上所述,数学审题的方法众多,教师在讲解这些方法的时候要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审题方法,特别是要引导学生从善读、会圈、勤思等方面切入,有效把握题干的关键词、数量关系以及题意,以此不断提高审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范小斌.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题与审题”能力[J].新教师,2017(2).

[2]马金平.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9).

[3]刘云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