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宁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问题研究

2019-01-14李娜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西宁创业双创

李娜

【摘 要】 本文对西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西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路径:凝聚共识,营造参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统筹协调,形成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合力;整合资源,构建支撑创业创新的服务平台;激发活力,造就推动创业创新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 创业;创新;双创;西宁

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全国来看,“双创”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西宁市应依托经济发展已有成果,及自身的产业优势和比较优势,努力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将西宁打造成青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小高地。

一、西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西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拓宽投资领域、搭建融资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支持、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推动西宁“双创”蓬勃开展。西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创业创新的文化和氛围薄弱

“双创”需要有一种支持冒险、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保障,而创业文化的成熟度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文化等影响,西宁创业传统先天不足,人们的思想偏于保守、小富即安、知足常乐、求稳怕变,缺乏开拓进取、突破常规的勇气和魄力,经济活动的创造性、创新性比较滞后。就西宁市适龄劳动人群来看,希望创业、愿意创业和敢于创业的人数比例仍相对较低。具有市场经济意识和创业创新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更是缺失。此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补偿机制依然缺乏。实际情况是政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摇旗呐喊,媒体在敲锣打鼓,而社会的积极参与度却不高。

2、创业创新的政策落而不实

创业创新的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有创业的资本和项目,另一方面取决于政府部门的顺利推进和保驾护航。由于西宁地处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滞后,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足。当前从中央到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但大多数政策措施宏观的多、共性的多,具体的、特色的、管用的和落实的少。部门政策存在碎片化、同质化现象,政策知晓度、信息透明度、实施便利度仍不够;政府资金对创新创业的投入较为分散,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成效不明显。

3、创业创新的平台支撑作用不明显

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降低全社会创业创新门槛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起着重要支撑保障作用。然而西宁市当前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资源分散,数据整合开放共享不足,无法形成协同效应,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系统性工程,资金需求大、技术含量高、涉及部门多,仅靠某个部门或区县单打独斗很难完成。西宁市各区县对孵化器的运营理念仍停留在建设标准化厂房,将孵化器视为一般性的出租房甚至房地产。现已成立的孵化器、创业创新中心均由政府投资,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制约,其资金来源大多以政府的科技创新基金、专项孵化基金等投入为主,运营管理团队市场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先进创业孵化商业运营模式。未将“互联网+”、金融投资和孵化器有机结合起来,制约着创新孵化平台功能的发挥,大部分孵化器未建立起现代科技孵化机构的市场运行机制。

4、创业创新的人才匮乏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关键,然而受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西宁对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强。总体来看,由于受到政策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仍存在人才总量较少,尤其是高端人才、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匮乏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层次和水平。此外由于西宁地处欠发达地区,普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感度偏低,致使在“原材料+科技研发+深度加工+成品生产制造与销售”这条高价值生态产业链上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弱。

二、进一步推进西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路径

1、凝聚共识,营造参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业文化的培育旨在唤醒民众创业创新意识、激发民众创业创新热情,营造“扶持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褒扬成功”的创业氛围,让创业创新的理念深入民心,让创业创新从“小众”走向“大众”。大学生、科技人才、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留学归国人才、引进人才、企业家都是创业创新的重要主体和生力军。清除制约创业创新体制机制,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科研人员停薪留职创业,放宽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约束,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和感情支持,实现行政、事业、企业、社会各方面人才无障碍流动,降低创业创新的风险与成本。大力宣传创业政策,推广创业成功经验,提供鲜活的创业信息,为初始创业者创业及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助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统筹协调,形成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合力

创业创新本身是一个市场过程,对“双创”的扶持要尊重市场规律。政府是扶持创业创新的主体,然而在培育创新型经济过程中,创业创新生态网络的资源整合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活力是政府职能无法取代的。政府要持续不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把政府和官员手中掌握的资源以及分配资源的权力还给市场。在打造创新型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逐渐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审批政府”向“备案政府”转变,最终实现由“管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有力推动西宁创业创新型经济发展。

3、整合资源,构建支撑创业创新的服务平台

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基础上,西宁要加快 “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构建“互联网+ ”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形成网络、建成体系,为初创企业及现有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培训、研发众包、市场营销、知识产权、会计财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法律顾问、检测检验等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专业化优质服务。通过一体化的资源共享模式,既能在创业创新者产生创意时,迅速组建创业团队,实施创业计划,而不必为非核心环节耗时耗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为初创企业服务的专业性,这对于初创企业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有着重要意义。

4、激发活力,造就推动创业创新的人才队伍

创新创业的核心是人才,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创业主体的活力,吸引和集聚一批创新型人才来宁西宁创业创新。充分认识加强现有中小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针对西宁现有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人才开发制度及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创建一批“双创”训练营,加速培育新兴创业主体。支持各类创业服务组织和机构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针对大学生、农村青年、返乡人员、退伍军人等主体的创业需求,通过培训机构讲座、远程网络互动等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创新技能培训。同时定期邀请有实践经验的创业者、创业培训师、成功企业家、知名职业经理人、天使基金投资人、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对初创人员分类分阶段进行培训指导。紧密结合创业特点、紧缺人才需求情况,落实国家、省“千人计划”,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吸引高端人才来宁创新创业,着力解决西宁创业创新人才缺乏、能力不强、经验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解梅娟.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2015(6)19-22.

[2] 孙德升.天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經济界,2015(4)84-86.

[3] 王昌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N].人民网,2015年12月31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5/1231/c49154-27999086.html.

【作者简介】

李 娜(1981—),中共西宁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西宁创业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