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2019-01-13章晓莉袁晖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问题研究新时代

章晓莉 袁晖

[摘    要]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构成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大时代语境,在此极具机遇与挑战的崭新语境中,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双重困境”,具体以“就业难”与“缺口大”、“创业难”与“不均衡”为外部表征。在此意义上,思考困境何以形成、如何应对、未来如何建构成为文章主题的逻辑延展。大学生在就业创业领域中的“价值危机”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影响因子,理想信念缺失则是深层诱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键之举,构成了文章逻辑的实践落脚点。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3. 092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23- 0218- 03

0      前    言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一系列傲人的成绩,世界为之瞩目。在无数竞相解读“中国速度”、“中国现象”的声音中,有“制度革新激发市场活力”的“制度论”、也有“思想解放引发行为革命”的“意识论”等。然而,随之时间的推移,人们越发认识到一个重要而显著的发展变量——人才,思考如何“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便成为当下各地、各国在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抓手。作为汇聚人才的主要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不仅关涉到个人的直接利益,更与国家的发展甚至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如何将大学生个人的就业创业很好地融入中国梦的实现之中成为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命题。

1      “双重困境”: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剖析

“就業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就业创业不仅仅是安身立命的手段,更是彰显自我价值的渠道与舞台。新时代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研判不仅及时而且十分精准,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极富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的政治判断和理论创新构成了当今最大的时代背景,也是进一步分析与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最大现实语境。换句话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既为当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成为能否打好“人才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具体来看,新时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便是即将踏入职场、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这意味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众多的岗位选择以及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等等,与此同时,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倾斜将更加有助于一个良好就业环境的营造以及就业政策的保障等。这些无不在传递一个积极、健康、有力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信号,事实上也确实极大地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就业高潮与创业浪潮,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注入着绵延不绝的动力与活力。然而,与之相应的是难以完全规避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新时达大学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双重困境”。

1.1   困境一:大学生“就业难”与人才需求“缺口大”的供需矛盾

据统计,2018年的全国应届毕业生数量是820万人,2019年这一数据便攀升至834万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新的纪录加大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就业难”也成为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心声,如何缓解就业压力也成为高校和国家共同努力的方向。然而,究其原因,这一现状的形成并非主要源于就业岗位的稀缺或者就业渠道的减少,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找工作难,而是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比较难。”[1]例如,从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便是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等一系列组织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开展一定期限的志愿服务,以及江苏省实施的“苏北计划”等等。诸如此类的人才定向招聘与培养往往却面临着遇冷、招不满人的尴尬情况。可以说,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特定行业与人才需求的“缺口大”。两者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突破这一现实困境成为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1.2   困境二:大学生“创业难”与创业项目“不均衡”的分配矛盾

关于创业,早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2]具有先进思想的新生代青年大学生便成为实现“双创”的主要力量、社会生产创新的主力军。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是热情高、成功率低,资本薄弱、期望值高等,这也使得无数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屡次碰壁后感叹“创业艰难”。仔细分析其背后原因,既有如专家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风险大,容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的社会主观“唱衰论”[3],也有客观原因中的目前大学生创业项目与领域大多集中在互联网电商、培训教育以及其他一系列短平快项目,这些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与创新力度有所欠缺,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瞬息万变的商业计划超出了大部分毕业大学生的认知范畴与能力范围,创业失败在所难免。与此相反,其他一些领域,如国家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中所大力扶持的一系列民生领域与项目却鲜能引起广大毕业大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这类创业项目往往周期长、收益慢、条件差,需要创业者投入大量的智慧与汗水,身体力地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战略目标统一起来,实现多方共赢。因此,大学生“创业难”与创业项目“不均衡”的分配矛盾不仅是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的一个困境缩影,也是未来攻坚克难、实现困境突围的重点所在。

2      “价值危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成因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双重困境成为我国逻辑思考的起点,问题就是时代进步的声音。困境何以能够形成、形成背后的逻辑脉络如何以及如何应对相关困境成为思考这一问题的应然逻辑。固然,无论是“就业难”还是“创业难”背后的原因都是多样化的,既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不完善、社会制度环境的不和谐甚至个人机遇的偏差等等。但主要原因还应从当代大学生这一主体自身进行思忖,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一个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转型社会中,在社会结构发生转变的特定时期,充满着一系列的未知与不确定性,同时也暗含着诸多的危机与挑战,其中“价值危机”就是彰显于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领域中的最大危机与挑战。

价值观作为建立在人们一定感官思维基础之上而形成或做出的认知、判断或者选择,彰显的是人们人、事、物一定价值或者作用的思维或取向。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在学界中关于价值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则是研究对象的主体。”[4]不同的社会中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同一个社会中也有可能同时存在着多种价值观,价值观的多元化就意味着存在被主流文化与社会大众广泛认可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这里的“价值危机”一方面是指个人价值观的缺失,即“道德虚无主义”,否定一切社会道德的理论和态度。这一倾向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阶段的大学生危害巨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难以形成有效的道德规范与个人自律。受此影响的群体可能会产生逃避社会、抵制就业甚至危害社会等极端行为。另一方面,“价值危机”指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取向的质疑、挑战甚至替代。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虚拟社会交流日趋频繁的当下,大学生群体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文化的浸染,逐渐将娱乐至死、自私自利等错误理念奉为圭臬。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的方向选择上“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多重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期望比较注重自身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发展,迷失于行业领域、工作性质、薪资水平和区域定位等,往往忽略社会共同信仰、共同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导致在就业观、自我价值和自我利益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求上产生矛盾。”[5]

因此,当下大学生“就业难”与“创业难”的表象背后是主体大学生自身在职业发展规划中忽视了价值观的塑造与践行,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没有将理想信念注入就业创业的决策思考中。也就是说,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是空心化的,不仅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更难以支撑起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与复兴,寻找到应对之策成为燃眉之急。

3      “理想与信念”: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革新

理想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事物及社会发展方向的美好想象与希冀,具体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过努力奋斗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信念被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的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其与信仰一样,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精神物质活动,是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目标和内在的价值追求共同构成的精神系统,作用并支撑于人类的现实社会行为。”[6]理想信念的作用十分巨大而明显,特别是对于青年者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并鼓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双重困境源于自身的“价值危机”,而后者的形成则是源于自身理想信念的动摇或缺失,失去理想信念的人犹如随风飘荡的柳絮,没有目标,更不会有方向。因此,如何应对成为思考的重中之重。

3.1   大学生自身应加强就业创业中的理想信念教育

这里所谓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具体表现为在求职创业中听从祖国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国家启动的偏远地区支教计划、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等,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所肩负的是国家的重托与人民的期待。思考如何价值永恒、永垂不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与发展中,恰如保留一滴水的最好做法就是將其汇入到江河湖海中。具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做法是多主体、多样化的,一方面,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应该开设并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并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从一开始便树立起良好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真正做到将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奋斗者。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自身来讲,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思想觉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自身求职创业的方向引导与价值评判标准。恰如习总书记所言,“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3.2   社会应以理想信念为主题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被誉为“第四权力”部门的媒体在社会风尚营造、意识形态传播以及大众行为引导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为表现形式的新型讯息传播形态正塑造着一种全新的媒体生态。当代大学生置身其中,很容易陷入新媒体自身的“眼球效应”、“娱乐效应”陷阱中,失去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在此意义上,诸多非主流价值观甚至是一系列错误的价值取向便乘虚而入。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当一方面加强新媒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新闻的挖掘、传播、受众等环节做起,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其中,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抵制不实、错误的文化传播,真正做到正本清源,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效应。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往往是在迷茫和彷徨中的无序摸索,应当及时树立一大批出自高校、步入社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大学生代表。例如,“最美村官” 秦玥飞,20岁就考入了耶鲁,去外国学习6年后,他却没有选择西装革履的生活,而是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农村建设中去,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为“耶鲁哥”。随后的日子里,他凭借努力先后荣膺“湖南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村官”、“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一系列荣誉,成为青年人心目中的楷模。正是在这样的榜样引领与示范下,更多的大学生在震撼、感动之余会被其所散发的浓厚的理想信念所折服,在奉献小我、实现大我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前行。

3.3   国家应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与理念关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但仍存在力度不足、执行不坚、督促不严等问题。例如审批时间冗长、办理手续烦琐等等,难以有效应对和化解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在当下,特别是国家所推动的偏远地区支教计划、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服务等不仅需要青年大学生们的满腔热血,也需要国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让勤奋者光荣、奉献者幸福,与此同时,国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大力倡导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做到真情关怀,通过荣誉表彰、榜样示范等形式给予其中的佼佼者以更多的关注与认可,用温暖的关怀为无悔的青春做注脚。

4      结    语

综上所述,恰如习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先后18次提及奋斗那样,“要立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作时代的奋斗者。”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更应该高举努力奋斗的旗帜,让奋斗成为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最靓丽的青春底色,在即使平凡的岗位上也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抹色彩。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心宇.大学生就业: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形势[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0):10-1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Z].2017.

[3]张宇贤.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切忌盲目[N].中国青年报,2016-11-01. [4]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6-64.

[5]许琳,赵健.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心理辅导结合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91-194.

[6]曹劲松,贺庆.坚定信仰:中国梦的根本精神力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3(9):9-16.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问题研究新时代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途径的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