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语言 体验形象
——“课本剧”教学五步骤

2019-01-11倪庆鸿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课本剧课文语文

□ 倪庆鸿

课本剧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经常组织课本剧的表演,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就安排了课本剧的教学内容,如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六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等。对于这类课文,该如何教学呢?许多教师热衷于让学生演剧本,把“演”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为“演”而“演”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此类课文的教学只有重在“感悟语言,体验形象”,才能做到全而不偏,让“演”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了解课本剧的形式

学生刚接触课本剧,会感觉很新鲜。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看一看,想想与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能发现什么特点。学生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课本剧的一些基本特征。如课文主要由人物的对话组成,文中冒号前面的部分提示是谁在发言,括号里的文字表示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动作,课文在最前面会介绍人物、时间、地点,课本剧分多幕或独幕……通过自主发现,学生在交流共享的过程中,基本了解了课本剧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对没有发现的特点进行点拨讲解,比如课本剧接近话剧、影视剧,主要以人物的直接接触为主,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本剧的创作特点。

二、选择合适的剧本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剧本内容进行精挑细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比如《九寨沟》等写景课文,适合采用朗诵形式,不适合表演;《卢沟桥烽火》等一些背景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也不适合表演。课本剧表演首先要选择适合表演的内容,比如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如《蚂蚁和蝈蝈》《蘑菇该奖给谁》《三个小伙伴》《小松树和大松树》《小动物过冬》等。一些对话、动作、心理描写比较多的叙事性强的课文,如《船长》等也比较适合改编成课本剧。学生语文水平有限,因此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如果选用的课文篇幅比较长,也可选取其中一个段落进行改编。

三、品读感悟人物情节

进行课本剧表演,必须对课文作深入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熟读,对文中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等进行仔细揣摩,让内容内化于心。若学生对课文不熟悉,不仅表演无法到位,而且还会出现忘记台词等现象。因此,课本剧表演应以熟悉课文内容为基础。首先通过初读扫清文字障碍,然后通过精读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要词句,为表演打下基础。最后熟读成诵,掌握人物心理,了解人物感情,熟练地进行对话,使角色逼真,神态准确,表演符合角色。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整体把握,读懂剧本。课本剧以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靠内容吸引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问自己:剧本里有几个人物?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还可以去收集、整理、阅读相关的资料,以便更完整地了解故事内容和剧中的人物。

二是走近人物,体验形象。剧本人物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来体现鲜明的性格特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它们进行人物特点的品析。领悟课本剧中人物的特点,是读好课文的关键。学生可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结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进入角色读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人物的表情、语气和动作完美地融合起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人物的形象,并将人物的内心变化表现出来,进而有声有色、动情投入地读出故事的味道来。

四、创造性地编写剧本

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带着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造意识,满怀激情地进入审美境界。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在课本剧表演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人”。

课本剧表演得有剧本。剧本是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改写的,既不能生搬硬套地照抄,也不能改得面目全非。由于剧本的创作并不是一件易事,学生编写时常常会依葫芦画瓢,不仅照搬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有时连旁白也与课文一字不差,没有创造意识。课本剧表演不是仅仅忠实地将课文原样演绎出来,还应该是学生主体感受的再现。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将自我阅读感受融入表演中。在编写课本剧剧本时要允许学生进行自主创作,适当删节或增添。无论是人物对话、内心活动还是旁白,只要能为主题服务,只要符合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并适合演出,都可以改写。这样,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翱翔,创造才能才可以尽情发挥。

五、循循善诱进行指导

对于学生来说,表演并不是一件如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的事。在表演之前,教师要进行相关指导,诸如台词的修改、表演动作的确定、表演道具的准备等。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做好角色分工。许多学生喜欢演主角,教师要引导他们发挥合作精神,明白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当布置完一个表演任务后,首先可让学生回忆曾经看过的印象深刻的小品表演,一起简要分析这些表演的精彩之处,激发表演的兴趣,以便更快进入所演角色。其次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帮助学生设计、排练,以求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要引导学生表演时面向观众,大方得体,带上道具,尽快进入角色,“忘”了自己。

课本剧表演是为课堂学习服务的,不能舍本求末,把表演当成目的。教师要把课本剧表演当成一种手段,利用表演巩固内化所学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节奏,不要脱离文本,只图热闹,要让学生以表演为平台展示自己,更要让他们以表演为桥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剧的特点,对一些好的课文进行改编。指导时要遵循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课本剧的学习表演,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课本剧课文语文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本剧的魅力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