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建设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

2019-01-06武滟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制度实践探索课程建设

武滟欣

[摘   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不断地深化改革,明确了学校教育新方法的要求,特别是对学校课程建设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发展实践探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文章进行了基于课程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初步探究,指出学校课程建设教育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论述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开发校本课程等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学校;课程建设;九年一贯制;实践探索;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6-0068-02

现有形势下,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九年一贯制”学习理念的实践,创新教育方法。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小学相关基础课程,提高中小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完善“九年一贯制”教育过程是教师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它对于学生参与中小学课程教育过程来说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学校要想实现“九年一贯制”教育制度的完善,就必须不断地创新课堂教育方式方法,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基于课程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对学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研究现状

基于课程建设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中,离不开过去积累的优秀教育经验和教训。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九年一贯制的前提下,做好教育制度活动的整理和创新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基于课程建设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中的效果水平赶上总体教育水平。对于教师而言,要想胜任工作,必须有较强的控制效果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从基于课程建设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原点出发,到融入教育制度体系,参与具体的课程建设中,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建设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会影响学生思维和身体素质的形成。教师更应该用理论武装思想,切实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考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传统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方案,不符合现有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就具体课程建设进行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现在的课程建设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实践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在许多教育场合,比较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学科的教育,而忽视了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教育。这种现象就导致学生的主科考试分数偏高,但是综合素质不高。比如学生不能够在体育课中正常参与锻炼,就会导致身体素质普遍不高,从而影响了终身发展。另外,课程管理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对学生艺术方面的教学引导,将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我们应该就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具体建议

1.课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公平的教育方法创新规则可以指导中小学生参与受教育过程,也就是说教育创新的难度系数要适合所有学生。教师不应该只是去培养应试能力强的学生,而是应该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体育、音乐等课程的建设,积极组织教学研究工作,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组织学生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审美和创造能力,组织学生参与音乐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造诣。同时,教师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小游戏,如在语文课中将课文情节与游戏内容充分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游戏环节应该加强元素和题材的收集,尤其是智力与体力这两方面的良好结合,不断更新相对应的游戏情节,让学生可以有更好的体验,在得到锻炼的同时,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

2.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是我国开展教育工作初期阶段的任务,具体要求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提高方面。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对世界产生认知的初期阶段,教师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应该不断地完善教学活动本身的难易度,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但是现有教育制度的课程中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并不能够通过良好的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进行帮助,从而导致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不大且心态不佳。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中的运用应该积极结合各项比赛活动,从某种角度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加强团队合作,体现纯洁善良的天性。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丰富教育制度下活动本身的内容形式,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改进教育方法,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传统的实践探索方法与理论研究脱节,致使中小学教育制度课程开设可行性不理想,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缓慢吃力。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应为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内容简单可行。教育制度可执行性得到提高,不仅会减轻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还能鼓舞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参加中小学教育课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现有网络平台影响下,教师也要学会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工具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教师积极地调整教育目标,改善教育方法,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引导学生对现有教育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新奇、好動内心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重要位置,增加教育制度的目的性、趣味性。现有教育中,不应该只有应试性的教育,而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领导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并坚守团队精神,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自己的领导与被领导能力,逐渐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

4.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构建特色学校

搞清楚基本校情、学情和教情,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教材审查制度,有序、科学和规范地编写校本教材。开发中小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类、心理健康类和体育艺术类课程,包括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诵读课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开设书画、书法、篮球、足球、舞蹈等学生社团及班级兴趣小组,每年结合五月份的艺术月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开发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结合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个案分析及心理疏导课程相关活动。当然,也可以依托学校丰富的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资源环境,开发电脑技术应用课程,每学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电脑制作方面的比赛,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授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讲座形式的大课,有班级授课形式的小课,有情景模拟形式的“心理咨询”,有篮球场的现场指导和演练,等等。

三、展望

课程建设深化改革在大力推进,这说明了现有教育制度亟待完善。社会对学生教育水平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促使教师就课程建设广泛征集意见,做出适度的改革,相关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教育方法,促进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师洪震.浅谈基于课程建设的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中的重要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148.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教育制度实践探索课程建设
现代化管理——做个有责任感的园长
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创新:以制度分析为视角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伊里奇“去学校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