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瘀”论治支气管哮喘验案二则

2019-01-06杨珺超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哮病血块血府逐瘀汤

杨 佳 杨珺超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支气管哮喘常归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一般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每遇各种诱因而发,如《证治汇补·哮病》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临床治疗时多从痰论治,临证中虽以“痰”最为常见,然而“瘀”在哮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灵活采用活血化瘀疗法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从“瘀”论治哮喘验案二则如下。

1 血府逐瘀汤案

洪某,女,39岁。2017年4月30日初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1年余,目前使用信必可吸入治疗,症状控制欠佳。刻下:面色黯,面部可见黧黑斑,偶有胸闷,性情急躁易怒,情绪欠佳,夜寐欠安,多梦,月经色黯,伴有血块。舌质黯、苔薄白,脉弦涩。诊断:哮病,辨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拟活血化瘀,理气安神,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柴胡、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炒枳壳、杏仁、厚朴、石菖蒲、炙远志各10g,生地、牛膝、丹参各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14剂。早晚2次温服。服药1个月后,患者已无明显胸闷,夜寐安,诸症好转,予停药。

按:患者平素情绪不佳,急躁易怒,肝气郁结,日久则致气滞血瘀,肺气壅滞,而发为哮病。故予血府逐瘀汤活血行气,其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同时活血与养血兼施,活血而无耗血之弊。加丹参养血活血;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杏仁、厚朴降气平喘;石菖蒲、远志宁神益智。服药后,气滞行,瘀血去,肺气宣降协调,故诸症好转。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病症,功用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肺居胸中,对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实证哮喘,笔者往往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常能取得良好疗效。临证运用时除可见胸闷,喘促等哮病典型症状外,尚可见面部、口唇色黯,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女性可伴有面部黧黑斑,月经较多血块等血瘀证之征象。

2 桂枝茯苓丸案

顾某,女,45岁。2014年8月6日初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2月余,目前使用舒利迭吸入治疗,症状控制尚可,此次因外感后出现症状加重来就诊,就诊时已无外感征象。刻下:胸闷,咽干口渴,咽痒,晨起口苦,排便不畅,大便质干,月经先行,伴血块。舌质黯、苔薄黄,脉弦。诊断:哮病,辨证属气机郁滞,瘀血内停。治拟活血化瘀泄热,予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茯苓各15g,枳实、姜半夏、黄芩、白芍、制大黄、枳壳、桃仁、僵蚕、射干各10g,桂枝、旋覆花各9g,丹皮12g,蝉衣5g。7剂。早晚2次温服。7日后复诊,患者诉上述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守方继服7剂。药后胸闷已缓解,余下诸症也均有好转,故予停药。

按:患者胸闷、咽干口苦、大便干燥、月经伴血块、舌质黯、脉弦等症符合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之证,故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消癥之功效,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两方合用,化瘀浊,泻肺热,对于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之哮喘尤为合适[2]。方中另加枳壳行气开胸,气行则血行;旋覆花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蝉衣、僵蚕祛风散邪,针对哮病“风邪引触”之病机;射干降气利咽。全方共奏和解少阳、通腑泄热、活血化瘀之功效。笔者体会,运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实证哮喘时,主症见:胸胁苦满,呼吸困难,心下急,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若又见腹胀满,大便难通者,可运用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疗。

猜你喜欢

哮病血块血府逐瘀汤
经血发黑还有血块,超过3天要警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疗效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经验
磕掉了牙齿
吸痰管替代尿管清除膀胱血块的对照研究▲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吸除大脑血栓凝块的机器人
哮病病名历史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