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位视域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8-12-30

关键词:大别山农业大学经济社会

(1.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011年10月,中共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安徽未来五年将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即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1]。2016年11月,中共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创新型“三个强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2]。“三个强省”已成为建设美好安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三个强省”战略的提出代表了7 000万江淮儿女建设美好安徽、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有力支持,作为安徽高校主体的地方高校更是责无旁贷。

近代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与外部经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相互渗透、不断融合和日益密切的演进趋势,这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地方高校中“办学趋同、发展同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较为普遍,如何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安徽农业大学地处省会合肥,是安徽唯一一所农林本科院校,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安徽省共建省属重点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立足安徽、“面向三农”,通过30多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校、创新、育人的“大别山道路”。在以“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新形势下,如何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是摆在这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地方农业院校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生态位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关系

生态位理论认为,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转换状况以及主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即主体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及相互协调状况。作为一个社会生态系统,高校同样遵循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3]。目前,生态位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校定位研究、高校特色化办学研究、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高校战略发展研究、高校生态位测度与评价研究等方面[4]。生态位理论认为,每一所高校在高教系统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生态空间,具有独特的生存、适应和竞争的能力,展现出最适合其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位。安徽农业大学属于省内重点一本院校,近年来在全国2 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排名200位左右,在国内40多所农林本科院校中位居中游,省内排名较为靠前,跻身于区域高水平大学之列。具有参考价值的高校排名基本上反映了该校在全国高校及省内高校的位置。相关数据表明,安徽农业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区域内具有很强的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仍有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已有研究在论述高校生态位时,侧重于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发展和竞争力,但实际上,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外在宏观因素很多,除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生态系统,更大的环境因素当属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支持状况。从生态位视角考察,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换言之,高校生态位的确定来自于其所处教育生态系统和外在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合力结果。从国家范围看,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呈梯度递减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率先发展起来,其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也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高校,比如江苏的苏州大学、浙江的宁波大学等地方院校,通过重点投入和扶持,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使得地方高校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

地方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所在省市的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或者地方民间资本,招生的生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在本区域(行业)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地方高校不仅在地方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区域社会文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5]。从系统开放的视角看,地方高校为了赢得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在取得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还应和所在区域的企业、高校、基层单位等单元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生存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地方高校生态位的多层次性、交叉性。作为体制内的地方高校,其所需的核心资源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投入和区域合作单位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必然要面向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与区域经济社会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二、“大别山道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一)安徽农业大学走“大别山道路”的生态定位

在80 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安徽农业大学逐渐形成一条适合自己生态位的特色办学模式——“大别山道路”。这条道路是安徽农业大学在长期服务“三农”实践中开拓的一条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之路[6]。

“大别山道路”是在几代安农人艰辛探索下形成的独具安徽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办学发展模式。从安庆到合肥再下迁地方农村,然后再回迁合肥,一路奔波;从安徽大学农学院到安徽农学院再到安徽农业大学,几经易名;从“欧美模式”到“苏联经验”再到“大别山道路”,不断摸索创新。80多年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不变的是一代代安农人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孜孜探求。“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实质就是安徽农业大学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履行大学的社会职能。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作为地方唯一一所农林院校,立足安徽、面向“三农”,走“大别山道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是安徽农业大学的科学生态定位。

(二)“大别山道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自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职能。地方高校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才能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大有作为。“大别山道路”开创以来,安徽农业大学充分利用自身农林学科优势,通过长期的涉农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为安徽“三农”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快发展了自己。

1.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富民兴农”

“大别山道路”肇始于科技扶贫,安徽农业大学在科技扶贫和人才培育过程中实现了“富民兴农”的光荣使命。为响应中央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号召,1985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函字〔1985〕62号文批准,安徽农学院与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安徽农学院金寨农业专科班,开辟了安徽农业高等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之路。随后,安徽农业大学主动协助省直和地方政府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多渠道为农村培养各类人才。例如与阜阳农机校合办农副产品加工专科班、与桐城县政府合办拖拉机修理专科班、与寿县县政府合办蚕桑专科班,参与各地“村大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等的培训活动,累计为地方培养乡村大学生5 500人。同时,本校毕业生大量进入县级以下农村基层工作,成为县农委和科技局等部门的核心力量。近年来输送大量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等,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办公室,组织专家、教授为全省各地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向农民朋友传授西洋参、板栗、高山蔬菜、小麦、茶树等先进科技成果[7],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 500多项,培训学员200多万人,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融入到省内主导产业之中,使数十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8]35。

2.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办学特色

一所高校只有科学合理地定位,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同行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大学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立足安徽,面向“三农”,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和高素质人才,以大别山道路办学模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赞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安徽农业大学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和育人目标,不断更新办学思想,科学定位,适时调整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上,安徽农业大学立足于适应“三农”发展需要,围绕“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重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育人机制。通过强化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中,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搭建实践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完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机制[9-10]。学校大力弘扬“大别山道路”的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服务基层群众,着力培养农趣、激励农志、提高农技,努力为农村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8]36。近年来,学校坚持“双创”目标,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的“三农”人才队伍。

3.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科研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生物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农业迅猛发展,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创新推广提出了迫切要求。安徽农业大学将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大别山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贡献。为了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安徽农业大学主动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维度,安徽农业大学重点选择农业科技领域有基础、有优势、关系全省民生的重大问题,集中学科资源和科技力量进行重点攻关突破。具体而言,以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茶叶、蚕桑、苗木等地方特色资源产品为基本单元,以产业为攻关主线,梳理每个农产品产业链条上的技术需求,逐个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在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上,学校强化六大涉农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力度,培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提高地方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上,学校紧紧抓住那些对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进行自主创新[9]4。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上,安徽农业大学本着“多方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精神,初步构建了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探索“1+1+N”推广服务模式,完善校地协同发展模式[10]3。

三、在拓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中提升生态位

地方高校生态位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不断发展提升的结果。安徽农业大学在独立建校半个多世纪历程中,艰难摸索、锐意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别山道路”,为自身在区域及同行高校竞争中确定了合理位置和发展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安徽农业大学牢记大学使命和职责,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新形势下,安徽农业大学在履行高校四大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需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为提升自身生态位,增强自身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奠定基础。

(一)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立德树人

高校的第一使命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又红又专的“双创型”人才。面向“三农”、立足安徽是安徽农业大学的基本定位。学校需要大力培养“双创型”卓越农林人才,为安徽乃至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重智轻德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通病,为了扭转这一痼疾,学校应该在立德树人上下足功夫。首先,应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大幅度提升在岗教师的福利待遇,将师德、师风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次,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让学生做到诚实做人、笃学善思、勇于创新。最后,加强专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意识。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有半数以上毕业生活跃在乡镇基层,但仍有大量涉农专业学生不愿从事涉农行业,即使从业也是权宜之计。因此,需要教育学生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做到“下得去、稳得住、干得好”,避免专业人才浪费。

(二)注重科研产出的经济社会效益

农业院校的最大优势是农林特色鲜明,涉农专业师资和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突出。随着高校扩招,面对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趋势,学校逐渐形成多科型综合性农林大学。为了在同类院校中占得有利生态位,学校除了维持原有优势专业,还需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力量,拓展新的学科生长点;瞄准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在学校已有的科研团队基础上组建产、学、研、用战略联盟,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忘初心,牢记大学使命,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原则,顾全大局,甘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学校要充分挖掘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潜力,特别要发挥社会科学专业在社区建设、地方治理、普法教育等方面的特长,积极组建跨专业、跨团队的专家库,发挥他们智囊团的作用。

(三)新时代条件下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11]。安徽55个县中有19个贫困县,脱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安徽农业大学走“大别山道路”,以科技扶贫著称,在新时代条件下应加大人力、物力、智力等方面的力度支持地方精准脱贫。除了以技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外,还可以通过相关院系专家挂职帮扶、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等方式,将经济扶贫、科技扶贫、精神扶贫有机结合起来,走造血式扶贫路子,让贫困地区农民尽快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避免运动式扶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发挥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省扶贫攻坚中的科技和智力优势。

(四)处理好“大别山道路”精神文化传承工作

文化传承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自觉担当文化传承的重任,将高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科研文化、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安徽农业大学开辟的“大别山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以胡成霖、宛志沪、任立中等为杰出代表的安农人科教兴农、富民强省的思想结晶。对内,学校应通过老一辈安农人的艰苦奋斗、献身“三农”精神的宣传,让广大师生学习践行;对外,学校应加强“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的宣传和推进工作,提升安徽农业大学在省内外的美誉度和软实力,增强学校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通过宣传,让内涵丰富的“大别山道路”精神成为引领地方文化和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五)处理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地方高校的支持,地方高校和地方环境本质上是利益攸关的共同体。从地方高校自身考察,要很好地处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辩证关系。如果自身发展乏力,就很难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地方高校应合理定位,既不能完全依附于地方政府,以“等、靠、要”的心理争取官方的支持;也不能单打独斗,脱离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地方高校应尽力做到相对独立的运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大学章程为行动准则,与地方政府、兄弟院校、企业、社区等单位合作,争取人、才、物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持。并且,需要合理的配置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优势学科和专业,依托大平台、吸引大团队、申请大项目、凝练大成果、做好大服务,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拓展产学研用合作渠道,不断完善服务“三农”的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

概言之,在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包括农业院校在内的地方高校既面临着加快发展自己、抢占有利生态位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市场风险、生源萎缩和就业不景气的诸多压力。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性质以及高校行政化管理体制决定了地方高校必须依靠地方政府提供各种稀缺教育资源,从而必须服务于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科研单位,高校又具有独立运营的空间和能力,从而较为自主地行使大学职能。安徽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别山道路”,为兄弟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其他类型的地方院校也应基于自身的学科、师资、科研等状况,合理定位,避免角色错位,以特色办学赢得自己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席之地。

[1] 张宝顺.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1-10-26)[2011-11-08].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2/16173227.html.

[2] 李锦斌.坚定不移闯出新路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6-10-30)[2016-11-07].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6/11/07/007499106.shtml.

[3] 纪秋颖,林健.高校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8):93-96.

[4] 成雁瑛.我国高校生态位研究:概念、应用及发展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16(4):39-43.

[5] 高江宁.地方高校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途径的实证分析:以南通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产业,2013(10):62-65.

[6] 赵良庆,吴文革.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上篇):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4):104-112.

[7] 孙超.“大别山道路”的历史轨迹与当代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126-130.

[8] 赵良庆,朱立军.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以安徽农业大学走“大别山道路”为例[J].高校理论战线,2010(4):35-37.

[9] 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1-6.

[10] 程备久.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6(2):1-5.

[1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大别山农业大学经济社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又见大别山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没有苏联的二十年——俄罗斯的经济社会与民生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