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探究

2018-12-30

关键词:公民政治思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政治理论部,安徽 合肥 230031)

新世纪以来,公民教育研究持续升温,在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公民教育话语的引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课程建设拓展新视域。如何厘清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焦点问题,简单归纳有三种观点:“替代论”“对立论”和“交叉论”。“替代论”看到了两种教育样态作为政治社会化重要途径的质的同一性,而忽略了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渊源、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下两种教育样态的区隔,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历史与现实缘由在当代中国的无可替代性。“对立论”借口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对立,拒斥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照及借鉴意义,忽视了社会转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交叉论”在分析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后,认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交叉关系。“交叉论”预设了两种教育“融合创新”的理论空间。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2]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借鉴、吸收域外公民教育某些理念、方法,改革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是一条合理可行的路径。

一、公民教育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思想意识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转型期社会矛盾、社会思潮呈现复杂状态,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邱柏生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两会”期间就“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关话题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4]。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三重困境:其一,地位虚化。课程的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重视程度存在落差。其二,目标抽象化。教育目标单一,缺乏层次性、时代性。其三,教学僵化。从内容到方法、途径、评价不能适应“95后”乃至未来“00后”大学生需要。教学困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教师的职业成就感,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社会形象矮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从深层折射出理念错位、内容贫乏、方法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承载时代发展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生成于革命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计划经济时代,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以政治为中心”政社一体化、全能主义国家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社会整体性立场依赖单一灌输方式,匮乏对个体的价值关怀,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抽象化,总体呈现工具性特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几经改革仍未全面突破传统模式的羁绊。当某些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缺乏人性基础或经验事实佐证的理论遭遇当今思维呈现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点的青年学生时,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变成“空洞说教”和“老生常谈”而遭抵触。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对其立论基础进行探源性思考,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方位、功能属性。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政治关系,促进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同态发展”[6]。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7]。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完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宿。新皮亚杰学派认为:“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体人格完满发展的需要。”[8]学习是个体从属于发展需要的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交往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了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共生性主体。教师传播知识、价值只是教育过程的起点,过程的展开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和对话。教学实践的反向性推动着师生的双向重构、双重整合,推进着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主体间性研究范式廓清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基本理路。

勃兴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公民教育,以公民意识的培育为核心、公民权责的践履为旨归,通过特定政治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成员对共同体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建立起身份认同,借助开放式体验教育,养成合法有效参与建设公共生活的行为能力。公民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法律、道德的社会化。搁置意识形态等因素,公民教育蕴含着较为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与“人民”这个集合性范畴不同,“公民是个体性术语”[9]。公民教育尊重凸显人的主体性,以公民权利的确认、保障为切入点,引导鼓励个人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有序参与,促进个体与共同体良性互动,建构现代人和谐文明的生存方式。基础性的教育目标、柔性化的教育方式使公民教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育实效颇为显著。总之,以人的视角、主体间性教育方式为框架的公民教育契合现代教育趋向,可以纠治传统教育模式诸多弊病,对于当下的亟待转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镜鉴价值,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公民教育将是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内在困境实现现代转型的可行路径,其学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

二、公民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环节

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青春期固有的心理困惑,如理想与现实、开放与闭锁、独立性与依赖性、情感与理智等矛盾的实质就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社会化问题。每个人都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环境中出生成长直至生命尽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形成人的社会属性,实现人的社会生活,促进并保持社会一致性的过程。这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18—22岁的大学生正处于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青春中期,进入了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外在教化、人际交往、文化熏陶、自身经验等途径,学习基本生活职业技能、文化知识、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培育社会角色,逐渐成为社会成员。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统一的总体性存在,其精神属性使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超越成为可能,因而尽管现代社会大学生社会化包含丰富的内容,但核心领域是大学生精神意识的成长成熟。

公民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首要的身份,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其养成是公民个体成长为现代社会主体的基本标志。塑造社会人格、成为合格公民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首要目标。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概念具有法律、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意蕴。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现代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主体地位的确认,是社会成员几乎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身份。如果说公民身份是国家给予的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先赋角色,那么公民意识则需要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公民角色所包含的自我与国家、社会、他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习得与体悟。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角色归属,明确在公共领域“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公民意识是社会层面主体意识的体现,是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标志。在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引领是最有针对性,也应是最具实效性的。基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公民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自身内容体系中。

在新旧更迭、价值多样的社会转型期,新生代的社会化由于失去因袭性而难度增加。传统社会的指定性行为模式逐步让位于现代社会选择性行为模式。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需要的不只是维持现状一般性的满足,更多的是在竞争中催化激发出强烈的发展欲望和追求期望的满足。他们既面临复杂多样的选择,又面临各种风险的困扰,适应性和发展性都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可能会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误判而迷失自我。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公民教育可以凭借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理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解释、评判、预测和建构功能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分析矛盾,把握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趋势,防范风险和干扰,减少发展的盲目性,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即人生成长、学业成长、职业成长提供价值引导、理论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人的社会化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个体接受既存的文明成果被社会教化;另一方面,个体置身社会活动同样对社会产生作用和影响。科学的理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更能在此基础上“引领”社会进步[10]。在大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公民教育也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公民教育符合转型期社会对人的现代性的期待

社会转型不仅是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创新发展,也是无形的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面貌的进步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由执政党主导并已达成广泛共识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路,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大上已作了清晰勾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621市场经济是以主体的分散性、自主性为驱动力,主体行为的契约性、自律性为秩序保证;民主政治以公民政治参与程度及效果为其发育状况的标尺;先进文化以社会成员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为表征;和谐社会以公民个体利益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生态文明需要每个公民超越“消费控制”,建立起有节制的文明生活方式。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方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12]作为“民为邦本”另一版本的解释,《庄子·逍遥游》有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健全的国家必先有健全的国民。推动社会顺利转型、和谐进步的不是“臣民”“子民”和“暴民”,只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公共精神的公民,人的现代化作为核心因素贯穿始终。提升国民素质、培养现代性人格,公民教育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回归社会现实,转型期也是社会问题的高发期。利益关系、社会阶层分化重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特征共时叠加,信仰迷失、行为失范、冲突迭起意味着共享价值的消散。学者孙正平将公共领域出现的诚信危机、道德滑坡、人情冷漠等现象归结为“社会溃败”,并提出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社会的发育是解决当前中国转型诸多社会问题一种可能的视角及路径[13]。也有学者借口国家社会二分的社会结构尚未形成,提出公民教育因缺乏依凭的社会公共空间而应缓行。其实,开放的经济催生开放的社会。新世纪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民主法治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倡扬,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网络社会、城市中国的来临,公共空间进一步释放,公民社会由理论逐步走向现实。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意识的塑造作为主流话语已进入法律、政策层面。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享有广泛权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将“公民”概念与“社会结构”“社会公正”“社会治理”并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5]。党的十八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首次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包含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公民社会核心理念;政治建设部分提出“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1]633-638。公民、社会组织无疑是协商民主当然主体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17]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需要公民与政府达成共识,积极理性参与决策和行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重要目标与举措正在为公民社会创设舆论环境、提供政策支撑。

公民与公民社会具有相互构成性。从国外经验看,新加坡以廉洁高效的政府、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成为“善治”的典范,其成功秘诀之一就是重视公民教育。“问题是时代的呼声”,“回到现实人的公共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理论视界”[18]。研究时代提出的问题,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现实关切和理论自信,也是其价值所在。面对公民社会和公民教育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关注并主动介入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将公民教育纳入研究主题,凝聚价值共识,重建“心灵秩序”,在培养社会主义公共人格、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等方面提供优质思想资源和理论引导,助力社会顺利转型,实现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四、公民教育的内容建构与课程体系化建设

尽管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层次性,培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但两者培养方向是一致的。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较公民教育有更高的先进性标准和义务性要求。基于在我国深厚的传统资源及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将公民教育吸纳、嵌入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的教育主题,以丰富自身的教育结构和内容。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内在与外在、历史与现实的迫切要求。将公民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既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新路径的积极探索,也是对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激烈竞争的主动回应。否则公民教育的“空场”将会使我们在意识形态博弈中丧失话语权。考虑到当下我国公民教育的实践进展明显滞后于理论研究,更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整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构建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使之课程化应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并无清晰的公民教育计划、完备的公民教育体系,尚未普遍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涉及思想、政治、道德和社会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承接全景式公民教育的任务,成为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以解决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化问题。在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构成上,学界并未形成一致。有学者综合各方观点,将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概括为十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观教育、政治教育、主体性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性心理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公共生态教育、全球意识教育等内容[19]。诸多元素的纳入体现着社会对现代“新的生命文明模式”的开放性要求,但不断扩充的外延性解释势必消解公民教育的内在稳定性使其丧失独特价值。公民意识是个体在现代社会关系体系中的角色归属与认同,是个体成为社会主体的标志,其内容构成可整合为三个核心部分:主体性意识、国民意识和公共理性。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与世界,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的关系。其中,主体性意识构成公民意识的哲学基础;国民意识是公民的政治意识,公共理性则是公民的法律与道德意识,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这三个领域的教育。

其一,主体性意识。它是指人生在世由个体生命成长为主体的角色意识,是个体对自我存在意义和价值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立健全的人格。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与确立需要哲学视野,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应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孙正聿教授说:“现代公民,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哲学修养。”[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其二,国民意识。它是指个体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责任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分别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剖析百年来中华民族由沉沦走向复兴的艰辛历程,解读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和意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纲要课”和“概论课”通过国史、国情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强化青年学子的国家民族意识及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使命担当。这也是我国高校公民教育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本质特征。几年前香港社会曾出现过有关“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争议,其实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在法理上国民身份是公民资格取得的前置条件,将国民意识纳入公民教育范畴有着充分的合理性、合法性。近年来港台地区出现了“占中”“反服贸”等青年学生以街头政治为主要形式的抗争性、民粹化的政治参与行动,给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震荡,其社会背景是相当复杂的。这些负面事件也折射出形塑国民意识、加强国民身份认同的极端重要性以及掌握公民教育话语权应对意识形态竞争的现实迫切性。

其三,公共理性。即个体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为了维护社会合作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性所作出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主要指蕴含“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性、包容”等一系列现代理念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治观及知行合一的道德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明确社会生活规范,培养自立自律意识与能力。以公民教育的标准反观“基础课”的内容设置显然存在结构失调,法律知识部分过于单薄等问题。从理论维度看,微观层面传统社会伦理人格已让位于现代社会的法理人格;宏观层面我们党和政府已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提法既显示了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明确了各自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从现实维度看,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宿舍杀人案”“电信诈骗案”“校园贷案”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在消极层面证明一些学生缺乏尊重生命、敬畏法律及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1]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多次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22]。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其法治素养关系到法治中国的进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的“基础课”需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承担起国民法治教育的任务,增加相关教学内容。

此外,域外公民教育注重实践养成,借助公共生活以学生自治、社团竞选、社区合作、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体验式、开放式活动开展隐性教学,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优化实践教学,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效转化,由公民意识抵达公民行为也有着启发意义。

总体而言,仅凭现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有内容、教学模式尚不足以支撑宏大的现代公民教育。正如前文所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此为契机,以更开阔的心胸、视野探索由目标理念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面丰富与创新的公民教育新图景,精准发力实现教育范式现代化转型。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大学生社会化、社会转型的迫切要求和必要选择。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域外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为借鉴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将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指明方向、注入活力,当然也提出了崭新而艰巨的任务,亟待更多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论证。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5.

[3] 杨峻岭,王雅丽.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探究: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9-111.

[4] 丁雅诵.教育改革发展要精准发力[N].人民日报,2017-03-13(04).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6] 梁海峰,刘爱华.深入研讨当前思想领域的新问题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2011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9):153-158.

[7]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7.

[8] 朱智贤.关于日内瓦的新皮亚杰学派[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6(2):26-27.

[9]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2.

[10]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10):38-43.

[11]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 .殷陆君,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13]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走向社会重建之路[J].民主与法治,2010(6):39-44.

[14]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35.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2010-07-29].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39.

[17] 贾英建.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4.

[18] 黄平.对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8):51-53.

[19] 孙正聿.哲学修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72.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09-128.

猜你喜欢

公民政治思想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