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蹦床训练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018-12-28尹娜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实践理论

摘要:蹦床是一项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因其独特的动作美感和艺术魅力而享有“空中芭蕾”的美誉。本文通过探讨教练与运动员在蹦床训练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对改进蹦床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蹦床训练;理论;实践

1、在技术与体能的训练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

1.1不能正确把握素质与技术的关系,忽视了技术在专项能力的构成中所具有的核心作用,简单地从体能类项目的名称上推断,该类项目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能”问题。从体能类项目的训练来看,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专项体能,在一般身体素质上我们并不处于下风,甚至超过国外优秀运动员。这种一般与专项能力脱节的现象,这也正是我们长期忽视技术的训练,不注重技术与能力之间同步发展的结果。

1.2专项技术与能力的训练出现纵向错位忽视了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在理念上没有形成技术应早于能力训练的训练指导思想。认为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技术可以在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进行专门的训练。在这种训练理念的指導下,高水平运动队在选材上只注重专项运动成绩,只关注运动员的素质能力,期待着已经具有良好身体能力的运动员通过技术的训练获得高水平的专项水平。然而,这种期待却往往不能成为现实,我国许多运动员在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之后,技术与体能出现很大的“剪刀差”,由于缺乏良好的技术支撑,运动员所获得的能力并不是专项能力。当运动员进入成年训练阶段之后,其技术水平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很难有实质性的改进,而身体能力由于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空间,此时的训练多为事倍功半的效果。这种技术与身体素质训练在纵向上的错位,极大干扰了我国体能类项目运动水平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一些体能类项目,只能在青少年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不能在成年比赛中获胜。综上所述,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训练中必须给予同等的重视;当一名运动员或一个运动项目运动水平出现落后或停滞时,我们绝不能只考虑技术或素质单方面的原因,而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口在技术与素质的训练中,要充分了解技术与素质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二者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特性,使技术与素质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固、互助和协调的关系。

2、教练员忽略区别对待原则

教练员在训练每位运动员应区别对待,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去训练,建立具有个人特色的专项技术所有的运动技术都具有合理、规范和实用的特性。运动技术必须符合力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律,是科学合理的技术口运动技术应该具有一定的规范,各种技术要素之间具有互为依托和相互补充的关系,每个运动员不同的个体条件也对专项技术构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的技术训练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个体的形态、机能、智力水平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条件,在训练中注意区别对待,采用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和负荷发展专项的技术。同时,在训练理念上要允许运动员具有不同的技术风格,在总体上不违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运动员的个性的特点。

3、教练员的思想观念转变

在体育界很多时候的教练都是直接从队里退下来的运动员,普遍都是专业知识很强大,理论知识跟不上,没有推进科学化的训练,这些是导致运动员水平无法提高和运动员容易受伤的原因。教练员之前的教育状态就是一味地训练,盲目的加大训练量,他们没有接受过重视思想教育能把运动员造就和培养成更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运动队大多数教练员只求技术、战术、体能等训练不重视思想教育。所以要加强教练员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影响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而蹦床项目了,它和体操、艺术体操、跳水等项目有相同的特点,就是从小就要接受专业化训练,年龄大约在3-4岁开始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模式,每天接受训练次数2-3练,对于文化的培养缺乏,所以很多时候的运动员对认知方面认识不够,所以要加强教练员只会从教的思想观念中转变为既能在技术等专业上提高又能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并影响运动员除了训练从单调、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练习中认识到蹦床运动对人素质的要求和培养。这种素质不仅指技、战术和身体方面的素质,还应包括思想素质和创造意识。在训练中他们懂得要想成为蹦床场上的成功者就必须具备精神和技术两大素质。精神和技术两大素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彼此相互影响,没有顽强进取精神就练不出精湛的技术,反复的技术与身体训练又是对精神与意志的最好磨炼。

4、教练员忽视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

激发和维持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对运动员和认知和训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动员的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很专注于训练当中,从而提高训练果。根据多年来的训练经验,90%以上的队员是一旦训练积极性下降,情绪低落训练效果就会下降,因此,如何维持和再激发他们的训练情绪是教练员应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训练中为使运动员能集中精神,教练员在讲解动作技术原理时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在做示范动作时动作准确、优美、协调,使他们能很快领悟动作要领,提高练习积极性。另外,教练员在训练中要经常对小运动员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提高集体荣誉感。因此在训练中可多进行分组练习。许多资料表明:在体育活动中当动机与维护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联系时,通常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此外,在训练中还可以向运动员介绍些他们感兴趣的蹦床方面的知识和趣闻;有条件还可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等直观性的器材进行教学,以增强运动员对蹦床运动员的积极性。

5、忽视蹦床运动的基本功训练

根据对蹦床运动员的年龄的调查表明,训练两年以上的队员占40,7一8岁开始训练的占21%。但教练员反映这部分受到短期训练的运动员,由于不系统的训练,过早的接受“成人化”和“难度化”训练,不规则动作和动作过早定型,使他们在之后的训练中带来很多困难.有的动作定型后很难加工成材。蹦床运动的基础训练有鲜明特点:在少年儿童训练中,严格动作规范、重视体能训练和协调性,强调蹦床本体感觉训练,训练意识的培养贯穿训练过程始终。而在目前我国的蹦床训练中往往为了低档次争夺,过多使用超前手段,忽视队员对一场意识的培养,使很多人才不该出成绩的时候过早出成绩,而该成大器时却夭折了。要想培养优秀高水平运动员,就必须苦练基本功,力抓基本技术训练。由于蹦床运动对神经系统灵活性高,可塑性大,易掌握运动技术,但稳定性差,需要及时复习巩固,否则容易消退。特别是练习条件改变或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对已掌握的技术会出现变型和协调性受到破坏。因此,在加强基本技术、基本功训练时,特别要注意技术动作定型正确,要“规范化”,严格要求,做到基本技术熟练,基本功扎实。

6、忽视慢性微细损伤

6.1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腰部、膝部和踝部;运动损伤类型主要为肌肉拉伤、脊柱损伤和关节损伤;运动损伤种类主要表现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肌腱炎、半月板损伤和踝关节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的前三位原因是身体机能不适,不合理技术动作和注意散漫。并且不科学的运动安排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6.2不正确的蹦床动作技术是导致损伤的直接原因,动作稍有不正确就会导致落网偏差,轻则动作的连接失败,重则飞出蹦床发生损伤事故。蹦床正确起跳技术和空翻的连接技术要求运动员动作完成后直体落网,身体夹紧,尤其是腰部,上体不能前倾,着网前不能过早的屈膝屈髋,在获得翻转力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垂直向上起跳。从现场观察的情况看,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普遍存在着网前屈腿、屈髋过早,起跳缓冲阶段上体过于前倾,蹬伸阶段上体过于向后倒,形成向前屈膝顶髋的背躬,这样弹网向上的作用力与上体后倒的作用力相互作用,这一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腰椎,这两个力的严重对抗则会造成急性损伤,轻微对抗长期作用于腰椎,则会产生慢性损伤。但教练长期忽视运动员的伤病,一味地想着怎样出成绩,受伤不理会,甚至在受伤期间仍让运动员坚持训练,只为了拿成绩,有些损伤早期不易诊断,多被忽视,一但确诊治疗起来伤势就严重起来了,治疗起来也很麻烦。在蹦床训练当中教练员太忽视运动员的伤势,运动训练强度不断增加和比赛的对抗性的增强,使运动员损伤日益增多, 并影响进一步训练。甚至严重的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我们在蹦床训练中要特别注意防伤问题。所以在训练当中要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强度防止受伤

6.3训练前为更好的投入到训练当中,主动充分热身活动能刺激大脑尽快进入训练状态,提高肌肉肌梭和肌腱高尔基体的感受能力,有利于神经冲动的建立和传导。提高肌肉的顺应性,降低软组织的粘滞性,增强神经肌肉系统控制能力,从而达到上下通达。训练后及时的主动放松活动可以促进运动员机体超量恢复,使运动员最大程度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能,保证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进行系统训练。有针对性的加强体能训练。重点加强腰腹部、膝部、踝部以及薄弱部位的肌肉力量与功能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等,提高训练效率。

7、忽视训练后的放松恢复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对运动员负荷和质量都很重视,往往不重视运动后的放松环节。如果只片面强调训练,只关注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而不认真对待放松恢复环节,那么运动员就会感觉到很疲劳,会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运动后的放松恢复手段一定要重视,因为运动员体能得不到恢复,就会直接影响下次训练课的质量,所以科学训练和运动后放松恢复环节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在训练后10~15分钟的放松运动是对整堂训练课后肌肉与关节调整疲劳、放松恢复的阶段。通过放松运动可以达到预防血压突然降低的目的,同时减少头晕、眼花和晕厥。良好的放松运动还能预防肌肉的突然痉挛,缩短身体恢复的时间,并能逐渐降低心率,肌肉、关节和重要器官功能也能得到恢复和保护。另外,训练后的放松活动还可以有效地减轻身体的疲劳程度,使你更好地进入休息状态及更好的进入后面的训练做准备。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教练与运动員在蹦床训练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蹦床教练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导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退化。为日后培养更多优秀的蹦床运动员,必须制定蹦床发展的长远规划,对教练、裁判和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培养和科学选材,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8.

[2]冯连世,黄徐根,赵鹏,等.运动员减体重研究现状[J].体育科学,2005(25):59-67.

[3]李军,李艳翎,欧岳山.试论现代竞技蹦床运动训练的特征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6):116-118.

作者简介:尹娜,出生年月:1988.8.2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精确到市):湖南省长沙市,当前职务:学生,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健美操、蹦床.

猜你喜欢

实践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