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7张贺

科技资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张贺

摘 要: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了建设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笔者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为出发点,探讨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高校人力资源课程教学中几种重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加强体验式教学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157-0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学生不仅要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以及未来工作中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操作,使其对技能进行掌握,对知识进行内化的一种教学方式[1]。体验式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将某一个知识点引入到所创造的情景中,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就此知识做出深入的分析,让学生参与、感受、吸收并领悟理念和知识。体验式教学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决策的实践过程,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

1 体验式教学在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1.1 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吸引力大

在人力资源管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单纯以灌输理论为主,简单配合一些案例,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也较低。体验式教学将传统的单方面传授知识转变成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与探讨知识的开放教学方式,以某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极大地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学方式多样化,富有创造性

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所授课程内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主要有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无领导小组、竞赛法、实验法等。例如,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招聘模块内容学习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演练;在职务分析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某个公司在职务分析中的欠缺,等等。多样化体验教学方式的运用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也锻炼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

1.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体验式教学正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去模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受到每一项工作的氛围,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

2 体验式教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必要性

2.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课程,它来源于实践,还要应用于实践,了解实践情况成为了学科的必须环节,也是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2]。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能力,因此,开展体验式教学是课程性质的需要。

2.2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单纯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理论知识的灌输未免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而体验式教学可以以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场景中,把被动接受知识转换成主动学习与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

2.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企业对具有较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人才能力与岗位所需能力不匹配是很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只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更好的适应工作需求,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3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3.1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由老师设定一个相关情景,由学生扮演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来完成某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行为、语言和态度,并对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例如一场面试工作,由多名学生扮演某公司的面试官和面试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面试的氛围,并作出快速的反应。扮演结束后,首先让扮演者作出自我评价,其次让旁观同学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并做出指导。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如职务分析、员工培训、员工甄选等很多内容都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来进行。

3.2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让学生阅读或观看某企业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真实事例资料,如书籍、文献、影片等,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时,为了调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可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分析,再在小组内部进行探讨形成统一意见,最后在组与组之间乃至全班范围内讨论,发表各组的意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统一。案例分析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学习知识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

3.3 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体验式教学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首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5~6人为一组),老师不指定任何人担任组长,不布置议题,不提出要求,只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简短的案例,其中隐含着一个或数个待决策和处理的问题,以引导小组展开讨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结论,老师根据每个人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和所起的作用给出评分[3]。

3.4 竞赛法

竞赛法是以4~7名同学为一个小组,以比拼的形式开展某项工作,例如组建一个“微型企业”,团队成员自愿承担“企业”的责任或职务,自定分工,不予强求。由老师向各组提供“企业”生产所用原料(如纸板、胶水等),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某种产品(如书签、篮筐等),再将本组的产品“推销”给其他参赛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并记录每人的表现,判断他们的进取心、主动性、组织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团结程度等指标,并对每组的“产品”数量、质量、协作情况等进行评定,选出优胜者。竞赛结束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看似简单而滑稽的竞赛背后隐藏着诸多现实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 结论与启示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要想使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它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精通人力资源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心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精心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而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能够带给学生真实感受的教学情景,同时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在体验式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相关素质和能力。此外,老师还应不断丰富、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努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和评估体系,这样才能使体验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中得到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蕉翠.体验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55-56.

[2] 郑久华.体验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改革创新,2017(2):32-33.

[3]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