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浅思

2018-12-19韦世广

教育界·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

韦世广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靠过去机械死板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切入,兴趣能激发学习能量,使学生学习更专注,记得更快,效果更好。文章是作者的一些经验之谈,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主体性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过程中,其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忽略了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而要想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既在于具体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观念,创建并优化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讲解书籍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书籍案例帮助学生建立联想思维,通过对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使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案例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代入相关案例,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在《让家更美好》这一课讲解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讲解课本内容就会使得课程气氛较为枯燥;如果教师先讲解课程内容,而后鼓励学生分别讲述自身家庭的特点或者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听取其他同学的讨论点评,则能有效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印象的同时,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也可以申请带领学生外出参观纪念场景,参与社区服务、养老慰问等多项活动,这对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塑造正确观念均有积极作用。

二、开展合作教学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合作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初中教育领域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合作模式以建立亲切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对促进学生学习有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在《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讲解过程中,可以事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提问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方法搜集相关的名人事例、历史典故,最终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统一材料,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描述。如此教师通过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而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更多是引领者、管理者,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不断通过合作来解决自身问题,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课程导向以吸引學生主动探索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主动探索书本知识内容,对确立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应充分提升个人能力,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以优化课程设计为基础,以问题导向为模式,通过课程引导、问题预设、科学总结等方法吸引学生主动探索课程知识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自觉维护正义》这一课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预设“如何自觉维护正义”“如何在维护正义的过程中保护自己”等多个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积极讨论。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或者学生个人经历过的现实体验,引导学生明白何为正义,帮助学生理解自觉维护正义的重要性。预设问题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即确定课程导向目标,同时更要求教师对学生讲述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如此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更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社会,塑造正确观念有积极作用。

四、应用多种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样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以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到明面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应确定个人在教学中的角色,与学生建立亲切的交流关系,利用自身角色来影响、感染、带领学生创建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观念应予以充分引导开解,切忌用统一的答案去限制学生的思维,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应设定最基础的正确底线,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发展。例如教师在《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讲解过程中,可以搜集以往香港与澳门回归的交接仪式视频与文字资料,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过去祖国的落后以及如今祖国的强大,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持久的爱国观念。

五、结合热点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多数内容是与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所关联的,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出现的种种原因,思考原有角色在事件发生时的表现正确与否,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自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本质来说,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虽然包括各种条框知识内容,但并不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不能要求学生始终死记硬背。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过程中,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观点树立为教学目标,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有效结合,不断加强分析,把握方向,将以往的沉闷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人生观。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广泛且深远的,新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断应用在各个年级和各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本文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对策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务必从自身做起,对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在师生心目中树立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观念,并以此为目标,始终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最终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均武.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神州,2017(08):53.

[2]岳进宗.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 2016(09):131.

[3]廖海微.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14):106.

[4]许清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10):7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学生写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