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12-19许建峰

教育界·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教学效率有效性

许建峰

【摘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其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运用中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诱因,在具体的应用路径上可以通过导入预习、训练反馈和导学互动等三个方面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效率;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得到了一线教师们的认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也越加频繁。相关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实施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核心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有效地扭转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灌输知识的窘迫,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得到了大大提高,机会得到了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变得更加有效。本文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并试图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对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诱因及对策加以探究,旨在促进共同交流。

一、相关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文献的综述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国知网文献基本情况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导学互助”为主题进行了检索(1974-2018),检索到文献共63篇,通过筛选在初中数学研究领域中的文献共有23条,具体如图1所示。

从结果分析来看,有关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献始于2013年,作者是河南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于湛秋,其文献名称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该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加以论证和阐述。作者提出“导学互动”式教学是顺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模式,其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通过导实现促学,学生实现学与思的有效结合。同时,文章也将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分为自学导纲、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反馈训练等四个环节。2014年,同是河南大学的硕士生宿宗显也发表了题为《淅川县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硕士论文。与于湛秋不同的是,作者以淅川县部分初中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上的实践作为研究内容,再次有力地论证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和“一刀切”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其余所检索到的24篇文献中除了有4篇是被收录在相互会议的论文集中,其余均发表在省级期刊上。

综述中国知网上所收录的26篇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文献,本文认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代表特征的一种新式教学体系,其所秉持的“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教学理念适应了当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众多文献研究成果的归纳,得出了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同时,也看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特别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中的诱导、引导和指导作用,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性的知识传递,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强调在教师的“导学”过程中主动探究。运用此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从原来的课堂“边缘”位置推到课堂的中心,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全面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从检索到的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予了肯定,梳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通过日常教学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课堂所表现出的是对知识缺乏必要的主动探究习惯。而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加以引导,从而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2.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性和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而在“导学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感性认识,并从数学角度抽象出相关知识,最后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这一思维发展模式对于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于学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所制定的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复习和课后巩固等环节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课上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分析、比较和总结,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体系构建。

4.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导学为主线,以互动为手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组间讨论,运用一对一对话等方式搭建学生间的互动平台,让师生之间能够实现平等的对话,实现师生之间在知识与情感上的有效交流,进而完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构建。

二、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教学实践和观察,笔者认为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運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暴露的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缺乏深刻认识,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动性,灌输填鸭的课堂特征明显。例如,在“数轴”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数轴的绘制、数轴的特点、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进行一一讲解,而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

第二,问题引导缺乏品质,讲解过于细化。虽然认可问题是教学推进的关键,但是一些教师在问题设计中缺乏筛选与分析,缺乏针对性、目的性,难度层次的问题非常普遍,使得学生只是为了回答而回答。问题讲解过于细化,缺乏主次。一些教师确实非常负责,对于学生有问必答,但是这种缺乏逐次选择的辅导方式,会让学生对教师的回答产生依赖,而难以反思自己在做题中的问题,更不会主动纠正错误,从而影响了自主性的形成。例如,在“角平分线的画法”的教学中,为了引出角平分线定义设置了将近十个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与角平分线定义的内涵和应用无关的,且不少的问题都是一些是非问,诸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多学生都是滥竽充数,随声附和。

第三,课堂拓展缺乏目的性,练习设计过于随意。在课堂互动中,师生、生生之间由于思想碰撞会逐渐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更广阔的知识范围进行探究,但是教师对拓展过程缺乏控制,甚至任由一些学生陷入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影响了“导学互动”的效果。课堂练习设计过于随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随堂设计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差异,盲目采用“一刀切”的训练方式,让一些学生的知识巩固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四,多媒体技术运用泛滥,形式化的互动教学比较普遍。一些教师打着“信息教育”的旗号,在课堂上滥用多媒体课件,甚至将课件讲解作为教学的核心,忽视学生对课件内容的吸收以及课堂互动空间,从而使得导学难以发挥启发思维的作用,互动达不到师生顺畅交流的效果。

第五,教学评价单一片面,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认识,更多的是用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频繁的考试与练习,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二)问题诱因的分析

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来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诸多低效或失效的行为,其关键的诱因在于以下几点。

自主学习没有落到实处。虽然许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自主学习要求烂熟于心,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缺乏对学生的信任,还是依照传统习惯控制课堂,过度占用课堂时间讲解知识,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合作设计的形式化严重。在许多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只是停留在“合座”阶段,小组之间有效的互动讨论非常匮乏,难以体现真正的教学效果。

探究的过程缺乏重点。自主探究是学生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不完善,教师对探究过程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对于探究过程缺乏设计,使得学生在探究中常常本末倒置,打乱了探究的步骤,难以获得预期的自主探究结果。

交流的过程不够全面。课堂交流主要还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而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评价的过程过于敷衍。教师的赏识教育缺乏真诚的态度,学生从中难以体会到被认可的成就感,因此也难以形成激励效果。

三、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对策

(一)导入预习

1.精心编制导纲。预习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相较于传统僵化机械的预习过程,教师应该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制定导学提纲。提纲中包括明确的目标、学习重难点、阶梯性练习题目等,让学生能够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有序、有效地参与到自主预习。

例如在“平方根”的导纲设计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多重目标要求,对学生提出要求。

知识目标:记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理解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的特点。

能力目标: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与平方运算的互逆性,能够利用转化思想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情感目标:学习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辩证唯物观点。

在提纲的设计中,教师还应该尽量保证语言清晰,目标明确,避免一些模糊词汇对学生预习过程的误导。提纲中预习检测练习题的设计就要坚持“简”字原则,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预习中运用教师的导学提纲,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制定学习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对目标进行探究。

如,“定义与命题”的练习题设置:1.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作该名称或术语的_______________。2.对某一件事情作出______________的判断的句子叫作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直角都相等。

为了充分发挥导纲的作用,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记录或学习结果反馈表。因为这不仅是学生自主预习成果的展现,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依据。例如,设计学生预习情况反馈表(见表1)。

总之,导纲设计的有效性是进行课堂“导学互动”教学的前提,必须要加以重视。

2.创建教学情境。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引入或创设的教学场景,主要可以分为问题情境、事例情境、主题情境和音像情境等几类。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根据相关理论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构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打破新知识探索的心理障碍,主动参与到情境中来,并在情境融合中完成自主学习。

例如,在“图形的轴对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情境加以诱导。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一看大屏幕,看看里面有什么?为什么?”然后出示图片(出示关于房屋建筑的图片,工人将一块两边相等的三角板固定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繩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说房梁是水平的。)

师展示完毕后,稍作停顿,马上说道:“同学们,你们再看一看老师的小魔术(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多余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三角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导学问题:屏幕展示中的三角板是什么三角形?它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工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能够结合刚才老师所的演示内容和你们课前的预习,猜想一下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吗?”

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情境的有效创设为后续教学任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剖析上述情境创设,其成功在于设计者在导语中的启发性设计,在于创设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于对学生参与兴趣的有效激发。

在教学情境创设理论中,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而应该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上的主动探究。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合理学习情境下,借助所掌握的知识和已获取的经验,主动探索和主动交流,最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实践中对于情境创设一定要做到情境问题设计的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合理性、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化性。值得强调的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告知学生不要单纯地依赖对知识与技能的模仿与记忆,要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要强化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二)训练反馈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该遵循“当堂知识,当堂消化”的原则,为学生编制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形成教学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实现对“导学互动”模式的反思与总结。另一方面,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避免将学生的知识视野局限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适当的知识拓展中拓宽学习思路。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与反馈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确保练习题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在方法上也应灵活多变,让学生在计算与实践中获得综合发展。具体而言,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一定要重基础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练习,不要走马观花,想法变着形式练,把基础题练到位。同时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目,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做。在题目数量上数学课堂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教师要能够通过已有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设计,从而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练习效果。

例如,在“矩形、菱形、正方形”教学完成之后,设计如下练习题。

如图2,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外角∠BCA的平分线于点F。那么,请猜想线段OE与线段O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当点O点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当点O点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为什么?当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时,△ABC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你能根据现有已知条件给出什么样的问题?

总之,课堂练习设计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除了练习题设计,训练反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加以反馈。笔者认为在评价中应该将视角拓宽,面向小组,尊重个体,促成合作。反馈的形式可以是集体反馈和个别反馈。集体反馈其依据是反馈内容有一定的共性,个别反馈是针对个体身上的问题而加以反馈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反馈的时机,要立足学生学习需要(如遇到困惑无法继续下去,发现问题矛盾无法解释),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需要。

(三)导学互动

1.巡视指导,及时解惑。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根据教师的情境引导,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围绕提纲的目标进行自主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解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无论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自我约束意识,都难以达到高度自主学习的状态。所以教师应该做好课堂巡视,一方面确定巡视的重点,将中等生和学困生列为自主能力培养的主要对象,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保持真诚耐心的指导态度,尊重学生的层次性,避免用讽刺、挖苦等粗暴的语言刺激学生,让师生在共同探究问题中实现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注重课堂评价的运用,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严格要求,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并引导其进行反思,对于中差生应坚持鼓励为主,赏识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的进步,让学生在客观全面的评价中实现自我发展。

2.合作交流,互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实施“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和策略之一。怎样分组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如何引导才有利于组员间的有效交流,采取何种评价方式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交流,这些都是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例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分组具体情况为其设定具体学习任务,并鼓励各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跃思路”,实现对勾股定理的合作探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上的平衡。如师生关系(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该以指导者、参与者、评价者的角色出现,相信小组集思广益的力量,并在与各小组的平等沟通中营造“导学互动”的氛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是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关键,教师应平衡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无论是在互动讨论还是在教学评价中,都应该充分认识个体与集体的价值,让学生不仅能够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发展,也能够融入集体,为共同的合作成果而努力)。

3.归纳总结,构建网络。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极强,在“导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独立地讲授知识点,而是应从教学体系出发,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提炼精要,根据知识点之间前后的关联性,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在“特殊三角形”一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为学生分别讲解了“图形的轴对称”“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渗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图形对称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推论勾股定理等,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形成内在逻辑,最后在知识归纳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内容系统地纳入到导图中来,进一步加深知识印象。

例如,三角形的思维导图设计,如图3所示。

“导学互动”中教师给出思维导图样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兴趣等自己设计,从而提高参与度,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所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评价和交流,从而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找到了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导致问题形成的具有原因,并根据“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几个环节,深入分析了具体实践对策。总之,不同的数学教师对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认识和运用是不同的,但对该模式的价值和作用都是认可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加以践行。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

[2]王楠.“導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9):43.

[3]葛培福.初中数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分析[J].学周刊,2017(29):111-112.

[4]尤进芬.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

[5]王静.“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J].学周刊,2017(24):110-111.

[6]张冲.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115,130.

[7]孙国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4):59-60.

[8]李楠.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科技展望,2016,26(13):322.

[9]赵晓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107.

[10]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0):111-112.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教学效率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