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型和乙型肝炎合并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观察

2018-12-04段红光范津菘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毒学检测值丙型肝炎

段红光 范津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 开封 475003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均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嗜肝病毒疾病的一种,其均可能会引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肝细胞癌等疾病,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1~2]。而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象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且两种病毒合并感染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临床上必须予以更多的重视[3]。为提高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采用抗病毒方式对收治的患者进行治疗与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HBV/HCV合并感染者9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6.5±5.2)岁;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90例单纯HBV感染者为对照组,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7.1±5.6)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后续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4]

纳入标准:(1)HBV/HCV合并感染:患者均为血清HBsAg、抗HCV及HCV RNA阳性的代偿期肝病患者;(2)单纯HBV感染:患者HBsAg呈阳性,且为超过6个月的代偿期肝病患者;(3)所有患者就诊前6个月内均未行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治疗;(4)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患者均对本研究药物耐受;(6)患者均意识清醒,且无精神疾病,可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排除不符合上述标准者;(2)排除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排除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4)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或临床资料不全者;(5)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HBV、HCV血清标志物检测

以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免疫法联合检测方式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选用北京百万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C506-SM-3的自动酶标抗原体测试仪进行检测,试剂及分析仪均为配套产品;HBeAg及HBsAg设半定量,以测试纸超过2.10S/N为阳性。

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HCV血清进行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试剂由南京贝森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SBJ-H0219,同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各项操作,以测试纸超过100拷贝/mL为阳性。

1.3.2抗病毒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利巴韦林联合PEG-IFN-α2a(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即给予患者利巴韦林胶囊(生产厂家: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908)1.5g,口服用药,1次/d;同时给予患者PEG-IFN-α2a(生产厂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91019)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其中完全应答:HBeAg、HBsAg定量检测值与HCV RNA检测值明显下降,且HCV RNA检测值下降程度不低于2log10;部分应答:HBeAg、HBsAg定量检测值与HCV RNA检测值有所下降,但HCV RNA检测值下降程度未达到2log10;无应答:HBeAg、HBsAg定量检测值与HCV RNA检测值无明显变化;反弹:治疗后HBeAg、HBsAg定量检测值与HCV RNA检测值。以完全应答率+部位应答率=病毒学总应答率。

复发标准:以治疗结束时患者HCV-RNA检测结果呈阴性,随访结束后中转阳性为复发。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的处理方式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与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毒学特点

观察组HCV 毒株80株占88.9%,混合优势病毒株12株占13.3%;观察组患者HBeAg阳性率为24.4%(22/90),对照组为54.4%(49/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6.96,P=0.000)。

2.2 两组病毒学总应答率对比

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毒学总应答率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毒学总应答率对比

组别例数完全应答部分应答无应答反弹总应答率观察组9053(58.9%)24(26.7%)13(14.4%)077(85.6%)对照组9041(45.6%)23(25.6%)22(24.4%)4(4.4%)64(71.1%)χ2值5.53P值0.019

2.3 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共29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溶血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7例,血小板减少8例,白细胞减少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对照组中共10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白细胞减少3例,溶血2例,血小板减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82,P=0.001)。

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共39例复发,复发率为43.3%;对照组中共14例复发,复发率为1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71,P=0.000)。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发异性感染的病原体,现阶段临床上尚未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制,通常认为与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复制对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及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对蛋白合成进行阻碍,使得肝细胞发生受损、变性坏死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经血液、性及母婴传播。

综上所述,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优势病毒株为丙型肝炎病毒,且丙型肝炎病毒株可对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复制进行有效抑制,而给予患者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与PEG-IFN-α2a联合治疗则具有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但治疗后易复发,并易引起较多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病毒学检测值丙型肝炎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