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2018-12-03王来华崔政敏王婷

职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调研

王来华 崔政敏 王婷

摘要:本文就山东省7所技工院校创业及创业教育情况的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汇总,分析山东省技工院校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创业 创业教育 调研

课题:本文系2016年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课题“技工院校创业培训课程开发技术研究——以‘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为例”(编号:2016079,主持人:崔政敏);2016年山东省教育厅课题“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编号:J16WG512,主持人:孙泽涛)研究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工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笔者对山东省7所技工院校师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学生对创业的认知状况、创业教育现状、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业存在的问题等,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调研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山东省山东劳动技师学院、山东技师学院、济南冶金学院、济南技师学院、山东服务技师学院、淄博技师学院、山东日照市技校7所技工院校的师生进行调研。共发放教师问卷58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调研问卷560份,去掉无效和未交的问卷,共得到有效答卷509份,有效率为91%。

二、调研分析

对调研问卷回收进行统计分析,将相似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结果如下。

1.学生调研结果分析

(1)创业兴趣浓厚,创业认可度高。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对创业很有兴趣的同学占80%,“兴趣一般”和“没兴趣”的同学只有20%。在创业的出发点方面,兴趣和愿望占比最高,达到30%,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自身价值、提升社会地位各占20%多,无合适岗位的无奈选择仅占4%,说明创业是学生的积极行为,不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选择。

(2)资金、经验缺乏是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对毕业生创业困难因素调查显示,有超过65%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缺乏,其次是经验和管理能力不够。说明毕业生在创业时除了资金以外,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经验和管理能力,而技術、知识等方面的比例相对较低。

(3)学生对创业培训期望度高,但当前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从调研来看,认为创业教育有必要和很有必要的占85%,认为创业培训对提高创业能力用处很大的占52%,说明学生对参加创业培训充满期待,迫切希望通过创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但对当前创业培训效果的调研中,对创业教育的不满意程度接近50%,对创业培训课程SIYB有近80%的人不了解。高达80%的学校没有专门开设创业课程,而是融合在就业指导和其他课程之中。学校创业教育急需加强。

(4)创业人员需要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学生普遍认为:创业所需要的素质远比单纯就业所需要的素质更多更全面,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丰富的社会关系、自信的品质等缺一不可。80%的学生在创业时机的选择上是先就业,等积累一定经验以后再创业。说明在创业方面学生普遍比较理性。

(5)创业培训中实践教学方式受到学生欢迎。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希望通过创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教育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商业知识的应用,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学生更喜欢体验性强和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应该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多项选择中,企业家座谈、编写商业计划书、商业活动、参观小型企业等实践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选择比例分别为80%、67%、60%、50%。而纯理论性的讲解只有不超过的20%学生选择。在学校如何扶持大学生创业调研中,营造创业氛围、将创业教育融入现行课程体系、组织社会实践、提供创业资金、加强创业孵化等受到受访者普遍重视。

2.教师调研结果分析

(1)大多数认同学生创业,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不认同。通过调研,绝大多数教师认同学生创业,也有20%的教师不认同学生创业,认为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学生创业不太现实。有65%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但也有3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或“可有可无”。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这一新鲜事物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创业教育表现冷淡,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创业教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课程是开展创业培养的载体,承载着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但调研院校中有41.7%的学校课程体系中没有体现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仅有12.5%的调研院校课程体系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有校本自编创业教材的仅占11.1%,38.9%的调研院校没有专用教材,只是用国家教育部编写的德育课程教材。授课过程中,创业教育没有大幅度融入教学过程,偶尔融入的占到70%。交谈中许多教师反映,很多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并不非常明确。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数量很少,而且还仅仅停留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层面上,并未将创业教育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素质与创业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创业氛围不浓厚。技工院校对创业非常重视的仅有15%,有重视但程度不高的占70%。认为学校创业氛围不浓厚的占到75%。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的调研中,51%的教师认为在校生的创业积极性和热情很高,但有77%的教师认为学生创业成功的比率偏低,学校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4)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缺乏。教师是创业培养的关键环节,创业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从本次调研来看,68%的创业培训教师为就业指导教师或学工办教师,培训教师中参加过创业培训的比例仅为31.9%,98.6%的教师自身没有创业经验。师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技工院校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瓶颈。

三、山东省技工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提高对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当前技工院校创业氛围不浓厚,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领导对于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行创业宣传和教育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创业协会和创业大赛未引起足够重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创业教育成为自觉行动,必须首先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创业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鼓励学生通过创业缓解就业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业教育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由“重分数”向“重素质”转变,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应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创业协会多开展创业活动,多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入校举办创业讲座,重视各类创业大赛的开展,从而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

2.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师资力量

优良的师资是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讲,创业教育在国内开展的非常晚,尚未形成适应当前形势的优良师资队伍。授课教师多为就业指导教师或学工办主任,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有创业经验的更是凤毛麟角。师资缺乏成为了当前困扰创业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当前,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聘请优秀的创业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者客座教授。兼职教师通过授课或讲座的形式,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以及切身体会,和学生分享创业过程的成功与艰辛。二是加大创业教师培训力度。对教师进行SIYB等系统创业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甚至可以把取得创业培训证书作为担任创业教师的必备条件。三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丰富教师一线企业工作经历,积累创业案例。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形成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

虽然当前很多学校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体系也加入了部分创业类课程。但是总体来讲,课程体系不规范、不健全,课程设置不科学。创业教材缺乏,课程内容随意性大。大部分创业培训都是泛泛而谈,没有与具体专业课程相结合。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的目标并未落到实处。授课方法呆板,没有摆脱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比较大。

要深化课程改革,首先根据创业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倒推需要开设的课程,形成规范合理的课程体系。借鉴SIYB创业培训模式,将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通过专业课程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業培训带动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办模拟公司、编制创业计划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高年级学生要亲自体验创业过程,从公司选址、目标规划到注册流程等,让学生能从活动中深刻认识创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企业共同编写合理的创业培训教材。

4.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

资金、经验缺乏是阻碍当前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要积极发挥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基金、信贷、风投、参股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学生创业企业资金问题。要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给予创业学生的各种优惠政策,协助困难学生申请扶持资金和无息贷款。学校自身也要设立一定数额的创业基金。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分店连锁、占有股份等多种方式协助创业学生解决经济困难。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业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