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8-11-19王海娟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实施策略

王海娟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应从师生思想观念、课程结构、课堂教学环境及课程评价体系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时代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应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健康第一 学校体育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38-02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建设、复兴的重任。学生体质健康一直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质、技术、技能”为中心的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需要,时代呼唤新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健康第一”就是在这种时代需求下产生的,其优越性是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理念,确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及内涵

“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学生身体整体水平不良的状况下,195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改革开放初期,学生体质健康仍没有长足长进,1982年“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重新被提出,进一步突出其重要性;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清晰明确、可遵循的大方向;21世纪,“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变化,即“以人为本”,强调授课对象的主体地位;十八大后“健康第一”理念有了更大外延,即全民族健康理念,不论从政策上还是具体实施上都已经把“健康第一”上升到全民维度,不仅仅重视青少年的健康体魄,同样也重视全国人民的健康状况。[1]

社会的高度文明和发展使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更全面的概念,即生理、心理及社会三维度定义。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最终核心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忽略了“健康”的实质内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就是要把“健康”放在首位,给予高度重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掌握了基本体育技能,还能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健身方法及健康心理。

二、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内涵

学校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内涵是“以人文本,健康第一”,其中“以人为本”核心是从人文角度出发,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人格与尊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真正目的。“健康第一”即以体育为手段,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完善心理健康、加快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身体素质”“体质”的某一方面的促进。“健康第一”突出了体育的本质功能,表明学校体育的真谛所在。[2]“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使体育教学由教师教转变成指导学生学,由注重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转变成更多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三、学校体育教学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策略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课程结构体系、教材体系、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着手解决,才能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在实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革新思想,转变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新课改的全面开展,体育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迫在眉睫,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强调技术动作的结构、顺序及如何学习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课堂内容循规蹈矩、单调乏味、气氛沉闷,这种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对体育健身、健康的需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教师,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教育行为受到教育思想的影响,只有他们真正理解思想内涵,才能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落实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师首先应将自己定位为“教育者”而非“教练员”,“教育者”应具备一定知识储量,既掌握体育知识,又兼具“多能”本领,不再是传统的培养“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育教员,而是从健康观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2)以健康为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体育学科教育目标,以及课程结构能否符合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而且要考虑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发生多次重大转变,“健康第一”是新时代优化课程结构的目标导向。体育教学转变应从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着手,构建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学体系,以“健康第一”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3]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被迫学变成我要学,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协调学生身心发展与精神发展的统一,实现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

(3)学生重新认识健康的重要性。多数学生对健康的认识片面地停留在“身体无疾病,体质好”的层面上,这种认识明显偏离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学校体育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体育知识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教师课堂传授的体育知识,培养健康意识,强健体魄,通过体育课堂教育,掌握调节生理及心理健康的方法,确立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现代大课程观。

(4)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体育课堂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体育课堂需要的冷冰冰的教学场地与器材设施等,软环境主要指任课教师的仪态、姿态、情绪及师生间、生生间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教学中的区别对待,注意到学生层次、体质特点的差异,运用激励性语言鼓舞学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良好的教学情绪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课堂情绪直接影响学生上课心态,为了更好地完成一节课,体育教师应该不断采取多种措施调整自己的情绪,使之达到最佳上课状态。最后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5)创建新的体育课程学生评价体系。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目标、原则对体育的“学与教”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估和考核,再进行课程调节。[4]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任课教师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手段,评价目的是督促教学不断改进,取得教学效益最大化。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同时,教师还应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多角度进行评价。体育教师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分层次制定评价等级,既有测试成绩的绝对性标准,又有相对性标准,将各类标准评价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实现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多元化。

四、结语

学校体育教学关乎青少年体质、心理健康,关乎国家发展,甚至是关乎全民族的未来,其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是所有体育工作者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顺应时代发展和需求,重新诠释了体育教育功能和健康实践本质,其实施有赖于一线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生意识的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更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温翠娟,杨蕾.我国“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和意义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

[2]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方儒钦.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4]廖勇胜.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18-119.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实施策略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