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杭本科院校大陆学生赴台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2018-11-19叶慧伶马柳诗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叶慧伶 马柳诗

摘要:随着台湾地区新领导人的上台,引发台湾高校招收大陆学生规定的变化,作为两岸青年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选取杭州师范大学赴台学生为调查样本,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运用推拉理论等分析陆生选择赴台学习的原因、学习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赴台学习 调查分析 推拉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003-04

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特别是教育文化交流成为重要途径之一,2010年8月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各方面交往的有序推进,台湾当局取消招收大陆学生的禁令,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两岸高等教育的实际,优先推进了文化与教育的交流,达成了两岸高校学生的学分互认机制,促进了两地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交流。然而,进程中仍有众多强制性的规定(“三法六项”等)对大陆学生赴台学习交流带来较大的阻碍。

杭州这座城市早在2008年就与台湾南投县结对交往,两地的“西湖”与“日月潭”成为姐妹湖,龙井茶与日月潭茶成为姐妹茶,灵隐寺与中台禅寺成为同源禅寺,并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两湖论坛,在经贸、农业、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合作。杭州师范大学作为杭州市属唯一综合性大学,在2012—2016年五年间也先后与台湾的台湾屏东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南方大学和台湾正修科技大學6所大学建立了学分互换、学术交流等合作交流关系。本文对五年来交流的147名赴台大陆学分互换交流学生学习的前期准备、学习适应和总体感受三个阶段的六个内容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利用分析人口流动的常规理论——推拉理论,对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一、研究内容和基本理论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满意情况、在台学习的经历和选派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统计(年度交流数、交流学校),学习准备(信息获取渠道、费用准备、学校选取),环境适应,学习目的和经历,吸引和排斥因素分析,后期发展研究六大方面内容。

(二)样本采集情况

2012—2016年五年间杭州师范大学赴台交流学习短期项目交流(一周左右时间)和学分互认交流学习(一个学期及以上)学生共183人。本次调研以学分互认交流生147人为样本,发放问卷129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符合统计分析数据的有关要求。

(三)推拉理论——吸引因素分析

一是台湾自然资源及本土文化的吸引力。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地形复杂多样,四面环海,孕育了各种海岸地形;自然资源丰富,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台湾;文化丰富多彩,以闽南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以及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在台湾共处融合;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吸引力使想要拓展个人视野、体验台湾生活的大陆学生选择了赴台交流学习。

二是台湾高等教育特色。注重与国际接轨,专任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有留学经历;注重与市场接轨,注重产学研结合。特别是在科技型大学,学校会依据区域产业的需求, 整合校内外优质的资源,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及实用技能的人才为目标,课程规划力求实用性,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使毕业学生能胜任产业科技需求,具有创新研发与制造的能量,完全符合市场要求。

三是相比留学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台湾读书费用相对较少。

二、调查内容分析

(一)赴台信息和所赴学校调查

2012—2016年学生交流人数统计

图1

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学校学生赴台学习交流是在2010年8月台湾当局取消招收大陆学生的禁令,且2011年9月已有首批陆生赴台后的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短期交流和学分互认两种项目同时开展。五年间以学分互认交流模式比较稳定,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学校选派学生赴台交流学习。在赴台学习交流的两个项目中,以学分互换较为稳定,也是以下研究的基础。2016年下半年后项目处于停滞状态。

以学分互换学生交换为例

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学校近五年的学分互换交流项目仅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和台湾正修科技大学三所学校开展,且学生交流基本上在前两所师范大学。

(二)学习准备(信息获取渠道、费用准备、学校选取)

(1)从赴台学习信息获取来源情况看(图3)。

图3

在有效问卷中,学校选派的交流生100%皆为学校合作项目,学生赴台学习信息的来源主要为学校网站和教师推荐。说明学校的相关政策及信息公开,老师的建议是学生选择赴台交流学习的很大推动力。

赴台学习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学校网站,其次是教师推荐,看来学校在推进两岸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是93%的受访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是近年来学校推进国际化教育的有力证明。

(2)从图2也不难得出,学生选择赴台交流学校限制比较大,仅是学校签订合作的三所大学,但是三所学校在台湾地区的排名除了台湾高雄师范大学靠前外,其他比较靠后。

(3)从交流学生的学费来源看(图4)。

图4

赴台交流的学费来源自费(父母资助、个人储蓄)占绝大部分。经济因素对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讲是主要考量点。想要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台湾是一个经济压力稍小的不错的选择。从图4中也可以看出,台湾学校缺少奖学金的申请机会,成为学生排斥的因素之一。

另外,在台湾交流学习对外语听说能力要求低,且有共同文化基础,大陆学生较为适应在台湾的生活。

根据台湾“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①,大陆学生在台“打工就业”被从严解释,“不允许陆生在学期间打工和兼职”,连担任研究助理、助教等都不允许,从而使大陆学生失去了与指导教授深入交流的机会。此外,在台生活费用成本太高、无法办理医疗健康保险、住宿紧张、手机办理和金融服务不到位也成为在台陆生生活困扰的因素。

(三)学习目的和经历

(1)赴台学习的原因(图5)。

图5

调查结果显示,拓展个人视野、增加学习经历、提升学习能力、体验台湾本土文化是大陆学生赴台交流学习的主要因素。

(2)学习收获(图6)。

图6

调查结果显示,大陆学生在台湾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了解台湾、培养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解决问题技能、专业知识扩充以及团队合作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

(3)台湾的总体体验(图7)。

图7

从图7可以看出,大陆学生对台湾的总体体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台湾本土的自然风光、饮食服务以及对商品的高性价比,但是在对于台湾民众的支持度、咨询服务等方面体验不佳。

(四)环境适应,面临困难和适应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地域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地方方言不通、思想情绪是占比较高的实际困难。同时,政治因素以及交通设施的不便利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图8)

图8

(五)推拉因素分析

(1)两岸学生共同话题(图9)。

图9

调查结果显示,在两岸学子的交往中,旅游是最受欢迎的共同话题。除此之外,消费购物、娱乐新闻等消遣性活动的话题讨论也能激起两岸学生的交流兴趣。国际新闻、政治议题等略带敏感性的话题交流较少。

(2)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存在的障碍(图10)。

图10

(3)从学习的收效值来看。

大陆学生对赴台就学的整体收益预期不高,虽然赴台求学,学费相对低,但所有经费得靠自费,而且生活成本相当高,对于就业没有任何优势,导致绝大部分学生放弃了赴台深造的想法。

四、后期发展情况分析

赴台交流学生的目的还有借机观光旅游和了解台湾,真正在专业学习上有所收获的目的性不是太强,这势必影响学生后期的升学意愿。综合调查结果,我们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如下:

(1)地域差异。包括由地域差异产生的交通不便利、语言文字交流不同、文化习俗等隔阂;学校方面对此缺乏重视,没能及时把握追踪赴台大陆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辅导。

(2)经济因素。大部分学生交流学费来源于自费,没有奖学金资助,台湾方面明确不能发放奖学金,经济压力使部分学生对赴台交流学习望而却步。建议尝试通过各种形式减轻学生赴台交流学习的经济压力,如,台湾院校可以通过对品学兼优的大陆学生进行补助或奖励等形式提供资助。

(3)教学质量无法保障,两岸学历、学位的互认进程缓慢。在这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制,推进两岸学历、学位的互认进程;成立專门监督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4)台湾地区不同政党对两岸相关政策的推进情况。交换生数量的变化与马英九第二轮当权具有很高的重合性,政党的轮替使得大陆学生赴台交流面临严峻考验,成为大陆学生赴台所遇的最大障碍。台湾当局应适当调整在两岸这一交流活动中的角色,放宽高等教育对大陆开放政策。

(5)大陆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根据USNews2017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共有110所进入国际前1000名排名,其中中国内地87所,中国香港6所,中国澳门1所,台湾16所;另外,进入国际前200名排名的,大陆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7所,而台湾只有台湾大学一所;大陆高等教育的提升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削弱了赴台交流借鉴学习的需求。

(6)学生期望值在不断提升。大陆学生对交流学习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随着大陆高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学生的自我认可度越来越高;其次,选取学校的排名不高,特色不明显,专业选择范围不大,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最后,大陆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可选的世界名校也越来越多。

综合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不难发现,大陆学生赴台交流过程中的适应性比较好,尤其在学习、生活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精神状态。同时,在分析交流人数和年限上可以得出:两岸学生交流仍然存在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影响着交流的深入和扩大。如何扩大两岸青年学生学习、文化交流的成果,社会、高校如何在这些关键因素解决上发挥作用,从而推动两岸青年学生学习、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亟待思考。

五、建议和思考

由国际化向两岸化的过渡将是两岸高校都不可回避的历程,影响两岸学生交换学习的各种因素不可忽视。要把赴台交流学习从开阔大陆学生眼界和提升个人能力的认识,上升到青年学生认识台湾、了解台湾和两岸青年学生相互交流上来,上升到为学生未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流奠定基础的认识上来。

政府方面:需要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提供政策保障。2016年一向对大陆学生赴台交流持反对态度的民进党在台湾上位。民进党很难突破对赴台大陆学生“三限六不”②的就学政策立场,包括将大陆学生纳入“健保”范围③;加大不利大陆学生利益的限制性规定的出台,甚至对台湾方面招收院校有所限制,这些都是阻碍交流的因素。

高校方面:两岸高校在相互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地方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展,精心安排,必将推动两岸青年学生的教育与文化项目发展,特别是选择在世界名校排名中高于大陆的一般院校和特色鲜明的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建立符合学生交流需求的长效管理机制,搭建数据信息交流平台。

社会方面:要把“通过青年人的交流增进民间认识和理解,是双方良好愿望”,推动开放两岸青年学生教育与文化交流作为共同愿望,要力排“台独”势力渗透、“间谍”策反等社会干扰因素,全力呵护刚起步的两岸青年学生教育与文化交流项目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2010年台湾发布“陆生三法”(即“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

②“三限六不”政策(限制采认高等学校、限制来台陆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不加分优待、不影响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和不得报考公职考试)。

③蔡英文支持大陆学生纳保,马英九讽刺其终于开了金口[OL].中国台湾网,2015-12-08.

参考文献:

[1]郑蔚.闽台高等教育生源互动的现状与对策探究[D].厦门大学,2011.

[2]孙立及,吴亚明.两岸聚焦:陆生赴台仍曲折[N].人民日报,2013-07-04.

[3]黄黎洪,吴秋钦.台湾高等教育的两岸化:陆生赴台学习满意度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4]艾明江,位鸣玉.大陆青年学生在台湾的社会交往现状分析——基于大陆 “交换生”群体的实证调查[J].台湾研究集刊,2014(2).

[5]张宝蓉,邹莎.台湾高校招收陆生的实践困境与纡解策略[J].台湾研究, 2012(6).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某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资源库设计与使用调查分析
在缅中国留学生学习调查与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