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心得

2018-11-14王悦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高中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课改的逐步发展,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还要将计算机思维、信息意识与社会责任融入进去,本文就此分析了将核心素养有效融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措施,例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与信息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与数字化能力、通过信息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 引言

改革后的信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将社会责任、计算机思维以及信息意识融入教学目标当中,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通过这几种核心素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字化运用能力,提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让学生具备信息意识。

二、 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与信息能力

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学生对于各种信息的敏感性,看其是否能够准确辨别信息内容,掌握信息的真正价值。通过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能够引导学生的顺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及时感知到各种信息内容,通过科学方法来收集和处理信息,并能够准确判断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掌握信息所能引发的连续反映,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依据。为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找出和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以及学生的切身感受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信息相关内容与特征时,可以通过上课铃声来作为引题,通过铃声意味着上课来让学生了解铃声就是一种提醒上课的有用信息。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变化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随后在告诉学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也可以是一种信息,从而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各项内容来联系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于信息的认识。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其实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应用到计算思维,为此教师在高中信息课堂中可以带领学生感知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进行学习、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合理创建一些教学情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提高。比如教师在课堂中教授学生制作加工动画和视频信息时,可以将一个小动画播放给学生,随后在让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内容在动画中进行活动,通过什么原理来运动的?随后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在学生递交研究结果后,教师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研究结果。通过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与团结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 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与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能力与创新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与信息资源来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同时能够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来科学管理相关的信息内容,同时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随着近年来各种新型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化教学也逐渐在高中课堂中普及开来,尤其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高中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合理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设备,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微课渠道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数字信息资源,从而进行科学利用,学生通过持续的学习积累将更多的信息知识传授给大众,这也是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数字化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机器人的足球竞赛,同时将学生的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行讨论该如何去做,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灵活利用各种网络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设置相应的比赛标准与要求,同时让学生在网络上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合理解决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进行数字化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通过信息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信息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就是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自律行为与文化修养,从而让学生学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不断成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形成有效约束,让学生自觉按照相关信息标准做事,将社会道德作为底线,无论是在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从而保证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为我国的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道德教育,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通过Photoshop来制作课本封皮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的各种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利用这些素材来进行创作,通过传输正能量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相关信息。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将大量的正能量视频在课堂中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是非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的改革,高中信息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要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加入教学内容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彦龙.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心得[J].中华少年,2018(13):124.

[2]王书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J].考试周刊,2018(18):144.

作者简介:王悦,中学二级教师,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颍上一中。

猜你喜欢

高中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