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知教育思想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8-11-14陈桢韦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培养

摘 要:幼儿时期是一个道德素质、行为和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一个孩子就像一个种苗,必须长期培养,否则就会被损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行为习惯贯穿在生活和活动中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真正会做。”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时期;良好习惯;培养

一、 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最好的时期

儿童早期的关键是形成一种习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的性格和习惯是最好的时期。他在《创设乡村稚园室言书》一文中写道:“自从幼儿园诞生以来,世界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自从蒙台梭利毕业学习于幼儿教育以来,世界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渐渐地,幼儿学者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的所有重要习惯最有可能在六岁之前被培养。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不易改,倾向不易移,态度不易变。”在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中,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了生命教育理论。他认为各种知识都是生活中最好的。许多习惯应该是一样的。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生命教育”,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就是教育的场所。这一切都是关于生活书籍、学习和技能。自人类以来,社会就是一所学校,生活就是教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例如午饭后,当孩子们穿衣服时,称赞她的漂亮衣服,并说弄脏了就不好看了。玩桌球玩具后,问孩子玩具是否整齐,并让孩子试着整理东西。在儿童游戏活动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要求自己,克服一些不良的习惯。比起传统的说教,这更有可能激起孩子们的共鸣。

一个好习惯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养成的事。培养并不难。它需要极大的毅力,需要不断加强。尤其是孩子们在小班时,他们基本上没有自我控制的意识,所以他们需要大人的提示和帮助。对于孩子“拉椅子”的现象来说,我们首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已经被磨损的椅子,并讨论如何保护这些椅子。经过商榷,我们一致认为“轻搬轻放,如果是已经倒下的椅子要及时扶起来”。制定规则后,我们要训练孩子们正确地搬运椅子。其次,要观察幼儿在移动椅子过程中的行为情况,并确认及时对遵守规则的孩子进行表扬,要是违反了规则的孩子教师应及时纠正他。而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应该在孩子们理解和执行之前多次重复。教师应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要具体、面向生活、可操作。

二、 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影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因素。它们通过不同方面、不同渠道影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成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地影响到儿童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年人是否重视它,教育方法是否正确,首先是一个概念问题。儿童习惯的养成需要成人的注意。有些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和照顾压力渐渐加大,却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放任自流。成人的不正确观念会反映在儿童心中,成为儿童的观念。一些家长公开宣布,他们的孩子在进幼儿园时应该吃好睡好,多学习。其他方面无关紧要。这种对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熟视无睹的做法,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效果。

其次,每个人的环境影响因素在特定环境中,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干净整洁的房间和家庭,独立的用餐环境,使儿童受到感染。儿童善于根据良好的行为习惯模仿成人和同伴。直接的例子是让他们学习并有效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 在实践中锻造出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验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训练形式,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抽查教育,让孩子体会健康的重要性。良好的健康习惯不可能一夜之间养成。只有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纲要》指出,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微妙的特点,日常习惯的养成尤其应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儿童的卫生习惯。在洗手之前,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在吃东西之前和之后洗手,以防止疾病进入口腔。吃饭时,提醒他们不要挑食物,不要把食物掉在桌子上或地上,保持干净。记得饭后漱口,不要做剧烈运动。午睡时注意轻动轻语,按时睡觉和起床,不影响他人。当游戏是手工的时候,把纸屑扔进废纸篓,活动结束后组织自己的教具和玩具,运动后不要猛喝开水。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比较好的习惯带来的优点和坏的习惯带来的缺点,亲身体会养成好的健康习惯的重要性。

四、 重视家庭的教育也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合作同样也是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单是以教师的片面努力是不足以的。它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来自家庭的合作,才能产生不错的教育效果。只有家庭教育的步伐同步,达成共识,才能十分有效地形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与父母的频繁交流,父母已经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发挥家庭共育栏的作用,帮助家长正确地树立教育观念和态度与方法,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儿童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家长还应成为儿童习惯培训教育的督察人员,并与教师合作,促进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陶行知认为:“学生需要做的是让老师携手合作。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应该由老师分享。学生应遵守的规则,老师应携手并進。”父母也应该这样。俗话说“言不如行”,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眼里也很重要。父母的言行、观念和文化的修养一直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他们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是一项十分久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有两种极端的儿童心理,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其次,期望太高。”“忽视”在儿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是不可取的,但不能指望养成习惯会很快,还必须尊重儿童的特点,正面直视养成过程中的不断重复。因此,要培养好孩子的习惯,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包容和掌声,更多的关心和细心,更多的耐心和爱。

作者简介:陈桢韦,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千灯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培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党员干部要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