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6年民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调查与分析

2018-11-13徐红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年均值影响力民办高校

徐红萍

(三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江苏南京 210012)

0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创办了最早的4所民办高校——北京民族大学(1984年)、北京城市学院(1984年)、西安思源学院(1987年)、三江学院(1992年),随后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教育部文献统计,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2 631所,其中民办高校735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共416所。可见,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民办高校学术阵地和窗口的学术刊物——民办高校学报和民办高校内刊,立足自身学科特色,推出了一些学术影响力较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科研成果,这些学术刊物已经成为我国学术刊物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其出版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既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

民办高校内刊目前没有进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因此对民办高校内刊的评价缺乏客观评价数据。为了解民办高校学报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几大数据库,发现:目前从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角度来评价民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还没有。因此,笔者根据2014—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年报》),对4家民办学报在2014—2016年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提高学术影响力的建议,以期为民办高校学报调整办刊策略、提高学报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全国民办高校学报有《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湖北函授大学学报》4家,这4家学报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年报》中的统计数据分为4大类:复合影响因子各类指标、综合影响因子各类指标、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各类指标和其他各类指标[1]。限于篇幅,笔者选择了4大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及排序;综合影响因子、影响力指数CI值及排序、JMI值;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下载率,采集4家民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1 复合类指标

复合统计源由期刊统计源、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会议论文统计源构成,基于该统计源的计量指标称为复合类指标。复合类指标有复合总被引、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2]。复合影响因子(U-JIF)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复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2]。

1)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见表1)。

表1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

由表1可知,4家民办高校学报2014—2016年复合影响因子在0.065~0.365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1家复合影响因子上升,3家复合影响因子下降;2016年4家都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每家学报3年均值在0.319~0.076之间,可见每家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3年均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都悬殊较大,这说明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值存在不平衡性。4家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年均值在0.200~0.238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复合影响因子均值下降,2016年复合影响因子均值上升,且远远超过了2014年复合影响因子,这说明4家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

2)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排序(见表2)。

表2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排序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期刊学术状况,《年报》对每个学科期刊按照复合影响因子进行了排序。由表2可知,《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2014—2016年排名在219~469名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3家排名下降,1家排名上升;2016年1家排名下降,3家排名上升(3家排名远远领先于2014年排名);每家学报年平均排名在249~411名之间,可见个刊在学报群中的排名和年平均排名相差都较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16年排名在234~250名之间,该学报3年平均排名为241名,可见该学报整体情况排名不容乐观。4家学报2014—2016年年均排名2015年下降,2016年上升,且2016年名次远远领先于2014年,这说明4家民办高校学报复合影响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

2.2 综合类指标

综合统计源是指期刊类统计源,既包括人文社科类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工作实践型期刊,也包括引证人文社科期刊的科技类基础研究型、技术研究型、技术开发型、研究层次综合型期刊。基于综合统计源的计量指标称为综合类指标。综合类指标有综合总被引、综合影响因子、综合他引影响因子、综合5年影响因子、综合即年指标[2]。

1)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综合影响因子(见表3)。

表3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综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MS-JIF)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4],体现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客观反映期刊在综合学术统计源的学术影响力。

由表3可见,4家学报2014—2016年综合影响因子在0.026~0.235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4家学报综合影响因子都下降;2016年4家学报综合影响因子都上升;每家学报3年均值在0.035~0.163之间;4家学报最低综合影响因子、最高综合影响因子以及均值都相差较大,最高值分别约是最低值的9倍、5倍。4家学报综合影响因子年均值在0.070~0.127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综合影响因子年均值下降,2016年综合影响因子年均值上升,这说明4家民办高校学报综合影响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

2)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指数CI值(见表4)。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CI,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和影响因子IF双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用于对组内期刊排序。期刊的CI值越大,该刊距组内“影响力最大期刊”的差距越小。为突出反映期刊对中高端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计算构成CI的TC、IF时,选用了《年报》中各学科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前60%的期刊、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不包括硕士论文。TC为总他引频次、IF为他引影响因子。

因影响力指数CI值排名只适合期刊组内比较,不适合期刊跨组比较,因此笔者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这3家学报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分两组分别比较,且没有计算4家学报每年的影响力指数CI值年均值。表4表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3家学报在2014—2016年的影响力指数CI值在9.207~28.221之间,相比前1年,3家学报影响力指数在2015年都下降;在2016年都上升;每家学报3年影响力指数CI值均值在10.708~21.663之间,3家学报影响力指数CI值和每家学报3年影响力指数CI值均值都相差较大,最高值分别是最低值的3倍和2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的影响力指数CI值在1.742~7.068之间,3年的均值为2.343;2015年影响力指数均值下降,2016年影响力指数均值上升。总体来说,4家学报影响力指数CI值呈上升趋势。

表4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指数CI值

3)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指数排序(见表5)。

表5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指数排序

为全面了解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指数CI值在人文社科类不同学科期刊群中的排名和排名变化情况,笔者采集了《年报》中的数据,如表5。因影响力指数CI值排名只适合期刊组内比较,不适合期刊跨组比较,因此笔者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3家学报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分两组分别比较,且没有计算4种学报影响力指数CI值年均值。由表5可知,《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2014—2016年排名在257~510名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排名2家上升,1家下降;2016年排名3家都上升;每种学报平均排名在291~454名之间;可见每种学报排名和平均排名相差都较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16年排名在232~257名之间,该学报3年平均排名为244名,可见该学报整体情况排名不容乐观。

4)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JMI值(见表6)。

表6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JMI值

量效指数(JMI)是某刊影响因子与该刊影响因子对应的发文量的比值,意义是平均每篇文献对该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JMI值越小表示发文规模很大而效用不高,也就是平均每篇文章对该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很小。因《年报》中2014年计算方法跟2015年、2016年计算方法不同,因此笔者根据换算关系将2014年4家学报的JMI数值775.076,1 215.311,2 251.429,23 494.253,分别转换为1.209、0.823、0.444、0.043。

由表6可知,4家学报2014—2016年的JMI值在0.017~1.587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学报JMI值3家下降,1家上升;2016年JMI值3家上升,1家下降;4家学报3年的均值在0.027~1.139之间。4家学报年均值在0.581~0.869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JMI均值下降,2016年JMI均值上升。总体来说,4家学报JMI值呈上升趋势。

2.3 人文社科类指标

人文社科统计源期刊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工作研究型期刊,基于人文社科统计源期刊计量的指标称为人文社科影响因子指标。

由表7可知,4家学报2014—2016年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在0.023~0.209之间,相比前1年,2015年4家学报影响因子都下降,2016年4家学报影响因子都上升,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年影响因子是2015年的2倍多,其他学报影响因子变化不大;每种学报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均值在0.029~0.145之间,最高值是最低值的5倍。4家学报年均值在0.085~0.104之间,相比前1年,4家学报影响因子年均值2015年下降,2016年上升。总体来说,4家学报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

表7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人文社科影响因子

2.4 其他计量指标

《年报》其他各类计量指标,从其他角度反映期刊的办刊规模、影响力、传播力等特征。其他计量指标有出版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可被引文献比、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引证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网络传播指标(Web即年下载率、总下载量)。

研究表明,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下载率3项评价指标在各评价指标中的权重之和可达98%,载文量在期刊评价中也有重要作用[3]。期刊在网上的下载量与下载率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调整办刊定位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笔者在其他计量指标中还调查了基金论文比和即年下载率(见表8)。

表8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是某期刊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可被引文献的比例。由表8可知,4家民办高校学报2014—2016年基金论文比在0.28~0.83之间,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较大;相比前1年,2015年1家学报基金论文比不变,3家学报基金论文比上升;2016年4家学报基金论文比都上升;每家学报3年基金论文比均值在0.32~0.69。4家学报在2014—2016年年均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45、0.49、0.57,显然年均基金论文比在逐年上升。可见,每种学报在纵向上的基金论文比和4种学报在横向上的年均值都在上升。

表9 2014—2016年4家民办高校学报即年下载率

Web即年下载率是指在统计年某期刊出版并在中国知网发布的文献被当年全文下载的总篇次与该期刊当年出版上网发布的文献总数之比。由表9可知,4家民办高校学报2014—2016年Web即年下载率在16~42之间,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较多;相比前1年,2015年4家学报Web即年下载率都上升,2016年4家学报Web即年下载率3家上升,1家下降,但相比2014年4家学报Web即年下载率都在上升;每家学报3年均值在19~32之间。4家学报Web即年下载率年均值在21~33之间,年均值逐年增加。总体来说,每家学报在纵向上的Web即年下载率和4家学报在横向上的年均值都在上升。

3 结论

3.1 4家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取得了一定成绩

4家民办高校学报中,3家学报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群中,1家学报在教育期刊群中,4家学报在各自的期刊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由影响力指数CI值排序和复合影响因子排序可知,3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600多本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群中,1家位于中上等,1家位于中等,1家位于中下等。这对于起步较晚、办刊时间相对较短的民办高校学报来说,已经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

3.2 4家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总体呈上升趋势

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排序、综合影响因子、影响力指数CI值、影响力指数CI值排序、量效指数JMI值、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下载率9项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基本是2015下降,2016年上升,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民办高校学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3.3 4家民办高校学报之间影响力不平衡

9项调查结果显示,4家民办高校学报之间,3家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报的影响力与1家教育类学报的影响力不平衡,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差距较大;3家较优的学报之间,每一项调查指标的单项值、每家的3年均值、4家的年均值中,最高和最低值都相差较多。

4 提高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建议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调查的4所民办高校有3所是综合性、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它既不同于研究型高校,又不同于技术应用型高校,而是兼具两类高校的优势特色。笔者根据民办高校学报的特殊性和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提高民办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建议。

4.1 对照《年报》自查自纠

通过利用《年报》数据调查4家民办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笔者发现:9项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年报》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民办高校学报编辑人员要认真研读《年报》中的各项数据,查找学报存在的不足,制订科学合理的措施,调整办刊策略,优化偏低的指标值,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当然,民办高校学报编辑人员不能片面强调某些方面的指标值,而要避免出现一味增加发文量、自引量、互引量,甚至要求作者刻意引用本刊论文,人为增加下载量,对论文内容和基金项目关联度、基金项目作者资格审查不严等学术不端行为,努力使学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4]。

4.2 创办特色栏目

民办高校学报要立足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特殊性,创办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学报。学术水平高、编校质量好、特色鲜明的学报,才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民办高校学报要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5]的办刊理念,避免学报同质化,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发展之路,突出“质量”“特色”尤其是“特色”对于民办高校学报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及意义最大,如《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民办高等教育”栏目、《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的“民办教育研究”栏目、《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栏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报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民办高校学报还可依据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创办特色栏目,带动专业建设;依据地方经济文化资源创办特色栏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依据合作企业创办特色栏目,推动技术研发。

4.3 尝试联合化、专业化办刊模式

我国416所民办本科高校仅有4家学报,其他民办高校都没有学报,但是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办了学术质量较高、功能类似于民办高校学报的“民办高校内刊”,这些学术性内刊完全用“内刊外办”的理念办刊,严格执行“三审制”“三校一读制”,认真遵守最新的《参考文献标注规则》《标点符号使用法》《量和单位、数字的规范使用》《插图、表格的规范使用》等规定,制订刊后审读制,努力提高内刊的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在2016年12月份以前,高校内刊可以进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有的内刊编辑部根据知网检索到的被引文献数量和相关公式,计算得到的影响因子常高于一些公办本科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如笔者所在的《三江高教》编辑部,每年都会统计这样的数据,并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办刊的积极性。

目前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只有4家,其中3家是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报,1家是教育类学报。尽管每家学报各有特色栏目,但除特色栏目外总体情况大同小异,存在“全、小、散、弱”现象,不符合“学术期刊应是有明确专业分工的公共平台”的定位。4家民办高校学报单位,可以与上述办得较好、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内刊单位联合创办“民办高校专业性学报”,通过规模经营、资源优化、品牌效应促进学报高质量、集约化发展,从而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部分民办高校特色专业的优势,又解决了部分规模大,质量高,但没有学报的民办高校的现实困难。目前,我国已有联合办刊取得成功的先例,如2011年2月,17家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综合性学报联合在中国知网以对纸本学报进行同步重组的方式推出了数字化“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天津市20余所高职院校联合创办了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6]。我国民办高校要学习联合办刊的成功经验,尝试联合创办“中国民办高校专业学报”“中国民办高校联合学报”,以扩大民办高校学报队伍、提高民办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使民办高校学报办刊规模平衡发展,从而使民办高校学报在推动科技创新、繁荣学术文化、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等方面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年均值影响力民办高校
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及受灾基本情况
2014-2018年巢湖水质氮磷含量与蓝藻水华变化情况探究
天才影响力
治污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