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2018-11-12杨朝晖何明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布托芬太尼受体

杨朝晖,黎 灿,何明新

(江西省芦溪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芦溪 3372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日常体育锻炼的普及,骨折也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疾病。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通常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也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1-2]。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剧烈且时间较长,术后镇痛所用的药量比较大[3-4]。临床上,单一用药会造成药物储积及药物依赖,并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5]。因此,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改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比较了单纯舒芬太尼方案与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方案用于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江西省芦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40例。纳入标准: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美国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及其他不适宜参与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21~54岁,平均(35.15±1.2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22~55岁,平均(36.12±1.16)岁;股骨隆间骨折26例,股骨胫骨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由同一课题组收治,采取相同的治疗处理方案。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率、血压等,并在有创压力下监测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予以氧气面罩给氧,5 L/min。两组患者行常规麻醉,于术毕前10 min经静脉给予镇痛液5 ml,使血药浓度迅速上升,平稳过渡到静脉自控镇痛起效时间;送麻醉恢复室并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锁定时间为0.25 h,背景剂量2 ml,负荷剂量0.5 ml。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规格:5 ml∶250 μg)50 μg,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自控镇痛泵静脉持续输注;观察组患者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规格:1 ml∶1 mg)10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 μg,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自控镇痛泵静脉持续输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剧烈;<3分为镇痛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镇痛较差[6]。采用Ramsay评分评估镇静程度,1分为烦躁不安静,2分为安静且合作,3分为能听从指令、嗜睡,4分为可唤醒的睡眠状态,5分为互换反应比较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1]。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术后6、12、24及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Tab 1 Comparison of VAS between two ±s, points)

2.2 两组患者术后Ramsay评分比较

术后6、12、24及48 h,观察组患者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Ramsay评分比较±s,分)Tab 2 Comparison of Ramsay scores between two ±s, point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3例,嗜睡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嗜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35)。

3 讨论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术后包扎和手术创伤等措施加剧了患者血液回流障碍和水肿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不利于病情及时恢复,因此在术后进行完善的镇痛十分必要[7-9]。

舒芬太尼是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为特异性μ受体激动剂;其与μ受体的亲合能力较强,镇痛作用较芬太尼更为显著[10];另外,其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能够保证较好的心肌氧供应。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舒芬太尼的特点是心血管稳定性,且具有无组胺释放及免疫抑制等优点[11]。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阻断剂,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激动κ受体,并对μ2受体具有阻断作用,而对μ1受体既有阻断作用又有激动作用[12];其具有较强的镇痛疗效,胃肠道反应及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小,并且药物依赖性低[13];且该药对μ受体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断作用,可以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12、24及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布托芬太尼受体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布托啡诺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