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与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2018-11-10朱倩沈丹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现代教育技术

朱倩 沈丹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失衡现象。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研究依据,剖析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失衡现象,探索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方法,构建生态因子之间的平衡,以期促进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大学英语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生态平衡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1]提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即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陈坚林教授对《课程要求》中的相关细节作了以下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是信息化教学,生态化课堂建设也是改革的重要部分,两者的结合能确保教学‘高效化和教学环境的‘生态化。”[2]信息技术进入大学英语教学,势必对组成该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地位、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破坏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本文将“教育生态学”和“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力争创设平衡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环境,促进语言教学的稳步发展。

1.教育生态学的概念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视角探求教育系统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核心内容在于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有利于平衡各生态因子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解读教育现状并解决问题,实现平衡、和谐的教育。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语言系统可以被看成由教育施动者、教学对象、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子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只有在和谐的环境里相互作用,才能促成语言教学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外语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2.大學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失衡内涵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总体上还处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状态。总体来说,往往有这些状况:第一,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的发展受到制约,甚至不能发挥其基本功能;第二,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间缺乏流通,彼此制约,致使生态结构混乱;第三,整个生态系统因教学各因子作用的缺失,难以满足学生对教育的诉求[3]。从微观角度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失衡的情况:

2.1师生生态主体间的失衡。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内容,忽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外语教学软件和应用平台在教学中常作为载体被教师用来评估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很少关注全部学生的情况,不经常进行网络评注或跟进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难以及时纠正口语训练中的语音语调,教学后期跟踪和必要的教学改进产生时间差,不能及时逾越“教”与“学”的鸿沟。同时,部分教师将“教学改革”设为教学目标,部分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的效果和直接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随着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产生变化,师生双方互相期待的角色产生矛盾。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方法、师生角色上存在失衡的情况。

2.2师生主体与信息技术的失衡。

部分教师(尤其是年纪较长一些的)和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得到更新,疏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消极的态度和落后的技能与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构成矛盾,制约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与普及,影响教师与课堂环境的互动,致使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素养失衡。此外,信息化生态课堂的理念与教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形成矛盾,与学生学习观念和从高中沿袭下来的单一的学习方法形成矛盾。

2.3教材、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失衡。

陈坚林(2010:183)认为,信息技术应和配套教材的有机融合,且信息技术是对教材充分利用的必要支持,也是拓展教材的有效手段[4]。然而目前,教材配套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书本基本一致,没有做合理的拓展和延伸,资源重复、浪费。无论是移动设备还是电脑平台上的自主学习资源设计都存在缺陷,形式单一,口语练习机会较少。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教师未能将内容很好地与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未布置适宜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任务,也未能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没能很好地发挥两者的互推作用。

除上述失衡情况外还存在教学评价体系与信息技术的失衡、教学模式与条件的失衡、院校各机构间的生态失衡等情况。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制约了个性、互动、开放的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生态主体间关系的协调、平衡工作尤为重要。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思考

3.1更新教学理念,探寻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间的平衡。

教育生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全面、自主、灵活、和谐的发展平台。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摒除照本宣科“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微课、翻转课堂,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提出质疑和思辨;明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意识,给学生参与课堂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生态化为前提,结合授课对象对教学活动进行严谨、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全面考虑实现教学目标应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接受并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展开学习,实施个性化、素质化教育,注重情感因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及时互通有无,反馈教与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学有所依”的情感,使学习充满动力,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实现师生间相互依附、平等共生的生态型学习共同体。

3.2革新教学方法,探究师生、生生间的平衡。

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师生构成了生态环境的主体,生态平衡的课堂构建是以师生间有效的交流手段为基础的,即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应基于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采用合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等方式,进行看图说话、角色扮演、游戏活动、戏剧扮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典型的生态共生课堂教学方法;除有形的课堂外,建立无形的网络互通平台,如QQ群、学习平台等,课前上微课,课上进行翻转课堂,课后完成自主学习平台上的任务加以巩固和拓展。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处理协调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是知识的传达者和再生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源泉,信息化课堂中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及学生本身都可能成为知识的转化者和生产者,占据教师在传统生态位中的地位。例如一些学生课前已经在自主学习平台或者通过微课学习之后,掌握了实际课堂授课的重点和难点,继而忽略教师面授时的传授。另外,信息时代提供学生碎片式的学习模式,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惑,第一时间会搜索网络解答或寻求在线帮助。面对实际授课被忽视的状况,教师应当重新审视教学生态位中的角色,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交叉或起到互补作用,重新定位身份。

学生应相应地调整生态位。在信息化语境中,学生的地位及角色都应发生改变,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还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及转化利用者[5]。信息化的教学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会构建和谐、平等、共进的师生关系。此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保持平衡。生态学的竞争排斥原理揭示,当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共同分享一定的生态位空间时,会出现竞争排斥现象。因此,外语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竞争,又要通过个性化培养规避学生间过于激烈的竞争而导致生态位分离或脱轨。

3.3巧用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素养间的平衡。

英语教学资源较丰富,教师应当善用、巧用包括文本、音像材料、网络多媒体资源等在内教学资源。综合性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提高对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力,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筛选与教学主题适合的教学素材,作为基础辅助或拓展材料融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功能,通过参加相关软件培训,熟悉网络管理平台的功能,甚至可以通过学生身份试用各平台或软件,筛选可用的学习资源,熟悉操作流程,解决学生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平台的交互功能,按教学需要布置适量且适宜的作业,并及时批阅并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加强与学生的在线互动,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始终在他们左右助学。此外,教师面授时应强调平台学习中的突出问题,对线下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引和补充作用。最后,教师要制定适合本班学生情况的信息化学习的相关规定,学业的评估应与课外在线学习情况紧密挂钩。这样通过情感上的交互及客观的管理规定的制约,教师在提高信息化教學素养的同时,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实现教学生态体系中因子的平衡,教学效果会更好。

外语教学信息化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应当加以合理且适度地应用。陈坚林(2010:194-195)认为,过度使用技术(overuse of technology)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失调现象之一[4]。凡是过度而为之,必定会引发失衡现象。设想,老师过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仅通过微视频预习,或仅完成自主平台的任务而忽略课堂面授,抑或是仅多媒体展示没有课堂互动,教学效果会是怎样?毫无疑问,学习效果低下,因为信息手段的过多使用破坏了教学系统的平衡,信息技术这一因子制约了其他因子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在控制适量信息化教学方面是一个考验。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例,有些学生会在网络自主学习上造假,如找同学代做、挂网伪造做题时间、抄袭等,在信息化教学素养高的教师面前这些不良情况都是可控的。为了控制这些现象,教师首先应当剖析造假的可能性,可走访学生排查问题所在。其次,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控制和监管,完善应用平台的功能,如摄录学习者学习动态,增强上网学习者的身份认证,设置个性化随机任务和题目,改进公布答案的方式,课堂二次检查等做法,确保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效用。

高校英语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各生态因子间互为作用,确保因子间的平衡是教育生态学的核心问题[6]。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审视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有利于探索整合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发现解决失调现象的机制,针对不同失衡现象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优化教学体系,促进高校英语教学重新达到生态平衡,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良性发展,实现兼容、多元、动态的良好教学秩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7-10.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朱倩.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失衡现象考察——以南通理工学院个案为例[J].海外英语,2017(23):115-116.

[6]陈兴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4):48-51.

猜你喜欢

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