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

2018-11-10戚逍逍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艺术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戚逍逍

摘 要: 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促进学生专业和文化的共同成长,正是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体现。在数年的音乐生历史教学实践中,作者认识到“效率”和“兴趣”是音乐生学好历史学科的关键,前者是应试层面的方法论,后者是素质层面的价值观。艺术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融会贯通到教育的最初目标,其实都是关于“人”和“生命”的教育,这是真正的美的教育。

关键词: 音乐生 高中历史教学 艺术素养 人文素养 学业水平测试

根据江苏省高考艺术类招生政策,音乐类考生的历史学科学习仅作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和其他文化科目教学面临的问题一样,历史学科作为学测科目在施教过程中学情问题尤为明显:音乐生生源文化基础两极分化明显、大量的专业训练时间导致文化科目学习时间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突击应试思想普遍、课堂气氛散漫等。

我自2006年至今多次担任音乐班的历史教学,在实践和反思过程中因材施教,渐渐积累了一些适合音乐班的教学经验,与同时任教的普通班相比,发现音乐班历史学习的特殊规律和优势,有教学方法的总结,亦有形势变化的困惑,以此文抛砖引玉,亟待与有艺术类考生教学经验的同仁们商榷。

一、学情调查:基于学生基础的文化课程设计

了解学生、掌握学情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经入学抽样调查,音乐生与普通考生文化学科差距最小的是史政学科,平均分差距在4.7分,由此,音乐生学科基础薄弱,但相对其他学科所面临的补偿教学困难,将历史学科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提升学业成绩,大有可为。

音乐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依然要保持每天2小时左右的专业训练(乐器、声乐)。和普通高中生相比,在保证基本休息的前提下,他们即使付出更多的时间,也很難达到文化科目的投入要求,课后的复习反馈、作业情况都难以得到保证。根据这一学情,文化科目只能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尽量不占用音乐生的课后时间,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音乐生在高二第二学期完成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以后便结束了历史学科学习,所以音乐生所要达到的是“必修”要求,有一定的“量”的缩减;从教学目标上,有一定的“质”的难度降低。

针对音乐班教学,我进行了分层的教学设计和进度安排,对部分章节和单元进行整合,以结构图的方式呈现专题大纲,给学生以清晰、简洁的整体框架印象。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精练,每节课留5分钟—10分钟的时间用于反馈答疑、课堂作业,以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则来自爱好,一则来自成就感,同时可能来自于实用价值;从这几点看,历史学科很难有足够的吸引力。要弥补不足,教师有几点可为。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切莫让学生止步于“学测”。

部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会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提学科要求,对音乐生而言,“应付”学测考试是头等大事,教师不宜过度灌输应试目的,而应以“期待发展”为学科要求,同时从音乐生的视角出发,引导其思考学习历史的文化价值。我曾为音乐生精心设计过“开学第一课”,通过与音乐老师的交流,我抛出了几个音乐生专业训练的曲目,然后问他们:“你们知道戏剧是怎么产生的吗?”“中世纪的音乐为什么不允许器乐伴奏呢?要到什么时候器乐音乐开始发展起来的呢?”“巴洛克音乐又如何转变到洛可可风格的呢?”音乐生听到自己熟悉的词汇,难以确切回答我的设问,在他们好奇的目光下,我说道:“这些对应的历史背景有:古希腊城邦的民主生活、宗教改革、浪漫主义的兴趣……欲知详情,敬请期待我们的历史课。”

(二)充分备课,重视“音乐”元素。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更是对学生的课程承诺,让学生的兴趣在教材中找到投射的契合点,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寻找历史中的音乐元素,将贯彻近两个学期必修三本书的教学;针对音乐生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基于课标要有所挖掘,因材施教。通过了解音乐生的专业课程,我罗列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教材章节,在这些章节上大做文章,在这些课堂设计中导入环节、创设情境,采用音乐生专业学习的相关素材。除了课标要求的知识性的重难点外,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能力培养上会拓展一些“音乐史”的相关训练。而有些课题则接近音乐或艺术专题,更有发挥空间: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这些内容在课标或考纲上都非重难点内容,但对于音乐生来说,都是兴趣点内容,应根据课时安排,精心设计。随着历史背景的展开,学生对音乐作品、专业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学科对其专业发展的助益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相长:实现学科渗透的课堂预设和生成

与音乐生相伴的历史课,教师收获更丰。在讲授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提及“古希腊城邦国家形成,公共生活日趋发达,人们需要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表达集体的思想感情”,武断地认为“悲剧”是古希腊戏剧标志性的特点,学生则会提醒我,有悲剧就有喜剧,而古希腊的音乐其实受到东方音乐的影响,这为我讲述“古希腊文明受到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影响”提供了佐证。

在对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受到音乐生的启发,从“巴洛克风格”导入,音乐生会从“中世纪教会认为人声是神赐的,不允许加入器乐伴奏”的“教堂管风琴”说到器乐体裁的“巴洛克组曲”,从音乐的角度理解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比教材断裂式的描述要丰满完整得多。面对专业知识渊博的学生,不由感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此真可谓教学相长。

我曾尝试整合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该单元3课时分别从文学、美术、音乐和影视艺术三个专题进行讲述,私认为同一时代的文学艺术不可割裂,故根据时间线索,将该单元重新整合为“从‘浪漫之梦到‘现实之境——19世纪的文学艺术”和“‘荒诞之思——20世纪的文学艺术”上下两篇目。遗憾的是,在文科班进行第一次公开课的尝试,从文学到美术到音乐影视,面面俱到,铺展过多,在课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倒是其次,更多的是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而是把学习重心放在知识点的罗列上。

针对这一单元教材整合的反思问题,是在音乐班的教学中解决的。从音乐流派的演变到音乐家地位的变化,以乐曲鉴赏为切入点,自然而然地带出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带着对时代背景的理解,记忆文学、美术类作品便不在话下。

由此,针对美术生可以以美术作品欣赏为切入点,针对文化生可以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都是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教学例证法。

三、收获成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赢

带着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2014届音乐生张家琪考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古筝专业;已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录取的2015届音乐生盛予欣,正是以“音乐史”为专业方向,说起對历史的爱好,她头头是道:“为了专业去研究某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历史,而钢琴曲目也是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的了解,才能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来源和情感,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演绎曲目。”

经过一定的历史能力训练,音乐生能够就某一历史专题挖掘音乐素材,组织研究性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亦能就某一音乐专业课程,挖掘历史背景,组织自主学习课堂……种种表现,皆是短期成果,但亦能体现“期待发展”的终生发展目标。

四、余韵反思:新形势下音乐生教学的突破

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曾经指出:“要让所有教师具有比较高的艺术素质,使他有能力开发各门学科的艺术内涵。”“美是无处不在的,各门学科都有美育的因素,而且只有重视其中的美育因素,才能把这门课教好。” 在学校教学领域,每一学科都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任务。从素质教育这一特定的视角出发,结合我校艺术特色办学实践,如果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艺术(音乐)教育、重视音乐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品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艺术(音乐)素养的培养、人文(历史)素养的培养,融会贯通到教育的最初目标,其实都是关于“人”和“生命”的教育,这是真正的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彭双印.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J].当代音乐,2018(01):23-25.

[2]伍维曦.历史学、艺术学与音乐史学——音乐史研究中的历史学视阈及其与“艺术史学”的关系[J].中国音乐,2012(01):153-162.

猜你喜欢

学业水平测试艺术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高效复习策略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