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魂、画形、入心

2018-11-08张婉妮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人道主义教养信仰

张婉妮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仅仅40分钟,如何在短短40分钟内成功描画历史人物并且让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课,我从抓魂、画形、入心三个角度入手设计教学,反思其成败。

【关键词】抓魂 画形 入心 人道主义 信仰 教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43-02

2013年浙江省高中历史“历史疑难问题解决”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聂幼犁教授以毕加索画斗牛来比喻中学历史课堂。毕加索画斗牛近百幅,从一开始用写实手法繁复描绘,到最后的寥寥数笔极其简明,西班牙斗牛才形神具备。最后一幅牛头小角大,腿细身体庞大,充满力量感和冲击力,这才是真正的斗牛啊!画家心中要先有斗牛之神才能几笔打出斗牛之形。怎样在短短40分钟的历史课堂上成功描画孔子且让孔子形象深入学生心灵?在《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高中人教版选修四,高二上学期)一课的备课和教学中,聂教授的比喻时时从脑海中泛起,提醒我从抓魂、画形、入心三个角度上好这一堂课。

一、抓魂

一堂真正的历史课应该有一个统摄、贯通该课的“灵魂”,也就是教学立意,或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堂课的中心”,“一条主线”,“烙印”,“脉象”。怎样把握这个“灵魂”进而以“灵魂”指引设计一堂课,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琢磨验证的过程。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一课我一开始立意为“理想”,这是从孔子一生遭际考虑。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随欲, 不逾矩”,虽然一生在困苦动荡、仕途浮沉、颠沛流离中渡过,却一刻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但在备好初稿后,总感觉没有把握好孔子作为圣人的精髓,孔子形象落入俗套,被矮化了。

然后立意为“信仰”,这是从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占据的主流地位考虑。儒家学说不是2000多年来中国人的信仰吗? 于是从孔子对建立礼乐文明社会之“道”的追寻、坚守、传承和后人对孔子之“道”的反思四块内容展开,自己觉得四块内容剑剑指向靶心——“信仰”,整节课中心突出,孔子形象的刻画又全面。但在试讲中发现,学生把“礼乐文明”这一孔子的理想当作了孔子的信仰,显然对孔子精神的把握虚了,空了。

于是我再读儒学原典《论语》、《中庸》、《大学》,和近现代国学大师对孔子和儒学的评说,深刻感受到孔子对人本身的焦点式关注,确定孔子的“道”乃是一种“人道”。孔子的“人道”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流行的“人道主义”如何区别呢?经过反复阅读相关资料,我终于确信两者共性多。于是将“人道主义”作为理解孔子信仰的核心,也作为本课的基础性立意,而将信仰作为提升。在深入备课中,思考“孔子之道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问题时,我发现,儒家行动上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教育,出仕则教化万民,在野则收徒讲学,力图使儒学信仰深入上自天子、王公、贵族,下及黎民百姓内心,成为他们的处世准则。孔子68岁以后退修诗书、整理六经,更是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传承儒学。几百年教育经过历史的沉淀,儒学最终内化成了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在其他文明古国仅剩废墟供后人凭吊的今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不倒翁,其中的根源,恐怕更加有赖于全民族的教养而不是一些社会精英的信仰。于是本课的立意以阐释儒学生命力的来源为核心,形成了“道”—“人道主义”—“信仰”—“教养”这样一个逐步提升的主题。通过这一次备课,本人对儒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讲课时更有把握,表达也更加顺畅了。

备课时对立意几经修改,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揭示历史人物的真实灵魂。只有在抓住人物灵魂的基础上,描画人物形象——处理人物活动和评价人物贡献才能下笔准确、简明扼要、生动传神。就如毕加索画斗牛,先抓住了神。

二、画形

在确立主题之后,如何展示这一主题?如何用寥寥数笔勾画出有魂之斗牛?课堂只有40分钟,容不得长篇大论。我从四方面入手:

1.将孔子一生活动和贡献概括为四个大块,四块内容紧紧围绕孔子人道主义的信仰展开。分别是:

第一,“困苦动荡中的追寻”,从孔子个人处境的困苦和时代背景的动荡,感受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要求恢复礼乐文明的远大志向;解读孔子儒家学说的基本内涵。

第二,“浮沉颠沛中的坚守”,用孔子年表和周游列国路线的方式,简描他仕途浮沉和被迫周游列国的艰辛历程,并以“匡城受困”的故事说明孔子对“道”的坚守。

第三,“寄望未来中的传承”,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标(成人成君子)、教学内容(“六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四个角度,说明孔子一以貫之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从孔子编撰六经,特别是编写《春秋》而使“乱臣贼子惧”,探讨他的目的是“寄望未来”的传承。

第四,“九曲轮回中的反思”,孔子形象在后代几经颠覆,九曲轮回,为什么在当今世界反而被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如何评价他的贡献?孔子的儒学思想、教育活动、整理古籍三个角度都紧紧围绕“人道主义”,教育人们做人的底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教养。

本课最后以如下文字结束:

“孔子的学生颜回赞叹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儒学是一种崇高的教养,她使服膺其学说的个人臻于圣境,她也使深受其学说教化的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不倒翁。”

2.选取短而精的材料说明孔子对“道”的追寻、坚守、传承和反思。比如 “仁”,用了以下五句《论语》中的短句,说明“仁”的三方面含义:忍者爱人、爱有差等、忠恕之道:

①厩焚。子退,曰:“伤人乎?”不问马。

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中庸”,则是剪辑了一段《海外寻宝》栏目中一段关于孔子参观鲁国宗庙“欹器”的视频解说,使学生对于“中庸”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

3.以层层设问作引导。比如在“浮沉颠沛中的坚守”目块中,接连设问:“孔子试图抑制鲁国权臣结果失败是偶然吗?”、“孔子难道不明白分封制的崩溃没落、士阶层的崛起是一股社会潮流?”、“明知道历史潮流不可抗拒,为什么还要逆潮流抑制权臣?”“抑制权臣说明孔子具有什么信念?”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孔子对“道”的坚守,从理想升华为了信仰。理想可能被放弃,但信仰一旦形成,人们就会至死不渝。

4.尽量用元典史料以还原真实的孔子。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要求其目的就在于体现历史真实性的特点,如果历史课过多引用后人的研究材料,则只不过在转述他人观点,对于培养这一素养是南辕北辙。真实,才能走入人心。

三、入心

抓魂、画形是用功于备教材之中,但课堂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入心——即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这在课堂气氛中会有明显的表现。这恰恰是本课的短板。反思原由,首先就是对学生了解不够,主观上认为在高二下学期,学生已经在语文课学过《论语》,历史课也已经上完一轮并且经过复习,对课文内容应该相当熟悉,于是力图想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领悟孔子精神本质。但是实际上课的学生明显欠缺对人类精神领域探索的经验和习惯,人文精神涵养不够,孔子之“道”、“人道主义”、信仰等等词汇,学生的认识仅限于字面上,心理上其实非常陌生,上课听得专心但很难参与。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角度看,这节课的设计就成了沙丘上的宝塔,怎么也安放不稳了。

其次,设问太多,一环套一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贯穿了整节课。学生还没能享受一下前一问题解决带来的愉悦感,下一问题就像兜头冷水浇下,使学生上课心理压力很大。课堂气氛渐渐冷却,师生互动有效性大打折扣。看来课要上到学生心里去,学生探索的热情要激发出来,设问不仅要巧妙,还要适量;课堂要有更强更感人的故事性,利用故事中的矛盾、张力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歷史老师上课,犹如在完成一档电视节目,而且是身兼编剧、导演、演员、剧务、场记等等诸多任务,而学生——嘉宾和观众——还未经预先排演训练,需要现场组织调动。完美的课堂需要教师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业务技能。只有一辈子的用心准备,才能灿烂绽放40分钟。

参考文献:

[1]《孔子的智慧》,林语堂

[2]《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

[3]《四书集注》,朱熹

[4]《论语别裁》,南怀瑾

猜你喜欢

人道主义教养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信仰
跟踪导练(一)5
铁的信仰
教养方程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