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汉语言预科教材中俗语的研究

2018-11-08王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材

王瑛

【摘要】本文从目前汉语言的预科教材实际情况出发,对汉语言预科教材当中出现的俗语进行研究,归纳出俗语的含义和需要使用俗语的语言环境,意在帮助使用教辅材料的老师和学生能清楚的理解教材中出现的俗语的含义,第二希望从语境的角度为切入点,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些俗语背后的道理和使用语境,将这些俗语想要表达的情景描述给使用教材的学生们,最后在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系统的说明研究得出的成果,在此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情况下出现的不足。

【关键词】汉语言预科 教材 俗语研究

【基金项目】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YZY2016YJ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29-02

俗语在汉语当中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形式,其来源于民间,自然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并在民间广为流传。自然,在汉语言预科教材当中就少不了很多的俗语,但是很多使用教材的学生和老师因为俗语的口头化和地方化,对教材中出现的俗语可能不够了解,大多数学生对于俗语的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完全理会到俗语背后的含义和智慧[1]。

1.俗语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俗语来自于民间,经过老百姓代代相传流传下来,能被流传下来的俗语在某方面一定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慢慢的人们开始重视了俗语背后蕴藏的能量,开始不单单是觉得俗语有趣,而是发现理解俗语的含义真的可以获得一些启发,所以关于俗语的研究近些才会不断地被提出,甚至有很多的俗语被加入教材当中,让学生能从课堂的教育当中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

汉语言当中俗语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方面。眼下,随着我国语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在俗语的定义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将俗语运用到教学上,目前仍然没有很大的突破和进展,在教材的编写上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着创新性的总结归纳仍然欠缺。通过对汉语言中俗语的运用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让今后在汉语言预科教材的编写当中更加游刃有余的使用俗语,对这方面可以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2]。其二是从实际意义作为切入点,在实际应用层面上,通过对汉语言俗语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正确的理解俗语中的含义,将合适的有积极意义的俗语添加到汉语言预科教材当中去,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俗语的含义,方便学生将这些俗语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让学生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俗语的界定和使用分析

2.1俗语的界定

俗语的概念有不同的角度,第一是传统的广义概念。俗语指的就是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的成句成段的话语,这是目前大量的语言研究者都支持的一种概念,但是俗语之下包含的概念又有一些细小的差别,《现代汉语词典》中俗语的解释是:“民间广泛流行的成型语句”这其中包括了言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很多种类的语言概念。第二种角度是狭义上的概念,与第一种不同的是狭义概念上的俗语也可以叫作“熟语”其较之第一种多包括了成语的这个概念,认为成语也是俗语当中的一种。第三种角度是上述两种概念的结合体,其认为俗语的概念是广义和狭义两种相结合的产物,其不仅包括了狭义上俗语概念的既定语句,更包括一切在民间上广为流传的歇后语、谚语等。

本文作者认为汉语言预科教材俗语研究当中的俗语应该是狭义上的理解,指的是一些经过历史沉淀,事实证明的既定语句,也是人们在特定语言场景中应该使用的话语,可以通过这些俗语的运用,来表达出人内心的感情和想法。

2.2俗语语义的表达方式

俗语在表达具体语义的时候通常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表达出恰当的语义,在汉语言预科交差中合理的加入这些修辞恰当巧妙的俗语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下文就从几种不同的俗语修辞手法出发,分别来描述出俗语中使用修辞的重要意义[3]。

第一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是俗语当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经常通过生活当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来进行比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通过比喻的方法,将“一日”比作“三秋”来让人直观感受到时间间隔之长,让人都能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

第二种是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比拟较之比喻区别是将事物比作人或者动物等具有生命力的个体,将死的事物赋予生命力。例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当中,就为癞蛤蟆赋予了人的动作,使用到文章当中,文章的渲染力就会加强,给读文章的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第三种是使用借代这种修辞手法,不直接将提及的人或者事物名称说出来,而是使用另一种与其有所关联的事物进行代指,让人们通过这种事物可以联想到想要表达的含义。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俗语,众所周知西施是古代的著名美女,只要是一提起西施就会联想到美女[4]。使用这种形式的俗语可以让文章想表达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文章更加丰满。

第四种是采用夸张的修辞方式,俗语中通过夸张的修辞来给阅读文章的人一种超乎寻常的阅读体验。通过对描写事物进行放大和缩小。例如“一字值千金”这种修辞手法来凸显书法的价值,这样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变得更加诙谐幽默,让文章描述出来的形象更加生动。

第五种是对比的修辞手法,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俗语可以让人感觉形象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3俗语的具体使用语境

首先要做到对心理世界的顺应,交流的过程其实是自身和其他人的心理沟通,所以在选择使用的俗语的时候,更应该顺应与交流人员的心理,不能学会俗语却得不到恰当的应用,在合适的场合和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俗语。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进行相对应的训练。

感情色彩的变换也是俗语使用当中重要的一环,很多的俗语在不同的语境当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人老心不老”这句俗语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褒义的,但是在有些语境当中其含义也会发生改变,转变成为贬义。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俗语的时候,还要让学生认清不同语境中不同俗语的意思变化,这也是俗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后,有些俗语在特定的语境当中会失去其原本包含的感情色彩,例如“过五关,斩六将”这句俗语来源于三国演义,是形容一个人有过人的勇气和力量,但是如果不是在相应语境中使用,就不能显示出这句俗语的气概,更会使俗语的运用显得过于生硬,所以任课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俗语的使用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俗语进行使用。

3.结语

结合本文所有提及的观点可以看出,俗语在汉语言预科教材中的插入和教学的过程当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确俗语的概念,再将俗语的含义、实用语境都统一的教会给学生,只有这样在教材中安排俗语的学习才能更有意义,才不会有学生学习过俗语之后进行滥用,造成词不达意的情况出现。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摸索和总结才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教职人员的努力,更需要的是教辅资料的合理编写才能完成,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事项,希望可以对汉语言预科教材编写过程中俗语部分的编写作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晋豪.现代汉语粗俗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沈瑋.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董家丽.浅析汉语言知识在新闻标题中的独特魅力[J]. 中国报业,2015(12):28-29.

[4]裴阮瑞微. 汉越动物俗语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模因论对开发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