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8-11-08宋燕杨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工匠精神中职学校

宋燕 杨军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精神,其富有广泛的时代内涵。对我国长足的发展与建设具积极深远的意义。职业教育更应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树立,着重实施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以及课余文化活动。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14-0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素质高,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管理、生产、服务等一线的技能人才,所以要认真细致的研究“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内涵以及方式。

一、“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近几年,“工匠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制造业,也一直在不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工匠精神,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理念和职业态度,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表现行为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从业人员工作中专注执着的工作品质和职业精神的品质追求和实际行动的一种体现。将“工匠精神”内涵简要概括为: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专注执着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开创精神及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工作内容。

二、中职教育的境遇

中职教育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职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困难颇多。一方面,人们对于职业学校和中职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认可度低。大多数人把中职生当作不上进的青年看待,对中职学校更是避忌。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整体师资素质不高、师资力量不夠强大,影响教学质量与品质。教育主要在于师资,教师队伍的不强大直接导致教学细节或教学成果的成败。因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中职教师没有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教师不掌握新的职教知识与精神,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匮乏,严重制约、影响了中职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其次,中职教育的就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目前中职教育和就业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中职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同时也不能为企业输送大量人才。中职学校不完善的就业体系,严重影响中职生和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

三、“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1.“工匠精神”是中职生坚定求学路、牢固信心、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精神指引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有效的融合到新时期职业教育体系中,全社会也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职业业技术从业人员的地位”。把“工匠精神”巧妙的融入到中职日常、规范的教育中,一是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更加坚定求学之路,不再因困惑而放弃学习;二是让学生清楚的认识社会价值和评判的多元化,只有勤奋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这样能够使中职学生转变自卑、压抑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同时,中职生学习“工匠精神”,那种坚持、耐心、严谨和专注执着的的品格。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所学的技能才会突飞猛进的提升,整体的专业素养、形象才会形成,从而才能更好的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工匠精神”是提高师风师德的良药

“工匠精神”引入中职教育,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细节都研究透彻,不断地提高、重塑和不断地分析。其次,教师以专业、敬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剖析教学细节,严格、规范的采用相关的专业标准,以创造优质产品为目标,培养学生专业的技术和工作敬业的精神。与此同时也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工匠精神”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就业形势的有效保障

“工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可提高职业精神培育的长效化,引导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增强职业使命感,同时,也是改进就业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结合的需要。学生学习“工匠精神”,使其职业技能和精神、思想相契合,可以培养出更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能够促进中职学校与多地政府机构、企业紧密联系,不断拓展合作范围、扩大合作规模,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增强实践性,加快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步伐,精准的培养相关技能的人才,确保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适应就业形势,加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薄弱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职教育要充分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为管理、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加快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伟.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陈莲君.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J].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6(12).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工匠精神中职学校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