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路径探究

2018-11-07李姗

报刊荟萃(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医学生

摘 要: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已经由理论型人才上升为创新型人才,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任,未来医学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技能。本文从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高职学校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高职类医学院校由于学生学制短,学业任务繁重等特性,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探索适用于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困境

(一)学生层面

1.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医学生课业繁重,尤其高职类医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除了完成多门科目的理论学习,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专业实操训练,大部分同学都是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专业课的学习,无暇兼顾创新创业活动。此外,医学类专业就业率高是影响专科学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多数学生从入学起就业目标就非常明确,重视职业的稳定性,期望毕业后走技能型行业发展路线,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缺少动机与激情[1]。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在校学生仅有18.03%参与过创新创业比赛,2017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6.53%,对口就业率93.81%,1154名毕业生中仅有2人创业[2]。

2.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薄弱

高职类医学生在知识面积累和专业素质上与本科学生有一定差距,学习内容更是以基础知识较多,受到的行业前沿和高水平技术的熏陶较少,与其他专业的专科生相比,所受的通识教育又非常有限,金融、管理、法律等知识更是甚少涉猎,加之缺乏科研相关内容和创新创业思维启发的训练,部分医学生即使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也往往难以形成创意,提交的创业创新项目也欠缺创新之处和可行性。

(二)学校层面

1.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理解存在误区

虽然各大高职类医学院校都积极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但依然出现教育流于形式,不成系统等多种问题。多数师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点在创业,将其直接等同于开展相关专业的商业行为,但高职医学院校注重基础医学技术传授,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本身较本科院校较弱,孵化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往往难以实现。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成体系,缺乏专业针对性

目前,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重要性缺乏认识,较少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单独开设此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极少,只有少数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者就业指导课的一个环节,课时数有限,并且讲述内容多为创新创业的方法,缺少医学的针对性,学生难以了解到如何在医疗领域进行创新和创业,因此,学生往往也将此类课程列为副科,根本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3.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的创业精英较少在高校任职,医学类院校取得创业导师证书的人员数量较少,调查显示,广东省内高等院校1418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中,只有28%教师获得创新创业指导师资格[3]。此外,高职类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缺少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和提升的精力与时间,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或者就业指导中心人员,此类教师专业背景多样,并且缺乏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因此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和指导。

4.缺乏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机制

虽然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有开展与创新创业的活动,但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缺乏质量保证。归其原因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高校还未能设置创新创业学分与专业课学分转换机制,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搜集资料、实践调查和讨论研究等流程,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常规的综合测评加分机制里创新创业活动与其他文艺、体育等活动也并无差别,因此难以起到激励效果。二是院校对于创新创业资金投入不足,缺少创新创业活动的场地和硬件。创新创业类的活动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院校能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配套经费、办公设备和活动场地,学生不但需要自己出资,还经常只能临时借用课室等公共场所进行讨论策划。

二、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一)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未來的医学生培养目标应该强调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基础教育教学计划,设置合理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能积极推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思维。此外,医学院校还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医学院应当加快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脚步,密切结合医学专业特点,选用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材,编制适合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教育的实际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医学院还应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弹性和选择性,开设管理、法律、经济和计算机相关的选修课,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打牢基础。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既要体现医学特色还需要与专业课科学融合,与学校优势和资源协调统一,发展医学类院校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

(二)优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结构,强化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引导和启发与教师关系密切,因此,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师的授课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增加SIYB创业导师资格证持有人员数量,在此基础上还需聘任一些医学领域的持有专利技术或者具有成功创业经验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的培训,支持其参与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医学领域学术交流和研讨,既要力争让专业课教师自主将创新思维和专业发展前沿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敏锐嗅觉,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水平,能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发明创造和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加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机制建设,依托创新创业大赛打造精品活动

高职类医学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现状和发展计划对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机制尽快完善,既要加速创业学分转换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增加创新创业成果在奖学金评比中的权重,又要制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激励方案,提高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度。目前,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创业大赛层出不穷,高校应当借助创新创业大赛的东风,趁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展之势,探索适合自身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精品活动,一方面可以为众多赛事提供储备项目和人才,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识,开拓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四)增强校企合作力度,拓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除了拓展就业途径,更应当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增多在校生的见习锻炼机会,开展校企合作课堂、假期见习实习等活动,学生在企业进行见习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医疗行业前沿动态和市场需求。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支持,而与医学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往往资金投入大,高职类医学院校难以独自承担的财务压力,并且也面临着科研人员缺乏等困境。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更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以合作的方式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和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提供良好的孵化平台。此外,高职类医院院校创新创業基地的开设不应当仅局限于医学专业相关,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可以在校内设立低成本、便利化、适合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例如大学生超市、报亭、打印店等小型经济实体,让学生体验创业全过程。

参考文献:

[1]付恩砚.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44-46.

[2]古炼辉,林丹霞.高职院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责任担当——基于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调查的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1).

[3]郑文,林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广东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93-96.

作者简介:李姗(1989—),女,汉族,河南延津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1.2017年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私人订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编号:2017304207)。

2.2016年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及科学研究项目《首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专科生职业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6010)。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医学生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